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91页

《老子》71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景福本、敦煌庚本、敦煌辛本、敦煌壬本、邢玄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杜...
0357

《老子》74_04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常有司殺者殺’,六朝残卷无第二‘殺’字,馆本、卷子成疏‘殺’作‘煞’。柰卷无第二‘殺’字。···伦谓此文‘常’字涉上文而衍,第二‘殺’字亦涉下文而衍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23_07_校笺_04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‘失’当作‘天’,形近而讹。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天而生。’《释文》:‘向崔本作失而生。’即‘天’、‘失’互误之证。‘德者,同於德’,谓從事於德者同於德也。‘天者同於天...
0527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葛‘補’作‘與’。”
0357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’,古本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只残留“巧如拙”三字,余尽损掩。今从甲本。罗卷本“直”形误作“真”,两“如”字作“若”,“詘”作“屈”,谓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”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...
0367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1_饶宗颐

饶宗颐云:“‘輜’,想尔作‘’,玄本作‘’,皆或体字。”
0467
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糞,弃除也。’字与‘坌’、‘拚’、‘攮’并同。《说文》:‘坌,埽除也。’段注:‘叁字,《曲礼》作糞,《少仪》作拚,又皆作摸。’《礼记·中庸》《释文》:‘...
0427

《老子》79_音韵_04_江有诰

江有诰《唐韵四声正·二十八狝》云:'善,常演切。按古有平声,当與仙部并收。《老子·信契篇》'安可以為善',與怨(音冤)叶。'
0437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5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东京赋》注引作‘以至於无為也’。《御览》六五九引无‘于’字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罗卷并无‘常’字。河上注曰:‘若似无心(依臧疏本)。’是河上亦无‘常’字。盖涉上章而衍。各本及《书钞》七、《类聚》二十引同此(指傅奕本)。”
0447
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習读為襲。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‘襲,因也。’習、襲古通用。《周礼·胥师》:‘襲其不正者’,郑注:‘故书襲為習。’《文选·齐竞陵文宣王行状》:‘龟谋襲吉’,李注:‘襲与習...
0267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0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抱一’,傅奕‘抱’作‘’,古今字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前句“奇”,帛书甲、乙本皆假借为“畸”,《甲、乙本释文》皆校改为“奇”,今从《甲、乙本释文》本;后句,甲、乙本皆同。御注本“奇”作“其”,谓“以其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”。严遵...
0447
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12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无事者,不劳民力,不贵难得之货,不纵可欲之情。私念所起谓之欲。樸者,心之浑厚。以无欲修之于己,即以无欲教之于民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8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嗇’作‘式’。‘式’为‘嗇’之借字。”
0427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17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惟斯无味之味,无色之色,无声之声,无象之象,无体之体,其为用也,则无穷无尽。”
0397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7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忽恍’,王弼作‘惚怳’。河上‘忽’是,弼‘怳’是,其‘恍惚’则并非是。奕借‘芒刺’、‘菲芴’之字為之,与《庄子》‘杂乎芒芴之间’字同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以道莅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0327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22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能歙之張之,弱之强之,去之舉之(应从帛书本为‘與之`),奪之與之(应从帛书本作‘予之’)者,无形而柔弱者也。为其所歙所張,所弱所强,所去所舉,所奪所予者,有形而剛强者也...
0447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曠若谷’,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6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芸芸’,《庄子》作‘云云’。‘云云’,作之状也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64_10_校笺_08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‘為’谓营為也。‘執’谓執著也。言人不能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,而更有所营為於性分之外,執著於尘境之中,故必祸敗而失亡也。聖人无為安静,故素分成全而无敗,虚忘无執,故...
0407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3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‘怕’,一本作‘魄’。王弼作‘廓’。”
0507
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3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則’读为賊,賊我者贵,谓害我者皆居上位。知我者既少,害我者又贵,故聖人被褐懷玉,求无人知,且以免祸。老子去周入秦,殆由斯故欤!”
0347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7_苏辙

苏辙云:“夫道非一、非二,及其与物为偶,道一而物不一,故以‘一’名‘道’,然而道则非一也。”
0457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之至柔,□甹於天下之致堅”,损掩一“馳(简作驰)”字,“甹”为73德篇校笺译评“聘(简作骋)”的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耕部)或省写,“致”为“至”之借字(上古二字皆...
0497

《老子》44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本章韵读:身、亲,真部。貨、多,歌部。亡、病,阳部。愛、费,物部。藏、亡,阳部。足、辱,屋部。止、殆、以、久,之部。
0457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失根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失本’,诸本作‘失臣’。”又云:“‘失根’,一作‘失本’,一作‘失臣’,非。今从王辅嗣本。”
0307

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(谷)虚而能容,深不可测,人歸之如水之赴谷也。虚而能容,則常久之德,无有不备。”
03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