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6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说苑·敬慎篇》作‘柔弱者生之徒也,剛强者死之徒也’。《御览·木部》作‘柔弱生之徒,剛强死之徒’。皆‘堅强’句在‘柔弱’句下,疑《老子》古本如此。盖上文先言‘柔弱’,后...
0298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中井履轩说非也。《左传·桓公八年》云:‘楚人尚左;’与《老子》‘君子居則貴左’、‘吉事尚左’之俗相合。又遂州本作‘貴佐’,乃‘左’字之误。又傅、范本‘君子’上有‘是以’...
02911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3_高明

高明云:“按:‘裙’字从君得声,‘混’字从昆得声,‘君’、‘昆’皆见纽文部字,古读音相同,故甲本‘園’字与乙本‘裙’字,均当从今本假為‘混’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故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’,‘信’,诚也。‘焉’字,河上公同古本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《经幢》‘焉’字同此,‘慧’作‘惠’,范‘焉’字在‘僞’字下,‘智慧’作‘知惠’,赵写‘慧’作‘惠’。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臧疏、赵、吴、潘、集唐并作‘智慧’。成疏曰:‘...
0298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”,诸河上公本皆作“什伯人之器”,与帛书甲本吻合。《文子·符言篇》引作“而勿用”,与帛书乙本相合。该句中“使”,为连词,可译为“即使”...
02910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芴兮芒兮,其中有象;芒兮芴兮,其中有物。’按:宋河上、白同此,唯河上‘象’作‘像’;范、彭无两‘其’字,‘物’字‘象’字下各有‘兮’字。馆卷作‘恍惚,中有物;惚恍,中...
0298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“畏威”之“威”当作用刑罚兵戎等威权镇压讲。王弼就训为“威权”,奚侗则释为“刑罚兵戎之属”。“大威”之“威”,当作威怕之事讲,指祸乱之事。王弼训为“大溃”,即大乱之事也。
02910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6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强為之名曰大,大曰逝,逝曰遠,遠曰反。’按此十五字疑本作‘强為之容曰大,曰逝,曰遠,曰反’。‘名’、‘容’形近,且涉上文而讹。道既‘字之曰道’,不能又‘名之曰大’,本书...
02913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5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‘不為主’下‘可名於大’上,御注有‘常无欲,可名於小,萬物歸之不為主’十四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56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塞其悶,閉其□”,“说”作“悶”(疑为“閲”字,训为“穴”);后句损掩一“門”字。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据张煦谓“葛(玄)‘兑’作‘充’”。而其他诸本“说”皆作“...
02912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8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等‘大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無’作‘不’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刘说是也。彭耜引黄茂材曰:‘天下,神器,不可為也,不可執也;至于人身,独非神器乎?’是黄见本有此一句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有‘天下’至‘失之’十六字,盖本此文,无‘不可執...
0296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爵”,严遵本、傅奕本、敦煌己本等皆作“爵”,正与帛书乙本相合。“莫之爵”,“莫”,否定性无定代词,译为“没有谁”。“之”,代“道德”,作前置宾语。“爵”,...
0297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7_王安石

王安石注云:“圣人之利器,常隐於微妙,而不可离於樸也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绝學无憂’一句,当在上章。”又云:“按:晁氏《读书记》引明皇本亦以‘绝學无憂’属于此章(即第十九章)之末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已同今本。伦谓当如明皇本。上文六句為偶...
02912

《老子》65_01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罗卷壬本‘愚’作‘遇’,又下‘民’字重,《考异》未及。又强本成疏:‘為道犹修道也,言古者善修道之士,实智内明,无幽不烛,外若愚昧,不曜于人,闭智塞聪,韬光晦迹也。’...
0296

《老子》80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小國寡民,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’,古本。老子前言治大國莅天下之式;而此言小國者,谓王者有道,则國不在大,民不在多,诚能无欲无为,则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01_04_校笺_03_蒋锡昌

蒋锡昌则云:“司马光、王安石、苏辙辈读此,皆以‘有’字、‘无’字为逗,不知‘有名’、‘无名’为老子特有名词,不容分析。三十二章:‘道常无名,···始制有名;’三十七章:‘吾将镇之以...
0297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殺人衆,以悲哀涖之’,按:河上、王弼本作‘殺人之衆’,他本或作‘殺人衆多’,皆非。又误‘涖’為‘泣’。今并依帛书甲、乙本写正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4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、《文选·射雉赋》注引‘田’作‘畋’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5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魚脱於淵,则必见失矣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作‘則可以寄天下’、‘則可以託天下’。林、苏、葛作‘則可寄於天下’、‘乃可以託於天下’。赵作‘若可寄天下’、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“阑”,同“混”。《中华字海》云:“園hùn,音混,同‘混’,混合。”可知“阑”当為“混”的或体,而非為假借。“裙”则為“園”之假借(“裙”从“君”得声,“阑”即“混”的异体...
0297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09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弼注云:‘夫晦以理物则得明,濁以静物则得清,安以動物则得生。’据此,则经文当有‘孰能晦以理之徐明’一句,在两句之上。”
02913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07_魏锡曾

魏锡曾云:“‘治人事天’,御注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15_13_校笺_07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保,持也。言持此动寂不殊一中道者,不欲住中而盈满。此遣中也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‘誠’上有‘故’字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御注、遂州、邢玄、景福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诸石本,严遵、傅奕、柰卷、室町、顾欢、彭耜诸本皆作‘仍’,范本作‘扔’。作‘扔’是也。《广雅》曰:‘扔,引也;’《广韵》曰:‘扔...
02912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臧疏亦无‘故’字。‘較’,各本并作‘形’。《说文》‘荆’之古字作‘’,则古文‘形’或亦有作‘’者。‘爻’旁与‘較’字之爻旁相同。或《老子》本作‘’,传写脱讹成爻,...
02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