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30页

《老子》58_音韵_03_江有诰

江有诰《古韵总论》云:“古人有一句首尾为韵者,如《老子》‘禍兮福所倚’二句是也。”
02811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魚脱於淵,则必见失矣。”
02810
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能含容应物,乃公正无私,无私则天下歸往,是謂王矣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勇者必以慈为本,廣者必以儉为本,先者必以後为本。今俗君舍弃其本,但务其末,是灭亡之道也。”水海按:此三“舍···且···”,言若舍弃慈爱、节儉、谦卑处後这三寶,而专...
02811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損有餘而奉不足於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。”
0275

《老子》29_03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為者敗之’二句,又见第六十四章。《鹖冠子·备知篇》曰:‘故為者敗之,治者乱之;’当亦本此。”
0277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孙义较长。‘塞’当作‘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窒也。’今通用‘塞’。‘闭其門’,易州,馆本‘閉’作‘閇’。‘勤’借为‘瘽’,《说文》曰:‘病也。’”
0278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说为是。唯謂“人主”后有“者”字于义为长,笔者以为非是。王弼注云:“以道佐人主,尚不可以兵强於天下,况人主躬於道者乎?”据王注,王所见本亦无“者”字。“以道佐人主”,其...
0275
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和曰常,知和曰明”,前句“和”前无“知”字,后句“知和”之“和”,当为“常”字之误,《甲本释文》即校改为“常”;乙本作“□□□常,知常曰明”,前句损掩“知和曰”...
02713
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紛’,王弼作‘分’,《谷神子》作‘忿’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张嗣成本“所”误作“守”,謂“不失其守者,久”。邢玄本“者”作“其”,无“也”,謂“不失其所,其久”。赵孟頫本无“者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不...
02714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亨”,帛书《老子》乙本为是。陆德明谓“烹,不当加火”,则王弼本原作“亨”,与帛书本合,后人因误本妄改“亨”作“烹”,实非《老子》本字矣。孔广森云:“按:‘亨’、‘烹’...
02713

《老子》22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明”误作“章”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当作‘不自示故章,不自見故明’,方与上文合。乙本不误。”帛书乙本“見(简作见)”后有“也”字,謂“不自見也,故明”。今通行本皆...
02715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李道纯本“昆”作“混”,“地”作“而”,谓“有物混成,先天而生”。其他诸本皆作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。
02710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5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甲本作‘故去罷耳此’,乙本作‘故去彼而取此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故去彼取此’。今从傅本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58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苏‘倚’作‘依’,葛无两‘之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查苏辙本,经文“倚”如字,而不作“依”;而注文云:“盖福倚于禍,禍伏于福,譬如昼夜寒暑之相代。”其字亦作“倚”而不作“依”。...
0279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及’字,傅、范本作‘苟’。范曰:‘···’盖‘及’与‘若’同义。王念孙曰:‘···’今证之古本,知‘及’与‘若’同,与‘苟’字亦可互用。又,‘患’字下室町本有‘乎...
0278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3_高明

高明云:“按:‘裙’字从君得声,‘混’字从昆得声,‘君’、‘昆’皆见纽文部字,古读音相同,故甲本‘園’字与乙本‘裙’字,均当从今本假為‘混’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,《韩非子》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也’。”
0278
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塞其悶,閉其□”,“说”作“悶”(疑为“閲”字,训为“穴”);后句损掩一“門”字。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据张煦谓“葛(玄)‘兑’作‘充’”。而其他诸本“说”皆作“...
02712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’”
0275

《老子》13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貴大患若身’,当云‘貴身若大患’,倒而言之,古语类如此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餘食贅行’,‘贅’专税反,疣赘也。简文云:‘之睿反。’河上云:‘贅,贪也。’‘行’下孟反,河上注同。”
02715

《老子》49_05_校笺_01_校堪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全部损掩;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其他诸本两“信者”后有“吾”字,作“信者吾信之,不信者吾亦信之”。严可均云:“御注脱第一‘信’字。”
02711

《老子》51_02_校笺_05_高明

高明云:“甲、乙本‘器成之’,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勢成之’。‘器’、‘勢’古读音相同,可互相假用,但是彼此意义不同。旧注皆以‘勢’为本字,解释为形势、趋勢、气候或环境等多种意义。如王弼...
02712
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陆希声本、强思齐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陈象古本、吕惠卿本、司马光本、苏辙本、陈景元...
02711

《老子》16_09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古本当作“”或“芒”。作“妄”、“忘”者,实皆假“帝”(上古三字皆为明纽阳部)为之尔。周生春、古棣即校为“”,但古棣谓“”为“妄”的古字,则非。西周晚期的《毛公鼎》...
02712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‘數’上声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(作‘善數’),河上公作‘善計’。‘籌策’,筭數也。善數物者以一,故无籌策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句缺一“室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定为:“當其无有,室之用也。”乙本同此两句,唯《乙本释文》以“當其无有”断句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皆无“也”字。
02712
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夫物各有所,‘飞龙乘云,腾蛇游雾,云罢雾霁,而龙蛇与蚓蚁同矣。’(《韩非子·难势》引《慎子》)此言失其所也。不失其所者如《周易·艮彖》云:‘艮,止也,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...
027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