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2_傅奕本
傅奕本校注云:“‘閔閔’,莫昆切。《集韵》曰:‘閔,通作。’”
《老子》51_02_校笺_04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此句傅奕本、通行本皆作‘勢成之’,与帛书异。‘器成之’义较胜。上句指‘物’,下句对应则为‘器’。‘物刑之,而器成之’,此句接上文而言,道与德生養了万物,因此物刑(形)而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3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揣’,初委反,又丁果反、志瑞反。顾云:‘揣,治也。’《简文》:章樏反。‘而棁’,‘棁’音锐。‘棁’字,音菟夺反,又徒活反,河上作‘鋭’。”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02_水海
水海按:帛书乙本全作“亓”。又,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无“是以”,两“居”字,皆为“處(简作处)”字,无“而”字。严遵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、...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3_纪昀
纪昀云:“‘用之不足既’,按:‘足’,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‘可’。”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《河上公章句》:‘谷’音育,训养也。”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他本皆作“自遺其咎”,唯想尔本无“其”字,与帛书本同。老子原本当作“自遺咎也”。后人为求“咎”与“守”韵,遂自于“咎”前增一“其”字,而又删去“咎”后“也”字。日本《群书治...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2_古棣
古棣云:“‘是以聖人終日行,不離輜重’,传世各本大都如此。‘終’字,帛书甲本作‘衆’,显然是误书;乙本作‘冬’,当是《老子》故书,上古字少,以‘四时尽’之‘冬’字代‘終’。‘輜重’...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5_罗运贤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‘猶川谷與江海’,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於’作‘與’。”
《老子》29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或嬴’,各本作‘或赢’。”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敦煌己本作“正”而不作“政”,武内义雄误校云“作政”。张舜徽说经文有“可以”二字,是也。又,“正”,实为标准的意思。黄生《字诂》云:“予考正之為字本训射的,文从一、从止。射...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10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示’,疑当训‘赐’。《荀子·赋篇》:‘皇天隆物(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读隆为降。是也。),以示下民(王念孙云:示本作施,俗言之误。非也。)’,示义與此同。魚脱於淵则死,君失...
《老子》49_01_校笺_07_张松如
张松如云:“‘恒无心’,河、傅、王、范以及唐宋以来诸今本,大都误作‘无常心’,因在‘常心’二字上大做文章。焦竑《老子翼》说:‘无常心,心无所主也。’高亨《正诂》说:‘常心者,固有之...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15_水海
水海按:诸家解释为是。而严灵峰云:“‘强’,疑有误。王注云:‘勤能行之,其志必获。’四十一章:‘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。’王注云:‘有志也。’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云:‘而真人以为勤行也。...
《老子》12_01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牟融《理惑论》引同(景龙作‘五色令人目盲’)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正义引‘五色令人目盲’。”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5_顾广圻
顾广圻云:“藏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‘以家觀家’下有‘以鄉觀鄉’一句,傅本及今《德经》皆有。”
《老子》22_10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诸本皆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9_07_校笺_02_刘师培
刘师培云:“‘發’,读为‘廢’。《说文》:‘廢,屋顿也。’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‘四极廢’,高注‘廢顿也’。《左传·定公三年》‘廢于炉炭’,杜注‘廢,坠也’。顿、坠之义,与倾圮同。恐發...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
陈景元云:“‘乘乘’,王弼作‘儡儡’,一本作‘魁魁’。”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只残留下句末“而名”二字。其他诸本“弗”皆作“不”。帛书乙本此两句后有“弗為而成”句,知帛书“不”必作“弗”。张嗣成本、危大有本、王守正本皆“名”作“...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涖’作‘蒞’,各本作‘莅’。吕、林、苏、葛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5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言玄同之人,心无偏私,不可得而親而狎之;和光顺物,不可得疏而远之;恬淡无欲,不可得从而利之;处不竞之地,故不可得犯而害之;体道自然,非爵禄所得貴也;超然绝累,非凡俗所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当作“搏”也。“槫”、“專”乃“搏”之借字(三字皆为元部,故可通假)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》之《十阵篇》有“員陳者,所以槫也”句,影本注释云:“槫,读为專或團。...
《老子》02_06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此二句言:正因為不居其功,所以就不会失去功绩。高延第谓“功成则退,不為外物重轻,人反以成功归之不去。”即得其旨。老子意思是“聖人”不居自己所建之功而自傲,所以反倒功绩长存。...
《老子》15_14_校笺_09_王昶
王昶云:“至元同开元(即御注本)。”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20_魏源
魏源云:“希言而玄同,自然者也。風之飘,雨之驟,立之企,行之跨,食之馀,形之赘,皆非自然者也。盖时然后言,人不厌其言。如时雨之应会而至,不疾不徐。若非自然,而强谈诡辩以惊世,以犹飄...
《老子》21_04_校笺_04_王弼
王弼注云:“以无形始物,不系成物,万物以始以成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故曰‘恍兮惚兮,【其中有物】;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也。”
《老子》10_08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恃’,河上本作‘侍’。‘長’,丁丈反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0_奚侗
奚侗云:“‘豫兮若冬涉川’,‘豫兮’,王弼本作‘豫焉’,與下文‘猶兮’、‘儼兮’等句不律,兹据《文子·上仁篇》及宋河上本改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:‘豫兮其若冬涉大川者,不敢行也。···...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2_魏稼孙
魏稼孙云:“御注‘故德交歸焉’,严举‘焉’字,失校‘德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