老子汇编数据 第98页
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而’字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6_高亨

高亨云:“《庄子·骈拇篇》:‘骈拇枝指,出乎性哉!而侈於德。附贅县疣,出乎形哉!而侈於性。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,列於五藏哉!而非道德之正也。是故骈於足者,连无用之肉也。枝於手者,树无...
0438
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08_高明

高明云:“范应元本‘捨’字作‘舍’。甲、乙本‘舍’字均借为‘捨’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古之善為道者’,按:《后汉书·党锢传》注引作‘道’。依河上注,盖河上亦作‘道’字。范、易州、罗卷、臧疏、磻溪、唐写卷子残本、赵写、馆本、张之象并作‘士’。成疏曰:‘故...
0475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政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正’,古二字通用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州、卷子成疏‘德’作‘得’。臧疏、馆本、易州无‘焉’字。《后汉书·荀悦传》注引‘焉’作‘也’。”水海按:又据顾本成疏:“‘两’,谓鬼处于阴,人处于阳,幽显得所不相傷害...
0396

《老子》12_03_校笺_05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‘妨’,伤也。‘難得之貨’,谓赵璧隋珠、珍贵金银珠玉等物。心贪意欲,不知厌足,则行伤身辱也。”成玄英疏云:“佳丽之物,贪著爱玩,為生死之因,于脩道行中大為妨碍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天”字损掩,据王弼本、傅奕本校补;帛书乙本只残留句末一“矣”字,余全损掩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敦煌己本、遂州本、楼正...
0288

《老子》22_07_校笺_05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不自伐,則善不丧,故有功。”
0286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07_高亨

高亨云:“此言天下无道,战场在郊,牝馬上阵也。戎馬者军中所用之馬,与戎車戎衣同意。《周礼·夏官》馬质、校人并言戎馬,则戎馬之名旧矣。生,产驹也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‘邑外谓之郊。’古者...
0247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毕、刘、蒋三人之说甚是。帛书甲、乙本“長短之相刑也”,用“刑”字假“形”字,而不作“較(简作较)”。“刑”、“形”古多通假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耕部),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...
04911
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奚”犹“何”也(见《古书虚字集释》),然《老子》原本作“何”而不作“奚”。“何以”,即“以何”,介宾结构,宾词前置,译为用什么,凭什么。又,“兹”犹“哉”也,“兹”与“哉...
04812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何哉’,《韩非》与古本同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救”为误。“小”与“細”义通,然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細”。 又,王弼注云:“久矣其細,犹曰其細久矣。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,故曰‘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’。”楼宇烈注:“‘肖’,...
037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1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聖人不立形名以检于物,不造进向以殊棄不肖。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,故曰‘无棄人’也。不尚贤能,则民不争;不贵難得之貨,则民不为盗;不見可欲,则民心不乱。常使民心无欲无惑,...
03110

《老子》32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莫能’作‘不敢’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“葆”,通“保”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“葆,假借為保。”此二字上古皆为帮纽幽部,為同音假借。当从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作“保”。“保”,有守、持之义。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...
05215

《老子》57_08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《御览》七六引作‘聖人之言云’。”
0385
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,沕身不怠”,损掩“道乃久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前句作“道乃”,误脱“久”字(高明已校补),后句作“没身不殆”。今前句从《甲本释文》,后句从...
0408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8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知足者,常自足其足,且自足于内,以其有止,故少分即足。不知足者,常求足于外,求足于外则无止,是即能富有天下,亦不能足。”
02914
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知此稽式,是謂玄德’,傅奕、王弼同古本。‘稽’,古兮反,考也,同也,如《尚书》‘稽古’之‘稽’。此用智、不用智两者,亦是考古之法也。能知此考古之法,是謂玄遠之德也。”...
03111
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迂评本、凌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亦有“以鄉觀鄉”一句,宋乾道黄三八郎刊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以鄉觀鄉”一句。
04611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甲本无“也”字;乙本“龍(简作龙)”作“弄”,“弄”则為“寵(简作宠)”之假借。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《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...
03413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1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‘夕’字无義,疑为‘亦’字,‘夕’、‘亦’音近而误。此句马叙伦引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:‘人之所教,我亦以教人’,故‘議’字疑是‘以’字之误,今据改。‘而’则为衍文。...
03314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輸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渝’,古字通,如《春秋》‘渝平’为‘輸平’是也。”
03514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喻说也。言不善之人,亦在教之而已。人言行不善,何棄遗之有乎?当导之以善道,冀从化而悛恶,不可棄之而不化,故云:何棄之有?”
02812

《老子》57_06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二四引‘人多伎巧’。”
0458

《老子》81_07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而不争’,‘争’,争斗。注同。”
02614

《老子》13_07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有“者”和“也”两字,则表义足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傅奕本等本即有“者”字,《驳夷夏论》引经文有“也”字,即其证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:我所以遭受大完之刑,正因為我有自身。...
0359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不以其无私耶’,宋河上及各本并同王本。磻本‘不以’作‘非以’,‘耶’作‘邪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非以其无私耶?故能成其私’,赵写‘不’作‘非’。按:‘公私’的‘...
04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