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195页

《老子》55_06_校笺_1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嗄’,即今之‘啞’字。···《老子》此语,谓婴儿終日啼號而声不嘶啞者,由于无所用心,可止则止,未尝寓喜怒于其间而和气不散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其无正’,‘正’读为‘定’,言其无定也。《玉篇》‘正,长也,定也’,此作定解,言禍福倚伏,孰知其所極?其无定,即莫知其所归也。傅本‘正’下有‘衺’字,与邪同。又,奚侗...
03410

《老子》62_述评

《老子》这一章节讲的是“道”之所以“为天下贵”的原由,即“道”的教化功用。 本章节所说的“道”,指的是清静无为之道。指出无为之道是“万物之注”,是“善人之葆”,是“不善人之所保”。...
03411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3_王昶

王昶云:“至元作‘忽若晦’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’,程无‘以’字;诸本‘貞’多作‘正’,盖避庙讳也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41_01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古本作‘懃’,闻道而懃行不怠者,乃上士也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恢恢’,陆:苦回切。”
03413

《老子》25_09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而王居其一焉’,一无‘而’字,一作‘而王處一焉’。”
03413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高亨谓无“焉”字是,帛书本即无“焉”字,可证高说之确。但高谓“作”当在“萬物”上,则不确也,帛书本“作”在“萬物”后。又,朱谦之谓“辭”当作“始”,朱说则是也。三十章王弼注...
0346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各本‘生’下有‘焉’字。此句下各本有‘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’八字,盖注语羼入正文,此本无。王氏引邢州本无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譣弼注曰:‘視之不足見,则不足以悦其目;聽之不足聞,则不足以娱其耳;若无所中,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。’伦谓王盖三句皆作‘不可’,‘不足’乃王注之辞。‘足’、‘可’音近,传...
03415

《老子》40_02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弱,柔弱。老子的柔弱,内涵有三。一曰始生幼弱状态,如“婴儿”,“抟气至柔,能婴儿乎?”婴儿是始生状态最柔弱的。二曰有生命力,如他说“柔弱生之徒也”。三曰指运動、变化之状,如...
03413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4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罪莫大於可欲’,一无此句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輕則失本,躁則失君’,按:范、张之象同此,各本及《治要》引并作‘臣’。成疏曰:‘忠良窜匿,失臣也。’是成亦作‘臣’。寻《韩非子·喻老》引此说主父之事曰:‘无势之谓輕,...
03414

《老子》47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句首的“弗”字和句末的“成”字;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宋刊河上公本、赵孟頫本“弗為”作“无為”,作“无為而成”。其他诸本作“不為而成”。
03414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‘民之迷,其日故久矣’,傅奕‘人之迷也,其故以久矣’。一本无‘矣’字。”
0348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7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(景龙)碑皆以‘熟’為‘孰’,御注‘成之熟之’作‘熟’,馀作‘孰’,严失校。”
03410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忠臣’,古本作‘貞臣’。”
0345

《老子》19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作“民復畜兹”,无“而”字,“畜”為“孝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晓纽)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乙本同此两句。今从乙本。遂州本、(唐)李荣本无“而”字,“民”...
0349
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强梁者,强力横行的人。“木绝水曰梁,负栋曰梁,皆取其力之强。”(焦竑注语)“强梁者不得死”,与“强梁者不得其死”意同,言强力横行的人“皆不得寿终”而死(参看《论语注疏》);...
0347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5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將欲奪之’,范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將欲取之’。范注:‘取,一作奪,非古也。’按‘翕’、‘弱’,‘張’、‘强’,‘廢’、‘奪’,‘舉’、‘與’,皆两句相间成韵,当作‘奪...
03412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侯王’,古本作‘王侯’。”
03413
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4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:‘觀’下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有‘其’字。”
03415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6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海者常处于卑,而為百川之所委,故‘窪則盈’。无春夏之荣华,秋冬之凋落,故‘弊則新’。”
0347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三语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,□器也,非可為者也”,损掩“天下,神”三字,而句首当无“夫”字;帛书乙本同此三语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楼正本、...
03415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5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長者,言其远也。久者,言其恒也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11_05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本是。“以為室”当涉前文“以為器”而衍也。居室之用,當為居室的空虚处,非户与牖;户与牖只是為居室之通明和进出所用。故“鑿户牖以為室”其义似不合生活逻辑,“以為室”為衍文...
03412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2_姚鼐

姚鼐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下有脱字,不可强解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8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德’字,李荣注、成玄英疏,皆同帛书本作‘德’,他本皆同傅奕作‘福’。如按:‘福’、‘德’义可通。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‘百姓之德也’,注:‘犹福也。’……这可能是古本‘德...
0347
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3_水海

水海按:“伐”,功伐,功劳,《左传·庄公二十八年》“且旌君伐”,杜预注:“旌,章也;伐,功劳。”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”孔传:“自功曰伐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》...
03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