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前两句同此,后句作“柔弱微细生之徒也”,“微细”二字,他本皆无,且按甲本行文来说,讲的是“柔弱”与“堅强”的问题,此两句“堅强”与“柔弱”正相对为文,可知“微细”为...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10_节解
节解云:“‘復歸於樸’,谓守自然也。”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04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无‘者’字,‘强’下有‘於’字。敦煌本‘强’作‘彊’,下亦有‘於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4_严灵峰
严灵峰云:“日本中井积德曰:‘佳字疑衍。’说与帛书本合。”(《马王堆帛书老子试探》)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9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强勉力行,曾不懈怠,自知自勝,终久不渝,可謂有志节矣。”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10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其民缺缺’,帛书甲本‘民’作‘邦’,证之《淮南子》所引,仍作‘民’,是汉时已有两本。”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柢’作‘蔕’。文津‘道’作‘身’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作‘邦之利器’,《六微》引‘邦’作‘國’。‘國’字是也。《庄子·胠箧篇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荀子·正名篇》杨倞注等均引作‘國’。据此知宜作‘國...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曠若谷’,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、葛‘補’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02_音韵_08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已、矣,之部。生、成、刑、盈,耕部;恒,蒸部;耕蒸合韵。和、随,歌部。事、始、恃,之部;居、居、去,鱼部;之鱼合韵。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05_薛蕙
薛蕙云:“‘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’,‘而民’,一作‘民甚’。”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7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大象,天象之母也。不炎不寒,不温不凉,故能包统万物,无所犯伤。主若執之,则天下往也。”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9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天下之人常为阴阳转徙而不知反,故欲張者必歙,欲强者必弱,知雄之为动而当守其雌,知白之为明而当守其黑。故处之以歙则天下之張皆歸之,而不为彼之所歙。持之以弱,则天下之强皆...
《老子》59_音韵_06_古棣
古棣又云:“‘夫唯嗇,是以蚤服道’:··‘道’字原无,据高亨校补。高亨说:‘早服’,下无宾语,意不完足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‘夫能嗇也,是从于道而服于理也。’增‘道’、‘理’二字以释...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,即下文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,大事必作於細’之说,谊非不可解。六十四章‘九层之台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起於足下’,亦即本此。此谓大由於小,多出於少。《韩非子》...
《老子》70_05_校笺_13_高亨
高亨云:“‘則’读为賊,賊我者贵,谓害我者皆居上位。知我者既少,害我者又贵,故聖人被褐懷玉,求无人知,且以免祸。老子去周入秦,殆由斯故欤!”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豈虚言哉’,古本‘言’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4_05_校笺_08_孙鑛
孙鑛云:“‘夫司殺者’,今本‘夫’下多‘代’字,‘者’字下多‘殺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傅奕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敦煌英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陈象古本、邵若愚...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“湛”(zhàn),深邃,深暗不可見之貌。“湛兮”,深暗幽隐的样子,形容道的深隐未形之状。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載’,陆、王弼作‘挫’,河上作‘载’。李‘載’如字。‘隳’,纂微、司马作‘堕’。”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之根’,按:易州无二‘之’字和‘是謂’二字。各本无‘地’下‘之’字。磻溪作‘是謂天地根’。唐写同此。” 又,薛蕙云:“《老子》书大抵用韵,故其遣词多...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吉事尚左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清源上并有‘故’字,陈‘吉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4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,或云‘寵為下’,不合经义。”
《老子》13_述评
陆希声曾述此章主旨说:“唯能贵用其身为天下,爱用其身为天下者,是贵爱天下,非贵爱其身也。夫如此则得失不在己,忧患不为身,似可以大位寄托之,犹不敢使为之主,而况据而有之哉?此大道之行...
《老子》14_07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不昧’,昧,梅对反。”
《老子》62_音韵_01_江有诰
江有诰韵读谓:奥、寳、保韵(幽部、奥胡叟反,宝音探)。奚侗增尊、人韵。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12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王弼及《释文》‘判’作‘泮’,乃借如冰泮字,亦与‘判’义相通。惟‘破’字,诸家虽多用之,而不叶于韵,盖误,此奚侗说也。但于思泊先生则谓:‘古韵破歌部,散元部,歌元对转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