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04_04_校笺_11_奚侗

奚侗云:“道不可见,故云‘湛’。《说文》:‘湛,没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诂》:‘没,无也。’道若可见,故云‘似或存’。十四章:‘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;’二十一章:‘忽兮怳兮,其中有象;怳...
0415

《老子》48_05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“常”作“恒”,后因避讳而改为“常”,非“當”字之误也。“恒”即“常”义,今应作“恒”。“將欲取天下也,恒无事”和“取天下,常以无事”、“故取天下,常以无事”,...
0376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以恬憺為上’,按:罗卷及《治要》引‘澹’并作‘惔’,各本作‘淡’,当从此。石田羊一郎以‘以恬憺為上’一句為衍文。按:‘恬’,《说文》作‘恼’,安也。‘故不美也’,按:...
02811

《老子》0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其猶橐籥’,‘橐’,他各反。‘籥’,音药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1_校堪

此句帛书甲本损掩,帛书乙本作“□善也”,损掩一“得”字,今据傅奕本校补。帛书《老子甲乙本释文》皆校作“得”字,严遵本、敦煌唐写作S三九二六号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虞世南本、傅奕...
03414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注疏云:“樂多殺人,人必不附,欲求得志,不亦难乎!故好樂殺人,即不可得志於天下矣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谷神’,犹言虚灵也;‘不死’,犹言无极也;‘玄牝’,言其生物而不见其所以生也,謂虚灵无极。此乃生物之牝,而不见其所以生,故曰‘玄’。‘谷神’二字,傅奕云:‘幽而通也。...
04915
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5_王雱

王雱云:“‘惵惵’者,恐惧之意。··一本作‘歙歙’。‘歙歙’,收敛之意。亦通也。”
03610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3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‘哀悲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悲哀’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07_01_校笺_04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天長,地久”。若作“天地長久”,则与下文重也。又,朱谦之云:“‘天長地久’,盖古有此语,此引而释之耳。”朱说是。
0509

《老子》49_1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咳’,何来切,小儿笑貌。旧本、《释文》并作‘咳’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32_01_校笺_15_吴怡

吴怡云:“一般把‘常’当做永远的意思,似乎很容易把这个‘常’字打发了,可是‘常’毕竟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术语,在第一章中便特别标出了‘常道’,所以这个‘常’还有较深的意义。在第一...
04112

《老子》07_04_校笺_08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‘不’作‘非’。《淮南子》引同王弼。”
04315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1_校堪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前句损掩句首一“夫”字,后句句尾无“也”字。今从甲本。严遵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羲之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遂州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杜光...
0446

《老子》32_03_校笺_13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侯’谓一国之君‘王’,谓天下之君,若能守此道,则萬物尊之为主,而将自賓矣。自者,非我欲其如此,而彼自如此也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處’,一本作‘居’。‘惡’,乌路反,注作‘同’也。‘幾’,音机,近也,又一音祈。”
0575

《老子》50_09_校笺_02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诸本言‘駐’,駐,立也。”按:成玄英本“椯”作“駐”。
0368

《老子》32_06_校笺_08_胡适

胡适云:“王弼今本‘之’作‘止’,下句同。今依河上公本改正。‘之’、‘止’古文相似,易误。”
04810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5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作‘政’。‘政’、‘正’古通用。”
0308

《老子》51_02_校笺_05_高明

高明云:“甲、乙本‘器成之’,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勢成之’。‘器’、‘勢’古读音相同,可互相假用,但是彼此意义不同。旧注皆以‘勢’为本字,解释为形势、趋勢、气候或环境等多种意义。如王弼...
02712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《道藏》王弼本‘於’作‘與’,当据改正。二字古本通用,见《经义述闻》及《经传释词》。按:此句倒文,正文当作‘道之在天下,譬猶江海之與川谷’。盖此文以江海譬道,以川谷...
03015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5_姚鼎

姚鼎云:“‘鋭’,王本作‘棁’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6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《初学记》卷九、《文选·辨命论》注引《老子》曰:‘亭之,毒之,蓋之,覆之。’王弼曰:‘亭,谓品其形;毒,谓成其质。’今注夺去六字。又‘质’误为‘实’,遂至不词。当据此补...
0368
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3_魏稼孙

魏稼孙云:“‘勝人有力’,御注‘人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他本皆作“自遺其咎”,唯想尔本无“其”字,与帛书本同。老子原本当作“自遺咎也”。后人为求“咎”与“守”韵,遂自于“咎”前增一“其”字,而又删去“咎”后“也”字。日本《群书治...
03210

《老子》52_02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既知其母’,敦、遂本‘知’作‘得”,景福、广明、柰卷、室町同此石。‘又知其子’,室町‘又’下有‘以’字,敦、遂本作‘以知’,柰卷作‘復知’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0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强行者,乾乾不息,臂如川流不息,不舍昼夜,须臾不肯间断,便是强行有志之人也。”
02911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《抱朴子·应嘲篇》:‘先生載營抱一’。··《文选·吊魏武文》注引‘抱一能无離乎?’····《抱朴子·至理篇》曰:‘滌除玄覽,守雌抱一,專氣致柔;’盖本此文。····...
0526

《老子》52_05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龙本(即龙兴观本)作‘開其門’,以与上文‘閉其門’相对,似较他本为胜。”
0396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道氾’,本又作‘汎’,周、张并同。”
07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