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御注本、馆本、遂州本、(唐)李荣本皆无“者”字,作“自矜不長”。其他通行本皆同此句。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4_劳健
劳健云:“古‘衆’字通作‘終’,则知‘衆甫’即‘終始’之义。旧注或解為衆有万物群美者,皆失其旨。”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景龙、开元皆作‘孩’。··或解‘孩之’為‘一以婴儿遇之’,此苏辙语也。意谓像对待小孩子那样来对待百姓。蒋锡昌曰:‘言聖人皆以小儿待之,不分别其善不善,信不信也。’又曰:...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1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静’字,敦煌辛本作‘彭’,傅本作‘靖’。静、彭、靖三字可通用。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卷三出‘静’字,引古《老子》作。又出‘彭’字,引古《老子》作,卷四出‘浄’字,引古《老...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陆作‘若亨’,各本及《类聚》三、《御览》一九引作‘若享’,《玉烛宝典》三引作‘而饗’。按:‘熙’为‘婴’之借字,《说文》曰:‘婴,说乐也。’‘享’、‘亨’本一字,然‘亨...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06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,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在‘我无事而民自富’句下。”
《老子》67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夫惟大,故似不肖’,李‘夫’音扶,下同。清源无此七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12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细详古聖之无為,造道入德,绝无人欲之私,修己治人,浑全天理之正,君臣无事,上下相安,顺乎天而应乎人,不施异政,以眩天下之民,因其时而勤其事,不作有為,以惑天下之众,所以...
《老子》32_音韵_06_本章韵读
本章节韵读:名,耕部,臣、賓、令、均,真部,耕真合韵。名,耕部,有、止、殆,之部,耕之合韵;下,鱼部,海,之部,鱼之合韵。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奚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何’。李约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李约作“吾何以知衆甫之然?以此。”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同王弼本(作‘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’)。”
《老子》28_述评
老子在本章节中巧妙地表达了他的进取思想。《庄子·天下篇》引述老聃之语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谿。知其白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”并对此发微说:“以‘濡弱’、‘谦下’为表,以‘空虚’、...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我无欲而民自樸’,河上本此下有‘我无情而民自清’。”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乙本缺一“生”字,今据通行本校补。
《老子》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
唐玄宗注云:“常德应用,曾不差忒,德用不穷,故復歸於无極。”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6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广明二本作‘’,敦煌本作‘爹’,均‘芻’之别构。”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4_高明
高明云:“甲本‘木强則恒’,乙本作‘木强則競’;王本作‘木强則兵’;世传今本多同傅奕本作‘木强則共’,唯黄茂材《老子解》作‘木强則折’……自黄茂材根据《列子》改订此文为‘木强則折’...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故取天下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达真并作‘取天下’,程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6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韩非作‘民之生生而動,動皆之死地,之十有三’。傅本‘之’作‘亦’,余尽与此合。今《德经》作‘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’,非也。按上文云‘凡民之生生而生者固動’,又云‘皆为死...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2_高亨
高亨云:“‘交’,当作‘父’,形近而讹。《鹖冠子·王铁篇》篇云:‘百父母;’旧校云:‘父或作交。’即‘父’、‘交’互误之证。《说文》:‘父,家长率教者。’引申则國君执政者亦可曰‘父...
《老子》26_音韵_03_古棣
古棣云:“‘奈何萬乘之主,以身輕於天下’,‘主’、‘下’为韵,‘主’入侯部,‘下’入鱼部,江晋三说,此為侯鱼通韵。王力《诗经韵读》无侯鱼通韵例,有侯屋通韵例,或《老子》此文‘下’字...
《老子》26_05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輕則失臣’,王弼作‘失本’,《大典》作‘失根’。”
《老子》10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離、兒、疵、為、疵(雌)、知韵(歌支通韵,离叶音黎,為叶音惟。)水海按:江氏“雌”误作“疵”。江氏又谓:有、恃、宰韵(之部,宰音梓)。姚文田谓:離、兒、疵、知、雌...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莫’作‘能’,范、河上有‘則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4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自見’,今言‘自現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蒋锡昌、朱谦之之说是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经文处文字是:“而福本于有禍,故曰:‘禍兮福之所倚。’以成其功也。”津田凤卿云:“此五字注误混正文。”陶鸿庆云:“‘以成其功也’非...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范谓傅、王同古本,则傅、王并作‘知此两者,亦稽式也;知此稽式,是謂玄德’;当据改正。顾本成疏:‘则可為修身之楷模’,是成作‘楷’。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知此两者,亦楷式;...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5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‘无’和一章的‘无名天地之始’的‘无’相同。但和二章‘有无相生’与十一章‘无之以为用’的‘无’不同。二章与十一章上的‘无’,是指现象界的非具体存在物;而本章的‘无’是意...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20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老子标示出‘希言’的政治理想,‘希言’就是‘少声教法令之治’,即是行‘清静无為’之政;以不扰民為原则,百姓安然畅适,这才合乎自然。”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1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言道之深大。人聞道之言,乃更不如樂與餌,应时感悦人心也。樂與餌则能令過客止,而道之出言,淡然无味。視之不足見,则不足以悦其目;聽之不足聞,则不足以娱其耳。若无所中然,乃..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