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7_奚侗
奚侗云:“两‘人’字,各本皆作‘王’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亦作‘王’,盖古之尊君者妄改之,非《老子》本文也。……《说文》‘大’字解云:‘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’则与《老子》文同,殆古...
《老子》16_1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没身不殆’,叶无此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02_02_校笺_09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只此皆知两字,其惡其不善,便从此处有之矣。大道之妙,美者贵乎藏,善者贵乎隐。不知美之為美、善之為善,惟独自然,惟独无為。以皆知之美而為美,则暴于外,而未必有公物之实,焉...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敦煌庚本无‘何’字,辛、壬有之。景龙本、敦煌辛本均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12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本‘此謂要妙’,敦煌本、傅本与此石(景龙碑)同。又‘要妙’即幼妙,亦即幽妙。《汉书·元帝纪》‘穷极幼眇’,师古曰:‘幼眇读曰要妙。’刘台拱曰:‘按幼,幽也;眇,微...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所以不□”,句首损掩“知止”二字,句末损掩“殆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(宋)李荣本、林志坚本“止”作“之”,谓“知之所以不殆...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三十幅’,輻音福,车輻亦是。‘共一轂’,轂,古木反,车轂。”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6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韩非作‘民之生生而動,動皆之死地,之十有三’。傅本‘之’作‘亦’,余尽与此合。今《德经》作‘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’,非也。按上文云‘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動’,又云‘皆为死...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08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兵强則灭,木强則折’,兵强則以杀伐为事,终致灭亡。各本多作‘兵强則不勝’,非是。木强則失柔韧之性,易致断折。‘折’各本或作‘共’,或作‘兵’,皆非是。‘折’以残缺,误作...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“重”,指军旅的重車,载重車,輜重車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重至於邲。”杜预注:“重,輜重也。”又《襄公十年》:“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。”孔颖达疏:“重者,車名也。载...
《老子》25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天地’字,古本如此;一作‘天下母’。宜从古本。‘為天地母’者,言其生天地也。”
《老子》14_11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两‘之’(引者按:帛书甲乙本為‘而’)字。”
《老子》52_05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‘濟’借为齎,《说文》曰:‘送诣也。’今通用‘濟’。”
《老子》30_音韵_07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主,侯部,下,鱼部,侯鱼合韵。還,元部,居,鱼部,元鱼合韵。之、矣,之部,焉,元部,之元合韵。又,果,歌部,强,阳部,歌阳合韵。驕,宵部,居,鱼部,宵鱼合韵;矜,真部,伐...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過’,古禾反,又古卧反。”
《老子》10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離,歌部;兒,支部;歌支合韵;疵、知、雌、知,支部。之、之、有、宰,之部;德,职部;之职通韵。
《老子》67_09_校笺_10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今世人舍其慈仁,但为勇武也”。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4_奚侗
奚侗云:“《吕览·先己篇》:‘所事者,末也。’高诱注:‘事,治也。’又《本身篇》:‘以全其天也。’高诱注:‘天,身也。’《说文》:‘嗇,爱濇也。’嗇以治人,则民不劳;嗇以治身,则精...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善結’,司马下并有‘者’、‘乎’。‘而不可解’,陈‘而’作‘故’。”水海按:彭謂司马光本“善結”下有“乎”字,则有误。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易州无‘是以’、‘之’、‘也’四字。臧疏、宋刊河上无‘之’、‘也’二字。《治要》引无‘也’字。按:治亂字当作‘薙’,《说文》曰:‘薙,除艸也。’今通用‘治’。”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福本、傅、范本、室町本‘厚’下有‘也’字。罗振玉曰:‘景龙本厚下有也字;’盖误校。蒋锡昌沿其误而不知。”
《老子》50_08_校笺_09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入軍不被甲兵’的意思,也就是七十三章所说‘勇于不敢则活’,不敢即不与人斗,有了这种勇气就能活命,反之,‘勇于敢则死’。古代战争,‘短兵相接’,‘勇于不敢’,有‘不敢’的...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古之善為士者不武也’,易州、范、卷子成疏、臧疏同此,但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无‘也’字,各本无‘古之’、‘也’三字。成疏云:‘言古者善修道之士。’是成有‘古之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4_吕吉甫
吕吉甫云:“持所以防溢,而盈之则重溢也。如欲勿溢,则如勿盈。故曰:‘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’”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5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五十八引无‘善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12_想尔
想尔注云:“精结成神,阳炁有馀,务当自爱,閇心绝念,不可欺阴也。驕欺,咎即成。又外说乘权富貴而驕世,即有咎也。”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’。河上、王弼有两‘兮’字,无两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道藏河上公本前句无“禍”后之“兮”,并有两“之”字;王弼本(《四部备要》本、《诸子集...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蒋锡昌说极是。“及”:若,如果。“无身”:无自身。意译为“不顾自身”或者“不自私其身”,皆不合老子之旨。 又,河上公注:“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自然,轻举升云,出入无间,与道通...
《老子》80_07_校笺_11_宋徽宗
宋徽宗注云:“耕而食,织而衣,含哺而嬉,鼓腹而游,民能已此矣。止分故甘,去华故美,不扰故安,存生故樂。居相比也,聲相聞也,而不相與往來,当是时也,无欲无求,莫之为而常自然,此之谓至...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2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王注当作‘气无所不入,水无所不经’,‘出於’二字,即系《老子》正文,在‘无有’二字之上。不知何时误入注中,又误在注中‘经’字之上,而正文‘入’下又夺‘於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