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6_古棣

古棣云:“先秦兵家确是以‘起兵伐人者谓之客,敌来御捍者谓之主’。《孙子兵法》也是这样用法,如:‘凡為客之道,深入则专,主人不克··’(《九地篇》)但帛书整理小组注之‘第一说’是不通...
02913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第一句作“人法地”,与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等古本合,寇才质、高亨、张松如、古棣、沙少海等人妄改“人”為“王”,大误。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人,王...
05213
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‘如之何’作‘奈何’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不用籌筭’,纂微‘筭’作‘策’,司马无‘用’字,陈‘不用’作‘无’。”
05813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4_陈柱

陈柱云:“马说非也。‘道’谓‘大道’,举‘道’包‘大’,故不云‘大道’也。下文接云‘夫唯道’,正承此‘道’字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'敦煌辛本无'云'字。景福本、敦煌庚本作'故聖人言云'。'
05913

《老子》79_03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句首当有'故'字,因此处二句是承上启下。无'故'字者当為脱漏,应从帛书本补正。 又,河上公注云:'有德之君,司察契信而已。无德之君,背其契信,司人所失。'王弼云:'有德之人,念思其...
03813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13_刘文典

刘文典云:“今本《老子》河上公章句徧用第四十三,作‘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,无有入无間’;‘无有’上敚‘出’字,可据《淮南子》引文增。《道应训》引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;疑后...
02913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夫何哉’,《韩非》与古本同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處衆人所惡’,五注无‘人’字。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清源、黄、程、邵‘人’下并有‘之’字。‘故幾於道’,五注、达真、叶句下并有‘矣’字。”
05513
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王同古本,則范见王本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当据改正。十章弼注:‘凡言玄德,皆有德而不知其主;’四十二章弼注:‘故萬物之生,吾知其主;’一則曰‘不知其主’,一則...
05613
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其无□□之用□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补為:“當其无有,車之用也。”乙本作“当亓无有車之用也”。《乙本释文》校点為:“当其无有,車之用也。”许抗生、高明则以“當其无...
04513

《老子》35_01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執大象’,古本下有‘者’。林希逸云:‘大象者,无象之象也。天下往者,執此而往,行之天下也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05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寵辱若驚’,《国语·楚语》:‘其寵大矣。’韦注:‘寵,荣也。’《说文》:‘驚,马骇也。’此以马喻,故云‘若驚’。‘贵大患若身’,此句义不可通。疑原作‘大患有身’,‘贵’...
03113
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1_饶宗颐

饶宗颐云:“‘魚不可脱於淵’,索洞玄本同各本作‘脱’,可证想尔本作‘勝’为笔误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05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本上句作‘則可以寄於天下’,下句作‘若可託天下’。”
04313
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三者”不如作“三言”义切。“者”为特指代词,和数词“三”组成名词性词组,译为“三种说法”、“三种言论”等。可知“此三者”即代“此三言”。作“三言”就更直接恰切表达了经意...
04013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7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沌沌’,龙兴观碑次解作‘純純’。‘昭昭’,古本作‘皆昭昭’。”
05013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2_傅奕本

傅奕本校注云:“‘閔閔’,莫昆切。《集韵》曰:‘閔,通作。’”
03013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7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忽恍,中有象;恍忽,中有物。’顾欢与此同。御注作‘忽兮恍,其中有象!恍兮忽,其中有物!’河上作‘忽兮怳兮,其中有像!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!’本或二句互倒。王弼与河上同,...
04613

《老子》21_06_校笺_04_严灵峰

严灵峰云:“经文当作‘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冥兮窈兮,其中有信。’与上文‘恍兮惚兮,其中有象;惚兮恍兮,其中有物。’文义亦相应也。”
05913
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马说是。‘民’当改‘人’。乃指人君言也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‘有威而可畏谓之威。’此‘威’即可畏之事,如贵货,多欲,尚智,好兵等皆是也。‘大威’指祸乱而言。‘人...
05313
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'吕、葛同开元(水海按:开元作'故柔勝剛,弱勝强')。林、苏二句乙转。'
02813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2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樸’,甲本作‘楃’,乙本作‘樸’。今从乙本。樸,指原始的质樸,即指‘道’。器,指失去原始质樸之后的具体器用。‘之’,甲本、乙本无此字,傅奕本、通行本皆有‘之’字。今据...
03313

《老子》29_04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赵‘凡’作‘故’。”
05113

《老子》46_05_校笺_12_陆希声

陆希声云:“无道之君,毒痛天下,原其所以,其恶有三:心见可欲,非理而求,故罪莫大焉;求而不已,必害於人,故禍莫大焉;欲而必得,其心俞炽,故咎莫重焉。”
02413

《老子》33_04_校笺_07_王雱

王雱云:“力可以勝人,不可以勝己。自勝者,克己从‘道’,能专气者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2_纪昀

纪昀云:“按‘平太’,河上公注本作‘太平’,《永乐大典》作‘平泰’。”
04513

《老子》60_04_校笺_07_王先慎

王先慎云:“‘故曰:聖人亦不傷民’,‘聖人’上当有‘非其神不傷人’句,惟赵孟頫本无,疑刊本书者从误本《老子》删之也,河上公、王弼、傅本并有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07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四句‘有’字上,帛书甲本皆有‘案’字,乙本则作‘安’,皆语词。今本无之,不害意也。”
064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