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15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《老子》16_01_校笺_06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以上两句傅本、通行本则作‘致虚極,守静篤’,最后无‘也’字。帛书‘致’作‘至’,至、致古通。静篤,乙本作‘静督’,甲本作‘情表’,通行本作‘静篤’。今从通行本。《甲本释...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盗誇’,纂微、苏、程‘誇’作‘夸’。邵‘盗’作‘道’,非。”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5_李大防
李大防云:“按‘絶學无憂’句,断不能割归下章。盖‘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,絶學无憂’三句,是承上文‘此三者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屬’句。‘見素抱樸’,承‘绝仁’二句‘少私寡欲’,承‘絶巧...
《老子》62_05_校笺_05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‘拱璧’,敦本作‘供之璧’,‘之’字恐衍。又,‘駟馬’作‘四馬’。”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4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西京赋》注引‘忠’作‘貞’。”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6_毕沅
毕沅云:“‘’,诸本并作‘揣’。《说文解字》无‘’字。傅奕本惟此句下有音义云:‘,音揣,量也。’按:‘量’之义即‘揣’字。《左传》所称‘揣高卑’,是或‘散’为‘揣’字古文欤?!又顾...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老子言论的主旨即宣传自然无为之道。吕吉甫说:“无为而自然者,言之宗也。”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8_王弼
王弼注云:“勤能行之,其志必获,故曰‘强行者有志’矣。”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5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故能敝不新成’,古本‘是以能敝而不成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、李荣本作‘能敝復成’。纯甫曰:‘能,读如耐。耐敝者,虽旧不坏。新成,再造之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03_07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使夫知者不敢為也’,一本无‘敢’字,古本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强’,其丈反。”
《老子》31_06_校笺_03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各本‘不祥之器’在上,‘非君子之器’在下,均无‘故’及两‘也’字,今据帛书甲、乙本写正。”按:今通行本多作“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”。
《老子》06_02_校笺_07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門’者,指阴阳也。以其一辟一阖、往来不穷而言也。阴阳者,以道之动静而言也。动而曰阳,动极而静曰阴。动极而静,静极复动,开阖不忒,生育无穷。‘根’者,谓天地本于此也。人...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后句“保”前当无“不”字。马叙伦、高明说是。朱谦之说非是。此二语是继续申说“道”的功用的,其主词仍为“道”。若以“善,人之宝;不善,人之所不保”断句,则“善”、“不善”分别...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7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强本引成疏经文:‘静曰復命。’是成作‘静曰’。诸本作‘静曰’是也。二十五章:‘强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;’与此文‘歸根曰静,静曰復命,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’之...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貴’字、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作‘襲常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景龙本‘雨’下‘不’字泐,当据他本补之。”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其次畏之,侮之’,司马、五注、达真、叶、程‘侮之’上并有‘其次’字,陈(象古)作‘其次畏而侮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8_校笺_11_薛蕙
薛蕙云:“物各有自然之性,岂可作為,以反害之邪!是以聖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,惟因其自然而已。聖人所谓‘甚’、‘奢’、‘泰’者,非若后世夸淫、踰侈之事,凡增有為于易简之外者,皆是也。《...
《老子》56_04_校笺_08_王卞
王卞云:“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、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‘紛’字均作‘忿’。按第四章‘解其紛’之‘紛’字,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亦作‘忿’,注云:‘忿,结恨...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天下之然’,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然哉’,无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9_宋徽宗
宋徽宗云:“賤者,貴之所恃以为固;下者,高之所自起。世之人睹其末,而圣人探其本,世之人见其成,而圣人察其微,故常得一也。孤、寡、不穀,名之賤者也,而侯王以為稱,知所本而已。侯王所以...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03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鎮以’,一作‘鎮之以’。‘鎮’者,壓定之使不动也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鎮之以”,而《考异》注文引经文作“鎮以”。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故道生之,蓄之,長之,育之,亭之,毒之,蓋之,覆之。’‘畜’,积也。‘覆’,音副,古文如此。物生之后,积累而長,指春而言也。长、育,指夏也。亭、毒,指秋也。王弼、李奇...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05_奚侗
奚侗云:“各本捝下‘美’字,而断‘美言可以市’为句,‘尊行可以加人’为句,大谬。兹以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引订正。二句,盖偶语亦韵语也。‘市’字当训取,《国语·齐语》:‘市贱鬻...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“網(网)”同“罔”。《广韵·养韵》谓:“罔”同“網”。但“罔”为古字,“網”为今字,《老子》則用“罔”字。作“綱”者,則为“網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阳部)。又,“踈(疎)...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、馆本、易州、卷子成疏、臧疏、柰卷、磻溪作‘唯有道者’,柰卷‘道者’下有‘乎’字。六朝残卷作‘唯有道乎’。伦谓此文当作‘惟有道者’。”水海按:易州本作“其唯有道者...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斯不見賢’,各本作‘其不欲見賢’,高翻句末有‘邪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