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曠兮其若谷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无‘兮其’二字。‘曠’,空也。‘若谷’,虚而无所藏也。”
03812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柰卷、室町、顾欢作‘害’,遂州、磻溪、楼正及武内敦本作‘穢’,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此,乾道本作‘穢’,道藏本作‘劌’。顾广圻云:‘藏本乃以他本《老子》改耳,《韩非子》...
05910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孰能安以動之,徐生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‘以’下有‘久’字;司马‘動’作‘久’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服’字,古本如此,河上公、苏子由、韩非俱作‘服’字注,王弼、孙登及世本作‘早復’,如《周易·復卦》‘不远復’之义。《象》曰‘不远之復,以修身也。’亦通。然承上文‘事天...
0555
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12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俞说是。二十二章云:‘敝則新。’‘敝’、‘新’并文,此‘蔽’当作‘敝’之证。又《文子·十(九)守篇》曰:‘是以蔽不新成。’《上仁篇》曰:‘不敢积藏者,自损弊不敢坚也。不...
05111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莫’作‘能’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8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德既无極,则可以有國,而为君也。盖昔人以心喻君,以气喻民,以身喻國,能爱精气,则可以有身。由是而推,能爱民物,则可以有國,此天下、國家之本在身也。通乎此者,非以图國,而...
03010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“云云”,与“耘耘”、“芸芸”、“酝”,皆为叠音词(又称重言形况字),用於描写容状。这类叠音词,属双音单纯词,一般来说,其中的个字,只表示音节,不表示意义,即段玉裁所谓“古...
03113
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以道莅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0337

《老子》16_07_校笺_06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常之为物,不偏不彰,无皦昧之状,温凉之象,故曰‘知常曰明’也。”
04713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12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道洽则神不傷人。神不傷人,则不知神之为神。道洽,则聖人亦不傷人,聖人不傷人,则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犹云非独不知神之为神,亦不知聖人之为聖也。夫恃威网以使物者,治之衰也。...
03514

《老子》16_11_校笺_13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无所不容,则彼我之情尽,而尚谁私乎?无所不公,则天下将往而歸之矣。”
05615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11_刘韶军

刘韶军云:“‘天下之牝’,宋、清二帝同,唐、明二帝作‘天下之交牝’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17_01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太上,謂大人也。大人在上,故曰‘太上‘。大人在上,居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焉而不为始,故下知有之而已。言从上也。”
0256
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7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俞说长。臧疏、馆本、卷子成疏‘以取’亦作‘而取’,則与易说不相应。惟三本‘而取’作‘而聚’,故成疏曰:‘言小國用柔,故聚於大國之中。大國用下,故取得万國之欢心。用下...
0597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1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陆《音义》书‘次侮’二字,则陆亦作‘其次侮之’。磻溪、馆本并不重‘其次’二字。赵写‘侮’字作‘母’。”
04011
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不善人之所不保’,各本作‘所保’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1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《说文》:‘悠,憂也;从心,攸声。’段注:‘悠同攸,攸同脩,古多假攸为脩,长也,远也。’是‘悠’乃‘脩’之假,而‘猶’、‘由’又‘悠’之假也。‘悠兮’,幽远无象之貌。...
03614
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云:‘既崔氏之臣曰:与我其拱璧,吾献其柩。’杜注:‘崔氏大璧。’《正义》:‘拱,谓合两手也。此璧两手共抱之,故为大璧。’据此,则王注谓为‘拱抱...
0429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知快出,案有大僞”,“快”为“慧”的音假(上古二字皆为月部),“案”为“安”的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元部),《甲本释文》校“知”为“智”、校“快”为“慧”;乙本...
0266
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1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曰’作‘日’。”
06711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索隐、《魏豹传》索隐、《汉书·魏豹传》注、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注、《文选·西征赋》注、《结客出自蓟北门行》注引并作‘忠臣’。《...
03612

《老子》63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圖難於其易’,古本‘難’下有‘乎’,下同。一无‘其’字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19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注云:“巧利本欲以便民,而其末必至挠民,盖巧利之习胜,则寝失淳朴之风也。上攻巧利,则下多奸贪,以至為盗,故絶弃世俗之所谓巧利之事,则盗賊无有矣。盖聖知、仁義、巧利非乱天下,而...
05414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“諾(nuò)”,许諾。这两句是从反面告诫人们勿要视事太易,輕于许諾,要持慎重的态度,谨密周思,即下文从正面所讲的“難之”的态度。慎重之道,也是一种“无為”;“无...
0309

《老子》19_06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按:‘見’、‘导’谊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‘踰年历岁,未得一城;’《战国策·赵策》‘得’作‘見’,可证。《说文》:‘导,取也。’‘見素’与‘抱樸’,‘少私’与‘寡欲’,...
0445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13_于省吾

于省吾云:“何氏校刊:‘只范本泮作判,余均作破。’罗氏《考异》:‘诸本亦作破。’按作‘破’是也。后人不明古音改‘破’为‘泮’,以韵下句‘其微易散’之‘散’,殊有未当。《释文》:‘脆...
0468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善’,古本作‘美’。”
0305
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累’,当读为‘蔂’。土笼也。起於累土,犹言起於蔂土也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‘针成幕,蔂成城。事之成敗,必由小生。’高注:‘蔂,土笼也。’字亦作‘虆’。《孟子·滕文公...
04812

《老子》20_05_校笺_13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顾本成疏:‘莽是眇莽,叹其久远。’是成从诸家作‘莽’。按:罗氏谓‘荒’借为‘充’,是也。其解‘未央’为‘无主’,则非。《广雅·释诂一》:‘央,尽也。’‘未央’即无尽之谊...
029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