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10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‘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,以其善下之’,按:“傅、赵本‘之’下有‘也’字,《御览·地部、皇王部》引同。唯《地部》引无‘之’字,高翻本同。柰卷本作‘以其善下之故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14_水海
水海按:诸家校為“兑”,训“兑”或為“言”(简文),或為“目”(顾欢本河上公注:“‘塞其兑’,‘兑’,目也。使目不妄视。‘开其兑,济其事’,开其五欲之門,济其六尘之事,心神内疲,耳...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私’本作‘思’,唐王真《论兵要义述》、强思齐本、陈象古本、元大德三年陕西宝鸡县《磻溪宫道德经幢》‘私’均作‘思’,此其证也。惟《庄子·山木篇》语同此石(作‘私’)...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11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河上一作‘命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损掩,帛书乙本同此,唯“其”作“亓”。景龙碑本“孰”假作“熟”,谓“熟知其極”。其他诸本皆同帛书乙本。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8_晁说之
晁说之云:“‘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;常善救物,故无棄物。’独得诸河上公本,而古本无有也,赖傅奕辨之尔。”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赤子筋骨柔弱,而拳握自固。无执,故无失也。”按:奚侗说异,以备参。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民多利器,而國家滋昏’,古本有‘而’字。授人以杀人之器,教人以杀人之事,则民多倣效,故國家滋益昏乱。是以兵不可以为常也。”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6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知,辨识也。雄,刚躁也。雌,柔静也。夫物贵全和,法求中道,雄則过亢,雌則卑弱,俱未适中於善行,必当缘督以為经,故知其雄躁,則当守其雌静。守其雌静,亦当知其雄躁。知雄守...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聖人体此道以博爱,其仁亦至矣,而不言仁。其于百姓,亦如天地之于萬物,辅其自然而不言之,使养生送死无憾,不知帝力何有于我哉?”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8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王者,人道之極也。人道极,则至於天道矣。天与道合而为一。”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07_劳健
劳健云:“范注:‘尠字,韩非、王弼同古本。’按:‘遠’、‘尠’二字为韵,作‘尠’是也。今韩非与诸王本皆作‘少’,或传刻所改。”
《老子》67_12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是謂入死門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死矣’。伦谓当从此。”水海按:马氏《老子核定文》即校订为“是謂入死門”。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8_纪昀
纪昀云:“‘其次侮之’,按:《永乐大典》无‘其次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涛□□□□”,损掩“呵其若濁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,但“呵”字為抄写者时译,非原字,原字当作“兮”;乙本作“湷呵亓若濁”,抄写者亦时译“兮”為“呵”,“其”则...
《老子》39_音韵_0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邪、乎同属鱼部,車、輿皆譽之误,邪、乎、譽为韵。又,發,古音歇,歇,高本汉本一作泄,裂、發、泄、竭、滅、蹶为韵。又‘天无以清將恐裂’下五句,实以清、寧、靈、盈、生、貞与...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“美之為美”作“美為美”,无“之”字,后句同;帛书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惡(简作恶)”借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)。今前句从帛书乙本,后句从帛书甲本...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‘民不畏死’,敦、遂二本‘民’下有‘常’字,景福本无。‘惧之’句末敦一本有‘哉’字,诸本无。”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8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治要》引无此句。”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5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此言凡輕於许諾者,视事太易,必難践言;凡视事太易者,未曾慎思,终必自困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09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作“咳”(hái),《说文》徐铉注音为“户来切”,上古匣母之部【xe】。《说文·口部》:“咳,小兒笑也。从口,亥声。孩,古文咳,从子。”沈涛《说文古本考》:“‘咳’,《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15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關籥’,甲本作‘阐籥’,乙本作‘關籥’,傅奕本作‘關键’。吴澄说:‘關鍵,拒門木也。横曰關,竖曰鍵。’‘閳’、‘關’义同。‘籥’与‘鑰’同。‘籥’有閉之义,以鎖鎖之叫...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7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寵之為下也’,傅奕本、通行本则作‘寵為下’。王弼注:‘為下得寵辱荣患若驚,则不足以乱天下也。’河上公注:‘何謂寵辱?辱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。’两注其义与帛书同。今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02_纪昀
纪昀云:“‘其次親而譽之’,按:‘而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適(zhé)”。“適”,“謫”(zhé)的假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端纽锡部,《集韵》謂“適”为陟革切,《广韵》谓“謫”为陟革切,属同音通假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...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10_甲本释文
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牧’,乙本同,通行本作‘式’。《庄子·天道篇》记老聃言,有‘使天下无失其牧乎?’《逸周书·周祝》‘為天下者用牧’,注:‘牧,法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3_劳健
劳健云:“‘寵為上,辱為下’,景福本如此。傅、范与开元本、诸王本皆作‘寵為下’一句;景龙与河上作‘辱為下’一句。以景福本证之,知二者皆有阙文。道藏陈景元、李道纯、寇才质诸本并如景福...
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此两者’,一‘此’上有‘知’字,非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却走馬以糞’,李‘却’与‘卻’同。朱文公‘糞’下有‘車’字,谓‘以走马载糞車也’。顷在江西见有所谓糞車者,方晓此。”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死之徒也’、‘生之徒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五注、曹、陈、叶、清源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