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05页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7_孙鑛

孙鑛云:“‘弗居’,一本作‘不居’。”
04310

《老子》10_07_校笺_0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‘生之’,不塞其原也。‘畜之’,不禁其性也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如此。今从帛书本。严遵本无“故”字,其他诸本皆同帛书本。
04315
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迎不見其首,明道非古无始也;随不見其后,明道非今无终也。’是成无二‘之’字。此言道既不知其所始,亦不知其所终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易州‘德’作‘得’。范、磻溪‘惟’作‘唯’。臧疏、宋河上、馆卷本凡‘惟’字并作‘唯’。《理惑论》引此二句文同(‘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’)。按:‘孔’借為‘空’,声同东类,...
0435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3_林志坚

林志坚云:“‘偷’,盗也。····有古本作‘輸’,谓委也;又云愚也。又作‘揄’,引也。奕云:‘异此字者,非书义也。’但老君大圣,为俗说经,务在当机得意为善,岂假腐儒训释,然后成经,...
0436

《老子》79_01_校笺_06_高延第

高延第云:'人有怨心,从而平之,虽不寻仇构衅,其意终未释也。喻治国者当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,及其有事然后图之,不足為善矣。'
04312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苏、葛作‘功成不名有’。”
0439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1_饶宗颐

饶宗颐云:“‘輜’,想尔作‘’,玄本作‘’,皆或体字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罗卷并无‘常’字。河上注曰:‘若似无心(依臧疏本)。’是河上亦无‘常’字。盖涉上章而衍。各本及《书钞》七、《类聚》二十引同此(指傅奕本)。”
0437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7_俞樾

俞樾云:“唐傅奕本作‘萬物作而不為始’。毕氏沅谓‘辭、始同聲,以此致异,奕义為长’;然三十四章云:‘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’,与此章文义相近,恐未可舍古本而从傅本也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9_洪颐煊

洪颐煊云:“按:《释文》引河上公本作‘浴’,《周易》称‘君子以惩忿窒欲’,孟喜本作‘浴’。‘谷’、‘浴’皆‘欲’之借字。《孟子·尽心下篇》:‘养心莫善于寡欲’,是以欲神不死。《列仙...
04311

《老子》06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死、牝,脂部。門、根、存、勤,文部。
04313
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牝’属阴,‘牡’属阳。‘朘’,傅奕与古本同。今诸本多作‘峻’。《玉篇》‘朘’字注亦作‘峻’,‘屡’,系三字通用,并子雷切,赤子阴也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10_0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伦案:陆德明曰:‘以知乎,河上本直作智。’是陆所见王弼本作‘能无以知乎’。然弼注曰:‘言至明四達,无迷无惑,能无以為乎,则物化矣;所谓道常无為,侯王若能守,则万物【将】...
04310

《老子》34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居,鱼部,主,侯部,此侯鱼通韵。‘居’本作‘有’。又按‘道汜’本又作‘汎’,范应元‘汜音泛’,非也。‘汜’当音纪,此章汜、右、辭、有、主為韵,《楚辞·天问》汜、晦、里...
0439
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7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《释文》大书‘吾將鎮之以无名之樸,夫亦將无欲’十四字,则今本重‘无名之樸’四字,乃涉上文而衍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顾本成疏‘奚,何也;’《意林》诸本引并作‘何’。”水海按:成玄英本“何”作“奚”。
04310

《老子》19_02_校笺_0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前章云‘大道廢,有仁義’,此云‘絶仁棄義,民復孝慈’者,明大道之世,所谓玄同,民无私亲,悉皆慈孝,故理至则迹灭,事当而名去。今六纪廢絶则孝慈名彰,若絶兼爱之仁,棄裁非...
04315

《老子》67_10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‘捨其慈且勇’句,‘捨’字同此;‘捨其儉且廣’句,‘捨’作‘舍’。馆本作‘赦’,无‘其’字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舍其儉约,但为奢泰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49_07_校笺_05_石田羊一郎
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任’本作‘在’,古书‘任’或误‘在’。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云:‘在智则人与之讼,在力则人与之事。’”
04311

《老子》50_03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避讳说非是,河上公本、王弼本已作“人”,而不作“民”字。笔者认为,《老子》古本作“民”而不作“人”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和严遵本作“民”正与帛书甲、乙本相合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等...
0435

《老子》03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王念孙《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》‘欲’、‘腹’均入幽部,引《乐记》‘君子乐得其道’二句,道、欲為韵。《诗经·蓼莪》四章,鞫、蓄、育、复、腹為韵。《楚辞·天问》育、腹為韵...
0436

《老子》53_06_校笺_07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資貨’,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合。”
04312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2_苏辙

苏辙云:“古之圣人,柔远能迩,无意于用兵,唯不得已然后有征伐之事。故以治國为正,以用兵為奇。虽然,此亦未足以取天下。天下神器不可為也。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唯体道者,廓然无事,虽不取...
04314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豫兮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兮’字。”
0438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而’作‘以’。吕无‘而’字。”
0435

《老子》45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趮勝寒”,乙本作“趮朕寒”。“趮”为“燥”字之假借(二字皆属宵部)。“朕”【dǐem】,定纽、侵部;“勝(简作胜)”【cǐen】,书纽、蒸部。上古定母和书母都属舌音,侵...
0436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9_吴澄

吴澄云:“此言夸张之事。···朝甚除治,则宫室奢靡可知矣。田燕倉虚,谓夺民时而不得耕耨,竭民力而无所蓄积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2_傅奕

傅奕云:“‘而棁之’,‘’,音揣,量也。‘棁’,士活切,解也。”
0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