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71_今译
知道而不以为知道,这是高尚的;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,这是一种思想毛病。所以,圣人(知道而不以为知道),就没有这种思想毛病。正是因为圣人把不知道而自以为知道的毛病,看做是思想毛病,因此...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蕭(简作萧)”,“蕭(简作萧)”:冷清,清静,静。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“蕭条者,形之君”,高诱注:“蕭条,深静。”“蕭”则与“寂”义同。“寂”:静,无声音,冷清。...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5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东京赋》注引作‘以至於无為也’。《御览》六五九引无‘于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03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‘為天下式’,‘為天下谿’、‘為天下谷’二句重,此句不重,盖脱。御注三句皆重。”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08_王卞
王卞云:“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、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‘紛’字均作‘忿’。按第四章‘解其紛’之‘紛’字,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亦作‘忿’,注云:‘忿,结恨...
《老子》11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高本汉谓:輻、轂韵。
《老子》15_05_校笺_08_王卡
王卡云:“道藏河上公本‘隣’作‘鄰’。《广韵》:‘隣,俗鄰字。’”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安以久,動之而徐生’,‘久’字绝句。谓此心谁能安定以久,而不复应物哉?感之而徐自生也。”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注’,犹聚也,《周礼·兽人》及《獘田》,疏‘注,犹聚也’。‘注其耳目’,即聚其耳目。”
《老子》03_02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无‘為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马叙伦、蒋锡昌之说是,《老子》古本当作“侯王”。因春秋时期周室日衰,诸侯称王亦称霸(详论见拙著《老子楚语考论》附录一《成书时代新证》一文),《老子》就是针对当时的诸侯王称霸...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此列三寳之数也。体仁博施,爱育群生,慈也。节用厚人,不耗于物,儉也。為事始和而不唱,不敢為天下先也。”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葛作‘失德而後德’。”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柰卷、臧疏无‘是故’二字,‘藏’为‘臧’俗字。”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4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’,六朝残卷无‘損’字,‘以’作‘能’。卷子、馆本无‘之’字、‘以’字,成疏但无‘以’字,彭、臧疏‘以’作‘而’。”水海按:臧疏本无“而”...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此三句亦见五十五章,景龙碑本於此作‘非道’,於彼作‘不道’,河上本作‘不道’,遂州碑全句:‘物壯則老,謂非道早已。’按:‘非道’即‘不道’。‘已’,一作‘亡’,顾欢本‘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吴澄作‘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磻溪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按:《经幢》、易州‘殺’作‘煞’,下同。各本并作‘是樂殺人’,无‘樂之者’、‘也’四字,惟寇、吴、潘有‘也’...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08_高亨
高亨云:“王弼曰:‘六親,父子兄弟夫妇也。’按:《吕氏春秋·论人篇》:‘何谓六戚?父母兄弟妻子。’与王注小异。‘慈’、‘子’古通用。《礼记·乐记篇》:‘则易直子谅之心,油然生矣。’...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龙兴碑、李荣‘民’作‘人’,下同。按:圣者创制立法,智者舞巧弄诈。五十七章‘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’;六十五章‘以智治国,国之贼’;故必絶之弃之,而后民利百倍也。《韩非子·...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3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上仁谓行仁之君,其仁无上,故言上仁也。為之者,為仁恩也。功成事立,无以执為。”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4_李翘
李翘云:“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云:‘禮者,道之華而亂之首也’。误合下为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4_唐玄宗
唐玄宗注:“有物之体,寂寥虚静,妙本湛然常寂。”
《老子》08_音韵_08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予善天’,通行本作‘與善仁’。——‘予’同‘與’。甲本作‘予善信’,脱三字。按‘天’古读铁因切,兴也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‘孤不天’,犹今言‘不兴’。作‘予善天’者是...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
吴云云:“傅本作‘自今及古’,王弼同此石(广明本作‘自古及今’)。”
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卷子、馆本、成疏、易州‘孰’作‘熟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易州碑本作“孰”,非作“熟”也,马实误校。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作‘不漏’是也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注、《魏书·景穆十二传》均引‘失’作‘漏’。《群书治要》引亦作‘漏’。‘漏’,《玉篇》‘力豆切,漏泄也’。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‘朱弦...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8_吕吉甫
吕吉甫云:“道之在天下,莫与之偶者。莫与之偶,则一而已矣。”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6_李大防
李大防云:“混成者,无始无终,无善无恶,混沌而不可分也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