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知其然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‘然’下有‘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民不畏死’,高翻‘民’下有‘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而驕’,御注作‘而憍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之心’,河上、王弼‘心’下有‘也哉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2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瘕讁’,御注、河上作‘瑕讁’,王弼作‘瑕謫’。”水海按:王弼本经文作“讁”,注文“无瑕讁可得其門”,当亦作“讁”。但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出“謫”字,可知唐代时陆氏所见王...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殺人之衆’。‘悲哀’,王弼作‘哀悲’。”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不轂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不穀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6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下句作‘或下而聚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作‘而取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1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''天下柔弱莫過於水',王弼作'天下莫柔弱於水'。御注、王弼'强'下有'者'字,'先'作'勝'。河上亦有'者'字,作'莫之能勝',高翻作'莫之能爽'。'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涣兮若冰之將釋’,下三句皆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4_02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自見’下有‘者’,下四句皆然。”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是以大制无割’,各本作‘故大制不割’。”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成功不名有’,‘成功’各本作‘功成’,‘不名有’,傅奕、《大典》作‘而不居’。”
《老子》53_08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王弼‘盗夸’下复有‘盗夸’二字,《释文》引河上本同。”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其細’,御注、王弼作‘其細也夫’,高翻作‘其纱也夫’,河上‘其細’绝,以‘夫’字属下句。”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猫’,别体字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成功’,各本作‘功成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8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无三‘樂’字。”水海按:王弼有“樂”字,严氏失校。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2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’,各本‘以’作‘已’,无‘是’。”
《老子》37_04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亦將不欲’,王弼作‘夫亦將无欲’。”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、高翻作‘法令’,河上云:‘法物,好物也。’”
《老子》74_02_校笺_04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若使常畏死’,御注、高翻‘使’下有‘人’字,河上、王弼有‘民’字。”水海按:顾欢本河上公注云:“当除己之所残尅,而教人去其利欲之心也。”疑河上公“民”作“人”。敦煌唐...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功遂、身退’,傅奕作‘成名、功遂、身退’,邢州本作‘名成、功遂、身退’。”案:元人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文作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”,则刘见王本不作“功遂、...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08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純純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沌沌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籌策’,御注作‘籌算’。”按:御注作“籌筭”。严氏失校。
《老子》31_13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(景龙本)‘哀禮’,各本作‘喪禮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9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河上、王弼无‘於’字,傅奕作‘出於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8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此两者’,河上、王弼‘此’作‘夫’,高翻无‘此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'御注、高翻作'故柔勝剛,弱勝强';河上、王弼无'故'字,作'弱之勝强,柔之勝剛'。'水海按:道藏河上公本有'故'字,作'故柔勝剛,弱勝强';宋刊河上公本才无'故'字,作'弱之勝强,柔...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曠若谷,渾若濁’,河上作‘曠兮其若谷,渾兮其若濁’,王弼与河上同,‘渾’字作‘混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