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苏辙本、陈象古本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沌’,本又作‘忳’,徒损反,又徒门反,简文音顿。‘俗人昭昭’,‘昭’章遥反,一本作‘照’。”
《老子》68_音韵_04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武、怒、與、下,鱼部。德、極,职部;人、天,真部。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屬(简作属)”,帛书乙本作“注”,二字古多通用(声纽皆为章,屬双声通假)。屬(zhǔ),专注之义。《尚书·盘庚》“尔沈不屬,惟胥以沈”,孙星衍疏:“言乘舟弗济,汝...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樂殺人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达真、陈、叶、清源、程、邵上并有‘夫’字。‘不可得志於天下矣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程下并无‘矣’字。司马‘不可’下有‘以’字...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11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此文‘行’与‘處’对,則‘終日行不離輜重’者,言聖人出行之自重也。‘雖有榮觀,宴處超然’,言聖人居處之自重也。‘雖(简作虽)’读為‘唯’,古字通用(见王引之《经传释词...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共’,音拱。黄‘共’作‘折’。”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6_古棣
古棣云:“马说,非。奚侗训‘足’为得,是;断言三句皆作‘不足’则非。上两句应作‘不足’,‘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’,即視之不得見,听之不得聞。作‘不得’与‘不可’,有差别:‘不得’...
《老子》76_今译
人生活着,而生命之体是柔软的;人死去了,而尸体却变成挺直僵硬的了。万物草木生长着,而生长之体是柔弱脆嫩的;它们死亡了,而遗体却变成枯萎干硬的了。所以说:“坚强僵硬的东西,是属于死亡...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敦煌丁本、楼正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吕惠卿本、司马光本、道藏苏辙...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庄子·山木篇》:‘其民愚而樸,少私而寡欲。’其言本此,可证《老子》自作‘私’,不作‘思’。若李注作‘思’,则為‘私’之误。《文选》嵇叔夜《幽愤诗》及谢灵运《田南树...
《老子》11_07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余培林说是也。王弼所谓“木(車)、埴、壁所以成三者,而皆以无為用也。言无者,有之所以為利,皆赖无以為用也。”吴澄所谓“車非轂輨空虚之处可以轉軸,则不可以行地;器非中间空虚之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6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此文,并作‘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’,是今本脱下‘美’字是也。惟《人间训》引君子曰。王念孙云:‘君子本作老子,此浅学人改之也。’今《老...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恃’,一作‘輔’,非。既曰自然也,而又輔之,非自然也。今从韩非本。”又云:“‘不敢為’,一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注’,犹聚也,《周礼·兽人》及《獘田》,疏‘注,犹聚也’。‘注其耳目’,即聚其耳目。”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3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注引晋灼曰:‘老子曰:善閉者无關楗。’严君平曰:‘折關破楗,使奸者自止。’晋、严所见本皆作‘楗’,与王本同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鍵’,《说山训...
《老子》20_1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衆人皆有以’,司马无‘有’字。‘我獨頑且鄙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‘且’并作‘似’,程同,‘我’上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08_高明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知其榮,守其辱’一句在‘知其白,守其黑’之前,同今本语次颠倒。帛书甲本假‘日’為‘榮’,作‘知其日,守其辱’;乙本‘日’字误写成‘白’,作‘知其白,守其辱’...
《老子》78_07_校笺_09_高亨
高亨云:''是謂天下王',王本'謂'原作'為',河上本、傅本并作'謂'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新序·杂事篇》引并同,今据改。按:河上本、傅本是也。《论语·尧曰篇》:'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...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无在於一,而求之於众也。道视之不可見,听之不可闻,搏之不可得。如其知之,不须出户;若其不知,出愈遠愈迷也。”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“大象无形”与《道篇》“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”意同。“大象”即《道篇》的“执大象”的“大象”。这个复合词赋予了“道”的含义。成玄英疏:“大道之象,象而无形也。”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10_魏源
魏源云:“‘天下大事必作於細’,此句下《韩非子》继以‘故圣人蚤从事焉’。”水海按:《韩非子》所引“圣人蚤从事焉”,王先慎谓“见《德经》六十三章”,譣今存旧本《老子》无此一语,不知王...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6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道隐于无形,名生于不足。道隐于无形,则无小大之分。名生于不足,则有仁義、智慧差等之别。仁者,有所爱也;義者,有所别也。以其有爱有别,此大道之所以廢也。智者,知也;慧者...
《老子》80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民’字,集唐、卷子成疏、二张作‘人’。‘使民’字因传写注误入经,读者妄加也。”
《老子》13_09_校笺_03_陈碧虚
陈碧虚云:“王弼本作‘故貴以身為天下者’。”水海按:今见王本无“者”,与陈见王本不同。
《老子》36_音韵_04_江永
江永云:“淵,一均切。旁证:《老子》:‘鱼不可脱於淵,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’本证:《诗经》‘其心塞淵’,韵身、人;‘秉心塞淵’韵零、人、田、千。”
《老子》64_09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全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后句“執(简作执)”下无“之”字,“应与上句‘為之者敗之’相应”(许抗生语),当有“之”字。复旦本即校补有“之”字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本...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王弼无‘而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