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1_音韵_05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尚、病、病、病、病,阳部。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无狭其所居’,陆、王弼‘狹’作‘狎’,户甲切。《广韵》‘狹’音峡。纂微‘狹’作‘狎’。司马‘居’作‘安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今译
知道而不以为知道,这是高尚的;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,这是一种思想毛病。所以,圣人(知道而不以为知道),就没有这种思想毛病。正是因为圣人把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的毛病,看做是思想毛病,因此...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无狎其所居,无猒其所生’,古本。‘狎’,戏玩也。‘猒’,如‘天厭之’之‘厭’,弃绝也。”
《老子》71_述评
老子这一章节所讲的是人要有自知之明,与孔子所主张的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,文意大体相同。有不同的是,孔子的主张立意在于“是知”而有为,真诚为政;而老子...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无狹’,一作‘无狎’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□畏畏,則□□□□矣”,前句损掩“民之不”三字,“威”假作“畏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微部);后句损掩“大威將至”四字;《甲本释文》全已校补。帛书乙本二“威”字...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則大威至矣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并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大威至矣’,一作‘則大威至’。”又云:“‘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矣’,‘威’、‘畏’古通用。人不畏其所当畏,则大可畏者至矣。下文皆畏其所当畏之事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无‘則’字,王弼无‘矣’字。”按:道藏河上本有“則”字,宋刊河上本則无“則”字。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林、苏、葛无‘則’字,赵‘則’作‘而’,吕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’按:‘至’者碍止之义。言民不畏威,則君之威权碍止而不能通行也。正所以为人君用威者惊。下文云:‘无狭其所居,无厭其所生。’即明告以勿用威权矣。《说文...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民不畏,則大威至’,卷子成疏、二赵(赵秉文、赵孟頫)、磻溪无‘矣’字。···此‘民’字当作‘人’。唐人避讳,于‘民’字均改作‘人’,后世复之,转于‘人’字误改为...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马说是。‘民’当改‘人’。乃指人君言也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‘有威而可畏谓之威。’此‘威’即可畏之事,如贵货,多欲,尚智,好兵等皆是也。‘大威’指祸乱而言。‘人...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《老子》原作‘民’,不作‘人’。原指民众而言,非指人君。马、蒋二氏之说非是。今见易玄、遂州、《道藏》李约《道德真经新注》、强思齐《道德真经玄德纂疏》等唐本‘民’字均作‘人...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不知知,病矣’,古本。道不可知,人能知乎不知之处者,庶几于道矣。故《庄子》曰:‘知止其所不知,至矣。’然则不知而妄知为病矣。”
《老子》71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谓:上、病韵。陈柱谓:六个病字韵。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病’,古本作‘病矣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音韵_02_顾炎武
顾炎武《唐韵正·四十三映》谓:“病”,平音平漾反。并引《老子》此章。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‘尚’,上也。知之而不自以为知,是谓上德之人;若不知而自以为知,则有道者之所病也。河上、王弼本均作‘知不知,上;不知知,病’。文谊不显,兹从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所引改。”水...
《老子》71_音韵_03_江有诰
江有诰《唐韵四声正·四十一漾》谓:“上”,时亮、时雨二切。按古有平声,当与阳部并收。此字惟《周书》引谚“民恶其上”与“网”叶,读上声。《老子》“知不知上”与“病”叶,读去声,余无读...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知不知,尚矣;不知不知,病矣’。‘不知不知’当是‘不知而知’之讹。乙本作‘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矣’。亦有脱夺。必有两‘而’字、两‘矣’字,文义始显。传写...
《老子》71_02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矣”,盖《老子》原本如此。《吕氏春秋·别类篇》前二句作“知不知,上矣”,“尚”、“上”古通。可知《吕氏春秋》同帛书本,《老子》原本并无第...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句末无“也”字,第二、三句作“以其□□,□□□□”,仅存“以其(亓)”二字,损掩之文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病病,是以不病”,第二句末无“也”字。帛书乙本同此三...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聖人之不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4_俞樾
俞樾云:“上文已言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’;此又言‘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;则文復矣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’,当从之。盖上言病病,故不病;此言不病,故无...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5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《韩非子·喻老》述此义曰:‘越王之霸也,不病宦;武王之王也,不病詈。故曰: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也。’据此文观之,则‘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,当作‘以其不病,无...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6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。’按:《御览·疾病部》引作‘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;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’;较诸本为长,当据改正。盖‘夫唯’之句,常承上句...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俞先生说是。···卷子、馆本、成疏作‘是以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。臧疏引顾欢曰:‘盖以其自无病也。’疑顾同韩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