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10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從事,谓举动從事於道者也。道以无形无為成济万物,故從事於道者以无為為君,不言為教,緜緜若存,而物得其真。与道同体,故曰‘同於道’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繡呵繆呵”,“蕭(简作萧)”假作“繡(简作绣)”(上古二字皆為心纽幽部),“呵”為“兮”之时译,今复原;“漻”假作“繆”(上古二字皆為幽部);帛书乙本“兮”时译為...
《老子》55_02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‘蜂蠆虺蛇不螫’,按河上公本作‘毒蟲不螫’,注云:‘蜂蠆蛇虺不螫’,是此六字乃河上公注也。王弼本亦当作‘毒蟲不螫’,后人误以河上注羼入之。”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各本‘靖’作‘静’。臧疏、张之象作‘是謂復命’。检弼注曰:‘歸根则静,故曰静;静則復命,故曰復命也。’则王亦同此(‘静曰復命’),今本殆后人依他本改之也。”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后句“執(简作执)”下无“之”字,“应与上句‘為之者敗之’相应”(许抗生语),当有“之”字。复旦本即校补有“之”字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...
《老子》20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阿’,李乌何切。”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9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、王弼无‘於’字,傅奕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44_04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易州‘知’上有‘故’字。···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注、《文选·闲居赋》注、《沈道士馆诗》注、《让中书令表》注、《为褚谘议让代兄袭封表》注、《王文宪集序》注、《...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開闔’,‘闔’,户腊反。”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5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迎不見其首,明道非古无始也;随不見其后,明道非今无终也。’是成无二‘之’字。此言道既不知其所始,亦不知其所终也。”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易州‘德’作‘得’。范、磻溪‘惟’作‘唯’。臧疏、宋河上、馆卷本凡‘惟’字并作‘唯’。《理惑论》引此二句文同(‘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’)。按:‘孔’借為‘空’,声同东类,...
《老子》78_02_校笺_10_张松如
张松如云:'按:劳取范本,解如慢易,口译当作'真是不能小瞧它的呀',义自通达。而今验之帛书,甲、乙两本,俱有两'以'字,将何得其解?奚侗曰:'击之无创,刺之不伤,斩之不断,焚之不燃,天下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7_孙鑛
孙鑛云:“‘弗居’,一本作‘不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以腹、骨、欲為韵。陈柱谓:為、治韵,“盖歌之音变也”。
《老子》16_04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各歸其根’,‘各’下一有‘復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作‘唯恍唯忽’。赵亦作‘忽’。吕同王弼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作“惟恍惟忽”。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8_王弼
王弼注云:“两者,‘始’与‘母’也。同出者,同出于玄也。異名,所施不可同也。在首则謂之‘始’,在终则謂之‘母’。玄者,冥默无有也,始、母之所出也。”水海按:王弼则謂“两者”为“始”...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牝’属阴,‘牡’属阳。‘朘’,傅奕与古本同。今诸本多作‘峻’。《玉篇》‘朘’字注亦作‘峻’,‘屡’,系三字通用,并子雷切,赤子阴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1_高明
高明云:“乙本保存完好,唯假‘命’為‘名’。与今本勘校,王弼、河上诸本均与帛书相同。按:‘不為主’与‘不知主’虽一字之差,意义迥然不同。从经义分析,‘不為主’谓至道寥廓,萬物歸之,...
《老子》34_音韵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居,鱼部,主,侯部,此侯鱼通韵。‘居’本作‘有’。又按‘道汜’本又作‘汎’,范应元‘汜音泛’,非也。‘汜’当音纪,此章汜、右、辭、有、主為韵,《楚辞·天问》汜、晦、里...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按《释文》大书‘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亦將无欲’十四字,则今本重‘无名之樸’四字,乃涉上文而衍。”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顾本成疏‘奚,何也;’《意林》诸本引并作‘何’。”水海按:成玄英本“何”作“奚”。
《老子》20_11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‘而我獨若遣’,按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7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忽乎若晦’,或云‘淡乎其若海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5_吴澄
吴澄注云:“恍惚虽不可見,而似无似有,犹似可見。窈冥则昏昏昧昧,全不見矣。此道之‘无’也。‘其’字指道而言,‘精’谓德也。有物有象者,德之容,皆其粗也。德者,有物有象之本,乃其精也...
《老子》41_14_校笺_07_于省吾
于省吾云:“景龙本作‘夫唯道,善貸且善’,当脱‘成’字。敦煌‘貸’作‘始’,乃声之转。《周语》‘纯明则终’,注:‘终,成也。’又‘故高明令终’,注:‘终犹成也。’《尚书·皋陶谟》:...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渾心’,陆德明‘渾’,胡本切。篡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黄并作‘渾其心’。”
《老子》06_音韵_08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死、牝,脂部。門、根、存、勤,文部。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2_苏辙
苏辙云:“古之圣人,柔远能迩,无意于用兵,唯不得已然后有征伐之事。故以治國为正,以用兵為奇。虽然,此亦未足以取天下。天下神器不可為也。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唯体道者,廓然无事,虽不取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豫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