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6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介然’,犹慧然也。‘介’读为黠。《方言》卷一:‘虔,儇慧也,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。’《广雅·释诂》:‘黠,慧也。’介、黠古通用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‘将冠者采衣紒。...
04612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8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河上本‘柢’作‘蒂’。注云:‘深根固蒂者,乃長生久視之道。’按: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‘树木有曼根,有直根。(直)根者,书之所謂柢也。柢也者,木之所以建生也。曼根者,木之...
04712

《老子》60_05_校笺_07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鬼与聖人俱两不相傷也。夫两不相傷,则人得治于阳,鬼得治于阴;人得全其性命,鬼得保其精神,故德交歸焉。”
04012
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此章言道之极貴,欲人知貴而求之也。夫尊行之可加於人,而致使居天子、三公之位,则尊貴孰甚焉?美言可市而至於百朋之锡,不若一言之赠,则實貴孰甚焉。然则古人所以尊貴實貴此道者何...
05412

《老子》63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天下之難事’、‘天下之大事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绝學无憂’一句,当在上章。”又云:“按:晁氏《读书记》引明皇本亦以‘绝學无憂’属于此章(即第十九章)之末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已同今本。伦谓当如明皇本。上文六句為偶...
02712
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少則得,多則或’,遂州本、馆本同此石(即景龙碑文)。又《慎子·外篇》引《老子》曰:‘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弊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’‘得’,即三十九章所引‘得一’。...
02912

《老子》68_02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卷子成疏无二‘者’字,下‘善用’句亦无‘者’字。‘争’字,范、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赵、潘、臧疏同此。各本作‘與’。譣弼注曰:‘不與争也’,是王亦作‘不争’。河上注曰...
05212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希言者,忘言也。夫言者在乎悟道,悟道则忘言;不可都忘,要其诠理。但自然之理,不当有与不有。希言之义,亦不定言,故以希言之言,用显自然之理,故云希尔。若能因彼言教,悟证...
05312

《老子》70_03_校笺_09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有本始,有根柢之言,谓之有宗。立万事之主,为万法之尊,谓之有君。”
03812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21_肖天石

肖天石云:“飄風驟雨,乃天地暴怒不平之气,阴阳不燮所使然,沛然而来,悠然而去,以其变而非常也;凡变而非常者不能久,故‘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’。”
02612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范作‘侯王无以為貞將恐蹙’,是也。范于上文‘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’校曰:‘河上作:侯王,则王弼同古本矣。’···张嗣成作‘侯王无以貞貴高,將恐蹙’。寇、张之象、宋河上...
03012
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5_陈鼓应

陈鼓应云:“‘无’和一章的‘无名天地之始’的‘无’相同。但和二章‘有无相生’与十一章‘无之以为用’的‘无’不同。二章与十一章上的‘无’,是指现象界的非具体存在物;而本章的‘无’是意...
05312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4_刘师培

刘师培云:“按:‘好’,与‘孔’同。《尔雅·释器》‘肉倍好謂之璧’,‘好’即‘孔’也。‘好’、‘孔’双声同转。”马叙伦云:“《尔雅》之‘孔’为空之借,此当如字读。”
03512
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3_张煦

张煦云:“《初学记》十七引‘心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04912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8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此二语(指‘為學者日益,聞道者日損’)乃并提二事相与比较之辞,以明為學与聞道不同之趣。意谓為學之士,必展其才智,肆力于學以日求进益。聞道之君,则反是,必敛抑聪明,不露才...
04412
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楚俗“貴左”是史实。本章“君子居則貴左”、“吉事上(尚)左”及通行本七十九章“是以聖人執左契,而不責於人,有德司契,无德司徹”,就反映了这种楚方俗。崔述在《丰镐考信别录》卷...
03412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6_高明

高明云:“今本‘恬淡’二字,或作‘恬惔’,或作‘恬憺’,帛书甲本作‘銛襲’,乙本作‘銛’。甲本注:‘銛’、‘恬’古音同,‘襲(简作袭)’、‘淡’古音相近。乙本注:‘銛’读為‘恬淡’...
03812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4_王昶

王昶云:“邢州无‘且’字。”
02712
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唐写卷子本、磻溪本、集唐字本同此(作‘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’);罗卷作‘天地開闔,而為雌’,馆本同罗,惟‘闔’作‘合’。据范说则作‘无雌’者乃别本,后人据别本為字误者,改...
03312
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挻埴以為器’,古本。‘挻’,尸连切,和也。‘埴’,《说文》云‘黏土也’。谓挻和黏土以為器也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9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本作“拾”(shí,是执切,上古禅纽缉部【zǐop】),收敛、收拾之谊。《广韵·缉韵》:“拾,收拾也,敛也。”则與“翕”之收敛、閉合义同。《尔雅·释诂上》:“翕,合也。”...
03212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7_俞樾

俞樾云:“河上公本作‘何謂寵辱?辱為下’。注曰:‘辱為下贱。’疑有夺误。当云:‘何謂寵辱若驚?寵為上,辱為下。’河上公作注时上句未夺,亦必有注,当与‘辱為下贱’对文成义,传写者失上...
02912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05_劳健

劳健云:“‘將欲奪之’,范与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將欲取之’。范注:‘取,一作奪,非古也。’按‘翕’、‘弱’,‘張’、‘强’,‘廢’、‘奪’,‘舉’、‘與’,皆两句相间成韵,当作‘奪...
03312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7_魏源

魏源云:“各家‘邦’作‘國’,避汉讳改也。此章皆从《韩非子》,惟末句‘借’字,各家皆作‘示’。此从《说苑·君道篇》所引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无‘而’字,下五句同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11_高明

高明云:“许抗生、张松如皆据《庄子·天下篇》‘謬悠之说’一句,许谓‘謬义為胜,今从乙本’;张謂‘疑当作攸,读為悠,意為謬悠虚远。’按《天下篇》‘古之道术有於是者,庄周闻其风而悦之。...
05612

《老子》14_09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张嗣成、吴作‘无象之象’。各本及韩非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、徐锴《说文解字系传》引同此(指傅奕本)。馆本、罗卷无‘謂’字。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引无‘是謂无...
02412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10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其民缺缺’,帛书甲本‘民’作‘邦’,证之《淮南子》所引,仍作‘民’,是汉时已有两本。”
03212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‘莫’作‘能’,范、河上有‘則’字。”
026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