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笺

《老子》43_01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气无所不入,水无所不经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“美之為美”作“美為美”,无“之”字,后句同;帛书乙本前句同,后句“惡(简作恶)”借作“亞(简作亚)”(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)。今前句从帛书乙本,后句从帛书甲本...
04311

《老子》02_03_校笺_12_水海

水海按:毕、刘、蒋三人之说甚是。帛书甲、乙本“長短之相刑也”,用“刑”字假“形”字,而不作“較(简作较)”。“刑”、“形”古多通假(上古二字皆为匣纽耕部),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...
04811

《老子》51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故道生之,蓄之,長之,育之,亭之,毒之,蓋之,覆之。’‘畜’,积也。‘覆’,音副,古文如此。物生之后,积累而長,指春而言也。长、育,指夏也。亭、毒,指秋也。王弼、李奇...
04111

《老子》52_05_校笺_02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濟’借为齎,《说文》曰:‘送诣也。’今通用‘濟’。”
03311

《老子》52_08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福、柰卷、诸河上均作‘習常’。邢玄、磻溪、王羲之作‘襲常’,襲、習古通。《文选·任彦昇萧公行状》注引《尚书·金滕》‘習’作‘襲’,云:‘習、襲通;’《周礼·地官·胥师...
05111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6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御览》六五九引‘修之於身’下,有‘天下自化’一句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35_05_校笺_11_陈景元

陈景元云:“若夫道之出口淡然无味,所谓‘信言不美’也。清静无为,则民樂其性,故含哺鼓腹而游乎混茫,则不知其所之矣,岂有和悦之声、甘美之味而审听咀嚼哉!?”
05011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7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將欲除强梁、去暴乱,当以此四者(即‘張之’、‘强之’、‘興之’、‘與之’)。因物之性,令其自戮,不假刑为大,以除將物也。”
05411

《老子》37_03_校笺_11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作‘愚而欲□’,‘愚’字当是‘化’字之讹。高亨说:欲读为私欲之欲,名词也。《说文》:‘作,起也。’化而欲作者,言萬物既化而又私欲萌动也。若然,吾將鎮之以道,则萬物...
04811

《老子》56_07_校笺_07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无欲,故不可得而利。不争,故不可得而害也。”
04211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人多利器’,司马、苏、黄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”
04411
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母”,喻治國的根本之道。有德于民的治理者(得称“有國”者,)以道(无为)治國,则可以長久矣。
03611
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我獨若昏,‘俗人皆察察’,河上公及诸家省‘皆’字。”
05111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7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作‘以陳則政’。”水海按:譣今存遂州碑本作“以陳則止”,武内义雄則失之也。
03211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乙本“其名”后有“也”字,作“吾未知其名也,字之曰道”。今从甲本。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遂州本、英伦本、楼正本、...
03211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侯王无以為貞而貴高,將恐蹙’,五注无‘為’字;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為貞而’三字;程‘貞’上有‘天下’字,无‘而貴高’三字。按:《广韵》:‘蹶,失脚也,僵也,亦作...
03811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善行’,‘行’下孟反。‘无徹’,梁(简文)云:‘应車边。今作彳边者,古字少也。’‘跡’,河上作‘迹’。”
02511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当作“天下之物”,马叙伦说是。唯谓“天下之物生於有,有生於无”为《淮南子》语羼入者则谬也,帛书本则有此语,当为《老子》原文。 又,蒋锡昌云:“‘有’,即‘有名’,‘无’即‘...
05411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2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‘挫’与‘隳’义不相反,俞氏据河上本作‘或載或隳’,谓‘王本挫,在字之误,在即載字’。其说是也。然有未尽者。按王作‘在’,河上作‘載’,皆‘栽’之假借字。‘在’字《州辅...
02911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14_古棣

古棣云:“以傅奕本、河上公古本(古棣指王羲之本)为长(二本皆作‘故善者果而已矣’)。此句与上文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,所以应有‘故’字;无‘矣’字语气不足,於诗的节奏求之,亦应有‘矣’...
03511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功遂、身退’,傅奕作‘成名、功遂、身退’,邢州本作‘名成、功遂、身退’。”案:元人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文作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,则刘见王本不作“功遂、...
05711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11_王安石

王安石云:“善建者,德建也。能德建,则不拔矣。善抱者,抱一也。抱一而不离,则不脱矣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‘言’并作‘口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迂评本、凌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亦有“以鄉觀鄉”一句,宋乾道黄三八郎刊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以鄉觀鄉”一句。
04311

《老子》13_01_校笺_12_苏辙

苏辙云:“古之达人,驚寵如驚辱,知寵之為辱先也,貴身如貴大患,知身之為患本也。是以遗寵而辱不及,忘身而患不至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14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搏’,手击也。”
04911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上’,古本作‘上之’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11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馆本‘是謂’作‘是以’。易州、馆本、磻溪、赵写及《文选·魏都赋》注引‘柢’作‘蔕’。寇、张嗣成、潘、臧疏作‘蒂’。范、彭、白及《文选·六代论》注引作‘柢’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此两者’,河上、王弼‘此’作‘夫’,高翻无‘此’字。”
050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