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汇编数据 第240页

《老子》41_音韵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上士聞道,勤能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。弗笑,不足以為道。”前四句是交韵:道、道为韵,幽部;行、亡为韵,阳部。笑、道为韵,笑【sǐau】,宵部,道【deu】,...
05010

《老子》41_13_校笺_02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作“褒”是,他本皆作“隱(简作隐)”,误也。早年高亨指出:“道隱无名,疑当作‘大道无名’。盖‘大’字转写捝去,后人以意增‘隱’字耳。”可知“隱”为误。然不作“大道无名”...
0508

《老子》41_今译

上士听到了道,能够勤快地实行它。中士听到了道,将信将疑、似有似无。下士听到了道,就大大地嘲笑它。不被嘲笑,就不足以称为道。所以,古来有格言和谚语的《建言》说:“光明的道,好似暗昧不...
0457

《老子》41_13_校笺_03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至道妙本,幽隱窈冥,非形器之所测量,岂名言之能诠辩也。”
0448

《老子》41_述评

此章主旨,正如王安石所指出的:“此章言道深微妙,隐奥难见。自‘明道’至于‘大象’,皆道也。道之妙,不可以智索,不可以形求,可谓隐矣。道之体,隐乎无名,而用乃善贷且成。上士悟之,特然...
05412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2_顾广圻

顾广圻云:“‘大音希聲’,傅本‘希’作‘稀’,按:同字也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3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傅本‘音’作‘言’,与各本全异。”
0597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4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作‘太音希聲’。”
05314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5_李翘

李翘云:“《吕氏春秋·乐成篇》首曰:‘大智不形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。’不引《老子》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,顗上七事引‘大音希聲,大器晚成’。言‘稀’各本及《韩非子·喻老篇》、《文选·赠王太常诗》注、《吊魏武帝文》注引并作‘音’、‘希’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7_钱钟书

钱钟书云:“‘大音希聲’。按:《庄子·天运篇》‘无聲之中,独闻和焉’,即此意。脱仿前说一四章之例,强为之容,则陆机《连珠》:‘繁会之音,生于绝弦;’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‘此时无聲胜有...
0236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8_蒋孔阳

蒋孔阳云:“‘大音希聲’中的‘大’,有两个含义:一是‘大小’的‘大’,二是最完美的意思。因此,‘大音’就是最大或最完美的聲音。音乐是聲音的艺术,‘大音’运用到音乐上,可以说是‘最完...
04014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王弼注云:“听之不聞名曰‘希’。‘大音’,‘不可得聞之音也’。”“大音”,或者说“不可得聞之音”,即所谓“超聲”。据《国语·周语》载公元前519年将铸“无射”大钟,单穆公直谏...
0619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帛书乙本作“天象无刑”,“天”乃“大”的误写,“刑”则“形”之聲借。今据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御注本校改。
0247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改“真”为“德”说不妥。“渝”,《说文》谓“变污”,此义正与“質真”反。“如渝”,犹如后文的“若浊”(《道篇》)。“質真如渝”,言質朴纯真好似污浊的样子。此与上面几句“建言...
0389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大道无象,而众象由是而见,乃象之大者也。”水海按:范氏谓“大象”为“大道”。
0266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损掩。帛书乙本前句“隅”假作“禺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后句同此。严遵《道德真经指归论》前句作“大方不矩”,而《道德真经指归》经文作“大方无隅”。其他诸本前句皆与此...
04610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道’借为‘大’,声之误也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2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‘大方无隅’,《道德指归论》作‘大方不矩’。”马叙伦云:“《说文》曰:‘方,并船也。’此借为‘□’。《说文》曰:‘□,受物之器也。’盖筐之初文。”水海按:应作“大方无隅...
04015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4_陈柱

陈柱云:“马说非也。‘道’谓‘大道’,举‘道’包‘大’,故不云‘大道’也。下文接云‘夫唯道’,正承此‘道’字。”
04813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3_周武彦

周武彦云:“‘大方无隅’,大方:‘谓地也。’在‘浑天说’还没有出现的《老子》时代,人们在‘盖天说’的影响下,提出了‘天圆地方’的宇宙观。从而,人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方形物体皆有四只边角...
0468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5_水海

水海按:“大象无形”与《道篇》“无状之状,无象之象”意同。“大象”即《道篇》的“执大象”的“大象”。这个复合词赋予了“道”的含义。成玄英疏:“大道之象,象而无形也。”
04715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4_黄锦煌

黄锦煌云:“夫道蕴涵渊深虚空之本性,以致无所不通,无所终穷,天地万物莫不由此以成;然却不见其形,形既不可见,岂有边角可言?是知道体以配称宇宙间,最大方形之物也。”(《老子思想研究》...
0359

《老子》41_10_校笺_05_胡健

胡健云:“‘大器’,即二十九章所说的‘天下神器’。‘变化莫测谓之神’,‘神器’即指最神圣贵重的东西,例如‘鼎’。但在老子看来,只有‘道’才当‘大器’而无愧。道‘无为而无不为’,抱一...
0348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等皆同乙本。
03113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質直若渝’,李‘渝’羊未切,变也。司马‘真’作‘直’。”按:彭氏《道德真经集注》载经文为“質真若渝”,而《道德真经集注·释文》则作“質直若渝”。
0337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質’,朴也;‘真’,实也;‘渝’,变也。真之質者,随宜应物,故如渝变。”
02814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質真若渝’,‘渝’,羊朱反,变改也。傅奕《音义》云:‘古本作輸,《广雅》曰:輸,愚也。或作揄,董遇作摇。’今从王弼作‘渝’。”又云:“‘渝’,古本作‘輸’。”
03615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輸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渝’,古字通,如《春秋》‘渝平’为‘輸平’是也。”
03414

《老子》41_09_校笺_07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渝’,一作‘媮’。”
05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