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戰則勝’,一作‘以陳則正’,‘勝’作‘正’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70_02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“天下”,指“天下人”,这是定中结构,省略了中心词“人”。“莫能知”和“莫能行”当作 “莫之能知”和“莫之能行”,王弼注正作“莫之能知”和“莫之能行”。帛书本均如此,为《老...
0415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寇、白、两经幢、馆本、易州、臧疏、二赵、吴及《治要》引无‘故’字。‘崇’,范同此。成疏曰:‘会不崇朝,何能竟日。’是成亦作‘崇’,各本作‘終’。傅奕本‘驟’,各本同...
0325

《老子》73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勇於敢者□□,□於不敢者則栝”,前句损掩“則殺(简作杀)”二字,后句损掩一“勇”字,“活”借作“栝”(“活”、“栝”同为月部字,故可通假);《甲本释文》所损字已...
0295

《老子》25_04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妙本生化,遍于群有,群有之物,无非匠成万物,彼其茂养之德,故可以為天下母尔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胃侯王毋已貴□□□□□”,损缺“以高將恐蹶”五个字。乙本把“蹶”假作“欮”,其他文字同此。傅奕本“侯王”作“王侯”,“毋已貴以高”作“无以為貞而貴高”,“蹶”作“...
0555

《老子》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偷’作‘渝’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28_08_校笺_13_吕惠卿

吕惠卿云:“為天下式,无往而非一,則常德不忒矣。不忒,則不差矣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29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以上三说均是。‘不可為也’下,当增‘不可執也’一句。按:《老子》‘器’字,用為万物之代名。二十八章:‘樸散則為器;’言樸散則為万物也。六十七章:‘故能成器长;’言故...
0285
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弊”作“幣”(为“弊”的假借);帛书乙本全部损掩。宋刊河上公本、《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》本、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《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》本...
0475

《老子》02_05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景福三本,均无‘焉’字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足以取天下’,古本作‘又不足以取天下矣’。”
0295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11_苏辙

苏辙注云:“圆必旋,方必折,塞必止,决必流,善信也。”余培林云:“‘信’,诚信的意思。水并不言,但水能照人,功用相同於言。水照人时,美丑妍媸,各如其形,这就是‘信’。有德之人,所说...
0535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功成’,陆、王弼‘成’作‘遂’,又作‘成’。”
0545
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乙本有“也”字,义盛。当以“當其无”断句,如上,张说非是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‘鑿户牖以為室’,谓作屋室。‘當其无,有室之用’,言户牖空虚,人得以出入观视;室中空虚,...
0315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9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意林》引‘歙’作‘噏’。”
0445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苟’,吕等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。”
0555
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3_薛蕙

薛蕙云:“‘夫两者各得其所欲,大者宜為下’,一无‘夫’字;‘大’上一有‘故’字。”
0455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05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信不足,有不信’,王弼有二‘焉’。”
0355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3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食母’二字,范本误从唐玄宗加字,作‘求食於母’。玄宗自注云:‘先无求、於两字,今所加也。’明非古本。范氏失於校正。”又云:“‘食’,音嗣,养也。‘母’谓本也。知养其本,...
0385
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奚’字,古本。‘此’者,谓真道也。老子自谓‘吾奚以知衆始之所以然哉,以此真道也’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4_毕沅

毕沅云:“‘彊’,或作‘强’。《谷神子》无二‘也’字,下并同。”
0325

《老子》41_03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张说是。以上就“上士”、“中士”、“下士”识道不同的三种士人进行对比,“识之深者,行之笃;识之浅者,或行或不行;全不识者,惟相與非笑而已。其意以为至道赜奥,本非人人所易喻。...
0475

《老子》41_13_校笺_04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‘无名’,非一章‘无名,万物之母’之‘无名’,乃包括上文‘若昧’,‘若退’,‘若55德篇校笺译评纇’,‘若谷’、‘若辱’,‘若不足’,‘若偷’,‘若渝’,‘无隅’,‘晚成...
0505
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09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‘其’上疑脱‘以’字。五十章云:‘夫何故?以其生生之厚。’又曰:‘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’此文疑与之同例。言為而不恃,功成不處,由于聖人不欲自显其賢也。若无‘以’字,...
0265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''聖人云','聖人'上王本原有'是以'二字。严遵本无,今据删。'
0385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而為之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、程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0335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詘’,吕等作‘屈’。”
0395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仁者爱之理。谓天地生育,其仁大矣。而不言仁,其于萬物,譬如结芻為狗,以祭祀。···《音辩》云:‘芻狗,束草為狗也。’”
0525
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10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老子说,如果不得已而应戰,要‘以喪禮處之,殺人之衆,以悲哀泣之。’这是人道主义的呼声。”
04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