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3_王弼
王弼注云:“以方导物,舍(令)去其邪,不以方割物,所谓大方无隅。廉,清廉也。劌,伤也。以清廉清(导)民,(令去其邪,)令去其污,不以清廉劌伤于物也。以直导物,令去其僻,而不以直激沸...
《老子》16_06_校笺_06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復命,常也’,即於萬事萬物之中,求其至当不易之规律,得其常轨。非轨辙不足以言道,非规律不足以言常。往者如是,今者如是,来者亦如是,此所謂常也。则知常之知,其境界浩大。...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11_王雱
王雱云:“至德之世,民尽其性,六親非不孝慈,而孝慈以为常,故无孝慈之名。今尚存慈而尊之者,更因六親有不和故也。”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17_吕惠卿
吕惠卿云:“善下而百谷歸之,是‘洼則盈’也;受天下之垢而莫清焉,是‘敝則新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飄風,狂疾之風也。驟雨,暴急之雨也。夫風者所以散物,雨者所以润物,若狂疾暴急,則害物而不久。以况言教所以诠理,若执滞教,则无由悟了,必失道而生迷。故風雨不可飘骤,言教...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御注、王弼与河上同。”
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2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發’,读为‘廢’。《说文》:‘廢,屋顿也。’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‘四极廢’,高注‘廢顿也’。《左传·定公三年》‘廢于炉炭’,杜注‘廢,坠也’。顿、坠之义,与倾圮同。恐發...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之徒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,下句同。徒,类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3_陈景元
陈景元注云:“樂殺人者,非但人不归附,亦将有殺之者矣。”
《老子》35_06_校笺_0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譣弼注曰:‘視之不足見,则不足以悦其目;聽之不足聞,则不足以娱其耳;若无所中,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。’伦谓王盖三句皆作‘不可’,‘不足’乃王注之辞。‘足’、‘可’音近,传...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翕’,敛也,合也,聚也。王弼同古本。”按:范见王弼本作“翕”。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03_李道纯
李道纯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分二句,非。”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0_帛书老子甲本释文
《帛书老子甲本释文》校注:“‘阑’,乙本作‘裙’,通行本作‘混’。按‘阑’从束从口,疑即《说文》部首之‘橐(hǔn)’字,在此读為‘棞(hǔn)’,完木未析也。”
《老子》24_03_校笺_04_徐梵澄
徐梵澄云:“‘自見’,今言‘自現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并无‘也’字,惟臧疏及《治要》引同此(傅奕本‘也’字)。馆卷并无‘者’字。易州‘孰’作‘熟’,无‘者’、‘也’二字。寇‘為’作‘謂’,盖刊误。”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强為之名曰大’,司马、达真、程作‘强名之曰大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7_王弼
王弼注云:“顺自然而行,不造不施,故物得至,而无轍迹也。”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也’,古本。”
《老子》01_08_校笺_04_扬雄
扬雄云:“玄者,幽摊萬类而不见形者也。”(《太玄经·玄摊图》)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第一句同;第二句句首有“是”字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第三句同此。帛书乙本第一句、第三句皆同此,第二句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《乙本释...
《老子》33_07_校笺_07_曹道冲
曹道冲云:“外安其分,内存于道,未有不久者也。”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“賊”,本义为败坏、破坏。《说文》谓:“贼,败也,从戈则声。”“败”即坏义,引申为伤害。《玉篇》云:“賊,在则切,伤害人也。”又可引申为破坏者、败坏者、伤害者。《论语·阳货...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一曰兹,二曰檢,□□□□□□□□”,“兹”为“慈”之省写或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,“檢”為“儉”之借;“檢”、“儉”,皆从“僉”声(见《说文》),故可假借(上...
《老子》23_04_校笺_06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天地至大,欲為狂暴,尚不能久,况於凡人执滞言教,而為卒暴,不能虑忘,渐致造极,欲求了悟,其可得乎?”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9_高明
高明云:“乙本首句‘恒且’下衍一‘畏’字,因抄写而误,当删去。……首句帛书‘若民恒且不畏死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民不畏死’,唯遂州、傅奕等本作‘民常不畏死’。易顺鼎云……。今譣之...
《老子》40_02_校笺_05_水海
水海按:弱,柔弱。老子的柔弱,内涵有三。一曰始生幼弱状态,如“婴儿”,“抟气至柔,能婴儿乎?”婴儿是始生状态最柔弱的。二曰有生命力,如他说“柔弱生之徒也”。三曰指运動、变化之状,如...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,‘間’,隙也。傅奕、严遵同古本。河上公本少‘出於’二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’,一本无‘敢’字,古本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应有“則恒无欲也”一句。本篇是论“道”的特性、功能的,所以上句言“萬物歸焉而弗為主”,此句自然以“則”(通行本作“故”,“則”猶“故”,申事之词也,详见《古书虚...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12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善建者,建德也。··(见前引文)。能建德抱一,则德之盛,故盛德百世祭祀。祭祀者见于愈远而不忘,故曰:‘子孫祭祀不輟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