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‘奚’,河上公、王弼作‘何’。李约无‘哉’字。”水海按:李约作“吾何以知衆甫之然?以此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作“救”为误。“小”与“細”义通,然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細”。 又,王弼注云:“久矣其細,犹曰其細久矣。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,故曰‘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’。”楼宇烈注:“‘肖’,...
《老子》67_06_校笺_09_许啸天
许啸天云:“女子是柔弱的,但她做慈母时,為保护儿女,便十分勇敢起来。”
《老子》22_06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見(简作见)”(xiàn),是“現(简作现)”的古字。详見上章节校笺文。“自見”,自我荐达之义。全句义谓:不自我推荐,所以能被了解。
《老子》69_03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有行若无行,故云‘行无行’;无攘臂忿争之状,故云‘攘无臂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‘仍’,王弼作‘扔’。按《说文解字》‘仍,因也’,‘扔’亦因也,夏时有扔氏是此字。”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9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下士识不及理,聞道不信,谓为虚诞,则嗤笑之,亦犹章甫致贱于越人,和璞见遗于楚国,故庄子云:‘曲士不可以语于道矣。’至道幽玄,深不可识,明而若昧,理反常情,下士蒙愚,所...
《老子》27_09_校笺_0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資,取也。善人以善齐不善,不以善棄不善也,故不善人,善人之所取也。”
《老子》45_02_校笺_05_俞樾
俞樾云:“‘沖’,假为‘盅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羸’,力為反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13_劳健
劳健云:“‘播’字番声,古音与‘糞’字类同。此句义当作‘播’,布种也。韩非释云‘糞灌’未安。……惟‘播’字与‘郊’字无由谐韵,疑‘播’下或夺一‘耰’字。如《孟子》‘今夫麰麦播种而耰...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15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无私’者,无为于身也。‘身先’‘身存’,故曰‘能成其私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河上注曰:‘言道汎汎,若浮若沉。’是河上作‘汎’,并重‘汎’字。今本有作‘氾’者,后人据王本改之矣。各本及《后汉书·冯衍传》注引不重‘汎’字。成疏曰:‘汎汎无系也。’则...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严遵、王弼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范应元本无“能成其大也”。又,今见王弼本无此句,不同於《道德经古本篇》。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6_王念孙
王念孙云:“‘及’,犹‘若’也。···《老子》曰:‘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;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!’言若吾无身也。又曰:‘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;’言若其有事也。‘...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磻溪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句在‘我无事而民自富’句下。馆本无‘而’字,下三句同。《论语义疏》六引李充曰:‘我好静而民自正;’盖本此文。是李时《老子》‘天下’二字作‘民’也...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靖’字、‘而’字同此,无‘澂’字。赵、吴同王本。宋河上无‘止’字。然譣注曰:‘谁知水之濁,止而净之。’则有‘止’字。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并同河上。易州、磻溪、赵写作‘...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5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吾以是觀其復’,王弼本作‘吾以觀復’,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吾以觀其復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9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‘两’者,谓聖与神也。夫民,國之本,亦神之主。若鬼神傷民,则害國之本;聖人伤民,则匮神之主。今两不相害,故德交歸,岂唯神聖独丰,抑亦兆民咸赖。”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9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《韩非子》、王弼、傅奕同古本,则范见傅、王二本并作‘持而寳之’。‘持而寳之’与九章‘持而盈之’文例一律。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我有三寳,保而持之’,是荣作‘保而持...
《老子》24_07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一“弗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“惡(简作恶)”假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母铎部,为同音假借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想尔本、馆本、遂州本“或”...
《老子》70_01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六朝残卷作‘其易行’。譣弼注曰:‘可不出户窥牖而知,故曰:甚易知也。无为而成,故曰:甚易行也。’盖王亦同此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故飄’,飄,毗遥反,扶遥反。‘驟’,状救反。”
《老子》72_04_校笺_10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保养真性,不轻染欲,故自愛也;谦卑静退,先物后己,不自贵也。”
《老子》25_03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当有“而”字,“而”為连词,连接词组“獨立”和词组“不垓”,王弼等本无“而”,当据帛书乙本补。“垓”(gāi),《说文》云“兼垓八极地也”。段玉裁注:“兼备八极之地谓之垓。”...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生之’,御注作‘生也’,众本作‘之生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'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,王弼作'天下莫柔弱於水'。御注、王弼'强'下有'者'字,'先'作'勝'。河上亦有'者'字,作'莫之能勝',高翻作'莫之能爽'。'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12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荣注:‘亦我義教之者,欲使去刚强而存柔弱。’是荣本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或坏或撱”,“坏(péi)”,或为《老子》原文,或为“培”之假借(上古二字皆為并纽之部,為双声叠韵通假)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坏,假借為‘培’。”《甲本释文》...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7_孙鑛
孙鑛云:“‘弗居’,一本作‘不居’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