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5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‘不為主’下‘可名於大’上,御注有‘常无欲,可名於小,萬物歸之不為主’十四字。”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8_古棣
古棣云:“‘翕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噏’,帛书乙本作‘擒’(甲本作‘拾’,系抄误),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作‘翕’。《说文》未收‘翕’字。‘翕’乃古字。许书有些古字未收,如许书无...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
吴澄云:“濁者,動之时也,動继以静,则徐徐而清矣。”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善人之所寳’,吕等无‘所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‘脆’字,敦、遂二本作‘毳’。《释文》曰:‘河上本作膬’。又七十六章‘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’,遂本作‘柔毳’。‘脆’即《说文》‘脃’字。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四引《说文》...
《老子》64_07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‘九重之台’,是成、荣并作‘重’。《吕览·音初篇》引作‘九成之台’。《说文》:‘層,重屋也。’此句与上句词异谊同。”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惟恍惟惚’,陆:王弼作‘怳’。纂微诸本‘惟’并作‘唯’。”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12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忒,差忒也。知白守黑,是谓德全。德全之人,可為天下法式,則真常之道随应而用,应无差忒。”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彭耜引黄茂材曰:‘天下,神器,不可為也,不可執也;至于人身,独非神器乎?’是黄见本有此一句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有‘天下’至‘失之’十六字,盖本此文,无‘不可執...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王弼、司马公同古本。”水海按:今王本作“萬物歸焉而不為主,可名為大”,前句不同於范氏所见王本。譣王弼注:“萬物皆歸之以生,而力使不知其所由。此不為...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4_吴云
吴云云:“河上公本‘將欲弱之’作‘使非弱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11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乘乘兮若无所歸’。”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,古本。老子前言治大國莅天下之式;而此言小國者,谓王者有道,则國不在大,民不在多,诚能无欲无为,则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。”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少則得,多則或’,遂州本、馆本同此石(即景龙碑文)。又《慎子·外篇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弊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’‘得’,即三十九章所引‘得一’。...
《老子》27_04_校笺_20_吴澄
吴澄注云:“‘關鍵,拒門木也。閉門者,必用關鍵,然常人所为尔。有道者观之,则岂謂之善哉?善閉者以不閉为閉,故无關楗,而其閉自不可開。”
《老子》30_04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‘不敢以取强’,景龙本、敦煌本均无‘敢’字。景福本句末有‘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‘苟’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,王弼同。”
《老子》58_01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河上公作‘醇醇’,《意林》引作‘湻湻’,柰卷同河上。王羲之与此后(景龙碑)同。醇、淳古通用···又,敦、遂二本作‘蠢蠢’,《说文》‘蠢,动也’。又重言形况字,《左传·昭...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7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保,持也。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,不欲住中而盈满。此遣中也。”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誠’上有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雖知大迷’,‘知’去声。”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臧疏亦无‘故’字。‘較’,各本并作‘形’。《说文》‘荆’之古字作‘’,则古文‘形’或亦有作‘’者。‘爻’旁与‘較’字之爻旁相同。或《老子》本作‘’,传写脱讹成爻,...
《老子》13_05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林(希逸)无‘是謂···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9_王弼
王弼注云:“‘民之從事,常於幾成而敗之’,不慎終也。”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纍呵如□□□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,损缺“无所歸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纍呵怡无所歸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。“怡”为“似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邪母...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17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英伦作‘忽若晦’,广明、景福、室町三本作‘忽兮其若海’。按:王、范本作‘澹’字是也。王羲之本亦作‘澹’,景龙碑本误作‘淡’。《说文》:‘澹,水摇也,从水詹声;’与‘淡’...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窈’,乌了反。‘冥’,莫经反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寇、白、两经幢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二赵、吴及《治要》引无‘故’字。‘崇’,范同此。成疏曰:‘会不崇朝,何能竟日。’是成亦作‘崇’,各本作‘終’。傅奕本‘驟’,各本同...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主兵者以慈則勝,若恃强而不义,則不勝也。苏曰:‘兵以义勝者,非强也。强而不义,其败必速。’”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4_王安石
王安石云:“《字说》曰:屋梁两端,乘实如之。物之强者莫如梁。所谓强梁者,如梁之强。人之强者,死之徒也。子路好勇,‘不得其死’。‘羿善射,奡盪舟,俱不得其死然。’是皆失柔弱之義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