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12页
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4_詹剑峰

詹剑峰云:“‘无’,并不是‘绝对没有’,却是可能的有,在潜伏状态的有,就是有的可能性,化生的萌芽和起始。至于具体的特殊物,就是这种萌芽的发展,就是这种可能性的现实,实现了的潜能。例...
0458
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存“卅”;乙本作“卅福同一轂”。福,应作“幅(简作辐)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为“幅(简作辐)”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傅奕本...
0375
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11_王雱

王雱云:“至德之世,民尽其性,六親非不孝慈,而孝慈以为常,故无孝慈之名。今尚存慈而尊之者,更因六親有不和故也。”
03613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樂殺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、邵上并有‘夫’字。‘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下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‘不可’下有‘以’字...
0485

《老子》42_03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負,亦抱也。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‘負子而登墙’。高注:‘負,抱也。’”
03910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作‘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苏作‘无有,入无間’。”
0516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前句,后句同此;帛书乙本作“莫知亓□□□有國”,前句损一“極”字,后句损“可以”二字;帛书《老子甲、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今从。龙兴观本“莫”作“能”,谓“能知其極...
05211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0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魄’,河上作‘泊’,王弼作‘廓’。今世所传河上本作‘怕’,弼本作‘泊’。按《说文解字》:‘怕,无为也。’是作‘怕’亦通。古无‘廓’字。”
03813

《老子》19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注云:“巧利本欲以便民,而其末必至挠民,盖巧利之习胜,则寝失淳朴之风也。上攻巧利,则下多奸贪,以至為盗,故絶弃世俗之所谓巧利之事,则盗賊无有矣。盖聖知、仁義、巧利非乱天下,而...
05414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“沌”,愚昧无知貌,混沌无知。《玉篇·水部》:“沌,混沌也。”《集韵》:“沌,混沌,元气未判。”又云:“忳,愚貌。《老子》‘忳忳兮’,或作‘沌’。”又云:“沌,沌沌,愚也。...
03111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,与此文异谊同。彼作‘自正’,而此作‘自定’者,以‘静’、‘定’為韵耳。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不欲以静,天下自正;’则成无‘將’字,‘定’作...
0555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禄禄’,各本作‘琭琭’。‘若’字,范同此,各本作‘如’。《御览》五十一引作‘落落’,各本作‘珞珞’。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曰:‘不碌碌如玉,落落如石,’注曰:‘此老...
05415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古本有‘則’字。”
0517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飄風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达真、程无‘故’字。‘驟雨’,‘驟’苏作‘暴’字。”
05412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14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《老子》所言‘為腹不為目’,乃就君道而發。君道无為,主于任人而不任智。使天下之人,皆為己用,即所谓以物养己也。如自贤己智,代行臣职,则以物役己矣。腹与目,特取譬而為言耳...
05512

《老子》41_07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胜上(尚)道德之人,与太虚等量,故能包容万物,若彼空谷也。‘谷’,本亦有作‘俗’字者,言能忘德,不异嚣俗也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葛‘兑’作‘充’。赵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”水海按:赵孟頫本则作“閇”。
05110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释德清‘恍’作‘怳’。顾本作‘惟怳惟惚’。陈象古作‘惟恍與惚’。《说文》有‘怳’、‘忽’,无‘恍’、‘惚’。‘恍’、‘惚’当為‘怳’、‘忽’之假。按:‘恍’、‘惚’犹‘...
0356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12_古棣

古棣云:“‘吾’字,各本作‘我’,唯傅奕本、范应元本作‘吾’。按:应作‘吾’。上古‘吾’用于主位,‘我’多用于受位。”水海按:《老子》此处作“我”为是。在上古汉语里“我”可以用作主...
05315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巸巸”(yí yí),为经文本字,此为叠音词。“巸”其异体为“婴”,喜悦之义。《集韵·之部》:“婴,或省(作巸)。”《类篇·巳部》:“巸,乐也。”《马王堆汉墓...
04613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8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故’,傅本作‘凡’。景龙碑、龙兴观碑并作‘夫’。按:‘故’字误,当作‘凡’或‘夫’。又按:行者步于前,随者从于后,义正相反。”
04314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1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引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此《老子》古本也。王本亦有‘出於’二字。王弼上文注云:‘气无所不入,水无所不出於经。’注文‘水无所不出於经’,当作‘无所不...
04915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播’作‘糞’。‘糞’、‘播’古字通用。《御览》引《文子》曰:‘却走馬以糞,車轨不接于远方之外。’《韩非子》、《淮南子》引并作‘糞’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51_02_校笺_04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勢成之’,与帛书异。‘器成之’义较胜。上句指‘物’,下句对应则为‘器’。‘物刑之,而器成之’,此句接上文而言,道与德生養了万物,因此物刑(形)而...
0486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1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孤寡不轂(当为‘穀’),而王公以為稱者,处谦卑、法空虚和柔也。”
0296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范同此(‘孰能安以久,動之而徐生’)。唐写卷子残本作‘孰安以久,動之徐生’。《经幢》作‘孰能以久動之以(下阙)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安以動之徐生’。磻溪无‘而’字,作‘孰能...
0377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7_吕纯阳

吕纯阳云:“物质纯固曰樸,道体如是。散而為器,一本之所以万殊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侯王貴高,兆民賤下,為国者以人為本基,当劳谦以聚之。”
0456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悦’,吐活切。輕悦也。···‘脱’,消肉癯也,《韵略》训‘骨去肉也’。今依古本。《西升经》曰:‘人在道中,道在人中,鱼在水中,水在鱼中,道去人死,水乾鱼终。’是知‘鱼...
0517

《老子》41_02_校笺_05_诗经

《诗经·绿衣》:‘心之忧矣,曷维其亡。’郑笺:‘亡之言忘也。’亦其例也。《周易略例》:‘存言者,非得象者也。存象者,非得意者也。忘言者,乃得象者也。忘象者,乃得意者也。’存、忘对举...
03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