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海
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治”則是。又,朱谦之云:“按:不敢、不為,即不治治之。《论衡·自然篇》曰:‘蘧伯玉治卫,子贡使人问之:何以治卫?对曰:以不治治之。夫不治之治,无為之道也。’谊即本此。盖...
0527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俞樾、奚侗、马叙伦等人其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”,“尊”和“行”之间当无“美”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的作者因前句有“美言”,误解后句必有...
0529

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3_水海

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得”則為“德”字之借,非《老子》本字也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足,止也。人能為天下谷,則德乃常止於己。”
0529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7_水海

水海按:王、奚、许三家之说,皆本于河上公注。其说亦通,备参。
05215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查道藏河上公本及王羲之本(古棣所謂“河上公古本”)皆作“將欲弱之”。吴云所见本当是宋刊河上公本(影宋本),但宋刊河上公本作“將使弱之”,而不作“使非弱之”。“弱”:形容词用...
05214

《老子》14_03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捪”,通行本作“搏”或“搏”、“博”者(“搏”、“博”為“搏”之形讹),皆為误。“捪”,抚摸也。《说文》云:“捪,抚也,一曰摹也。”“捪”或体作“捪”,《...
0528

《老子》40_01_校笺_03_水海

水海按:张说是。关于“反”,含有两层意思。第一层为“相反”,含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意思,即王弼所注:“高以下为基,贵以贱为本,有以无为用,此其反也。”第二层意思为“返”,赵至坚本即直...
05215

《老子》33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知人者,知也;自知者,明也;勝人者,有力也;自勝者,强也。”知【tǐe】、力【lǐek】为韵,明【mian】、强【gǐan】为韵。知【tǐe】,支部;力【lǐek】,职部;职部【ek】和锡...
0525

《老子》37_05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自正”,正与《德篇》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通行本为第五十七章)文义一律。“正”作“定”者,乃為近音假借耳。蒋锡昌云:“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,与此文异谊...
0529
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按照帛书甲本,“此”下无“道”字,作“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”,正与前文“不若坐而進此”语句一致。按傅奕古本当有“也”字,与帛书本同。
0528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浴神”。后汉陈相边韶《老子铭》引作“浴神”,正与陆德明所见河上公本作“浴神”同。帛书甲、乙本皆作“浴神”。是知汉代本作“浴神”而不作“谷神”。河上公注:“浴者,养也。...
0529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“執大象,天下往”,其主语是“圣人”,因本章承上章而言,省去“圣人”之主语。“往而不害,安平大”,其主语是“天下往歸之民”,因此句承上句而言,省去“天下往歸之民”的主语。“...
05212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诸家之说可备参。“夫何故也?”,是设问:何故動之死地也?“以其生生也”,是回答:因过于看重生道(生命),违道忤乎自然,妄行失纪所导致。老子认为:过于看重生道会遭到死亡的结果...
0525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6_水海

水海按:当有“者”字。无“者”,于义不全。“者”,特指代词,用在动词性成分之后,组成名词性结构,提示具有该行为、性质的实体,多指人(本“者”字指人),可译为“····的人”。“善行...
05215
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19_水海

水海按:“龍(寵)之為下也”则为《老子》原文。王弼、傅奕诸本作“寵為下”,则省去句中助词也。本句的意思是宠荣是下等的。“為”,动词,是;“下”,即卑下之义。“龍(寵)、辱”相辅相成...
0528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马氏之说是,帛书甲、乙本正作“自今及古”。宋张太守汇刻四家(唐明皇、河上公、王弼、王雱)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故曰:‘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’也。”正与范氏所见王弼本相合。且汉代严...
0517

《老子》11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“同”、“共”音异而义通。《玉篇》云:“同,徒东切,共也。”又云:“共,巨用切,同也。”然而,《老子》原本则作“同”,“共”当是义借。 又,轂(简为毂),马叙伦云:“唐写馆...
0516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奇”是,作“其”为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群纽)。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说,“奇”、“正”是古代兵家研究制敌取胜的一种理论。“正”指一般的、正常的制敌取胜之术;“奇”指特殊的、变化...
0519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说是也。又,“有為”、“有以為”文义相近。“有以為”,指有所目的而作為。又,首句“不治”后或用“者”字,犹“也”也(见《经文释词》)。
0517

《老子》55_04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此句言赤子筋骨柔弱,但手握东西却很牢固,以喻“含德之厚者”生命力旺盛。
05110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之说甚是。“希”,罕,少、寡。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希,罕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:“希,寡也。”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“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:“希,少也。”《文选·曹植...
0515
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6_水海

水海按:“搏”为《老子》本字,帛书乙本假为“槫”,即为证。诸解多以“專”释义,然而“專”非《老子》本字也,故不取。“搏”则为《老子》其书所用楚方言也。《说文》云:“搏,圜也。从手,...
0517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与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傅奕本、景龙本、顾欢本、范应元本等本同,是知没有缺夺,姚鼐、奚侗、陈柱之说误也。马叙伦以吴澄误捝本(吴本此两句放在下一章节)為据,想取消...
0515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“功成事遂”与“成功遂事”意思相同。然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成功遂事”,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即同此。“成”:完成,成就,动词,带宾语。《说文·戊部》:“成,...
0518

《老子》58_04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“孰知其極”,“其”代禍福相因。“極”,至也。高诱注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“所極一也”,谓“極,至”。王逸注宋玉《九辩》“極明”,谓为“至明”。可知“極”本义为“至”,非为“穷...
0518

《老子》56_05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蒋锡昌、陈鼓应说是也。奚侗谓“玄同”犹云混同,此则与“和光同塵”义重,故不确。
0518

《老子》60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非其鬼不神也,其神不傷人也。非其神不傷人也,聖人亦弗傷【人】也。”神【dǐen】、人【nǐen】、人【nǐen】、人【nǐen】为韵,二字皆入真部。此四句又为虚字韵脚,此为富韵。
0518

《老子》39_11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为是。其他各本作“故貴以賤為本”,盖由传写而有省、夺“必”等者也。河上公注云:“言必欲尊贵,当以薄賤為本;言必欲尊高,当以下為本基。”其所据之本与帛书同,在“貴”、...
05114

《老子》58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张松如说是,但校订“也”为“邪”,非《老子》本字。“也”,“犹邪也”(《经传释词》),邪,即“耶”,为反诘语气词,非“正、邪”之“邪”义。《颜氏家训》谓“北人呼‘邪’为‘也...
05113
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傅奕本、范应元本并重“生”字,是也。下文“以其生生”即承此句“生生”而言。今帛书本作“而民生生”,正与傅、范、《韩非子》合。或云“有两‘生’字,分属上下句...
051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