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谦之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1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馆本作‘笇’。《论语·八佾篇》集解:‘多笇饮少笇,《释文》:笇,籌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筭长六寸计历數者,从竹从弄,会意,言常弄乃不误也。字亦作笇。’”帛书《乙本释文》校注...
03112

《老子》63_02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大小多少’,即下文‘天下難事必作於易,大事必作於細’之说,谊非不可解。六十四章‘九层之台,起於累土;千里之行,起於足下’,亦即本此。此谓大由於小,多出於少。《韩非子》...
03110

《老子》48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此章益、為、為韵,益、為皆支部。又損、損,事、事,句各自谐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作‘不漏’是也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注、《魏书·景穆十二传》均引‘失’作‘漏’。《群书治要》引亦作‘漏’。‘漏’,《玉篇》‘力豆切,漏泄也’。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‘朱弦...
0307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熙熙’与《庄子·马蹄篇》‘含哺而熙’,《列子·杨朱篇》‘熙熙然以俟死’之‘熙’字义同。‘熙熙’即‘嘻嘻’,《书钞》一五引《庄子》‘熙’作‘嘻’,《初学记》九、《事文类...
0305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’,《周易集解》‘屯’下虞翻引第一句同此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引‘善建者不拔’,注‘言建之无形也’。王念孙云:‘此六字乃正文,非注文也。故善建者不...
03011

《老子》05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‘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窮’;亦中、窮為韵。又《老子》‘中’‘窮’各上一字‘數’、‘守’,亦相為韵。此為韵上韵。本马叙伦说,见《毛诗正韵后序》。”
0306
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张嗣成、危大有本均引‘名’作‘明’。武内义雄曰:‘名乃明字之假借。’今按: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名,明也’;名与明音义通,不必改字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武内义雄谓‘見小曰明’之‘小’字,為‘常’字之坏体,以五十五章‘知常曰明’為证。此说甚辨。惟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云:‘見人之所不可見谓之明;’则見小曰明之说,更為可通。又...
0308

《老子》50_07_校笺_0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兕虎’当为‘虎兕’,王弼注:‘虎兕无所措其爪角’,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‘虎无所措其爪,兕无所措其角;’皆虎在兕前,知古本当亦虎兕连文无疑。”
03013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厭’字,御注、范、夏竦《古文四声韵》并作‘猒’。下一字是,上二字非。盖古‘厭飫’、‘厭憎’作‘猒’,‘迫逼’作‘厭’(参照邓廷桢《双砚斋笔记》卷四)。此章下一字作‘猒...
0307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此三句亦见五十五章,景龙碑本於此作‘非道’,於彼作‘不道’,河上本作‘不道’,遂州碑全句:‘物壯則老,謂非道早已。’按:‘非道’即‘不道’。‘已’,一作‘亡’,顾欢本‘...
0308

《老子》53_05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綵’,严、范、磻溪、楼正作‘采”。‘綵’与‘采’同,《说文》‘从糸,采声’,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尚书》云:‘吕五綵彰施于五色。’《考工记》云:‘五綵备者,谓之繡。’陈景...
03011

《老子》10_音韵_0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離、為,歌部,兒、雌、知,支部。為,古音怡,此歌、支通韵。又,有、恃、宰、德为韵。奚侗,高本汉同。陈柱以離、兒、疵、知、雌、為、之、有、恃、宰、德為韵,则不但歌、支...
0309
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’,诸本作‘缺’。《说文》:‘缺,器破也。’朱骏声曰:‘按谓瓦器破,又按字亦作缺,因误为。’”
02914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柰卷、彭均作‘與之’,同此石。”水海按:彭耜本作“不足者補之”。朱氏失校明矣。
02915
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释文》、《群书治要》及遂州本‘芻’作‘蒭’。李文仲《字鉴》曰‘芻,《说文》:刈草也,象包束草之形。从二屮,即草字也。俗又加草,非。’《吕氏春秋·贵公篇》高诱注引《老子...
02911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、室町本亦有‘首’下‘也’字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6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注’,犹聚也,《周礼·兽人》及《獘田》,疏‘注,犹聚也’。‘注其耳目’,即聚其耳目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13_10_校笺_12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检《道藏·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引王弼云:‘无物以易其身,故曰貴也,如此乃可以託天下也。无物可以损其身,故曰愛也,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。’亦‘託天下’在‘寄天下’之前。遂州...
02914

《老子》20_13_校笺_1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純’是也。《易传·文言》:‘純粹精也;’崔觐注:‘不杂曰純。’景龙碑本‘純純’,室町本作‘沌沌’义同。《庄子·山木篇》‘純純常常,乃比於狂’。”
0298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15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楚庄王曰:‘其为先君宫,告成事而已,武非吾功也。’此即‘果而勿强’也。用兵而寓於不得已,是视勝犹不勝,不以兵强於天下者也。蒋锡昌误解《老子》,謂‘...
0296

《老子》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敦煌、御注、庆阳、磻溪、室町、高翻均有‘之’字。罗卷脱第一‘損’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曒’,河、王、傅、范并作‘皦’,敦煌丙本作‘皎’。毕沅曰‘皦或作曒,从日者非也’,按毕说非是。辨见一章‘常有,欲以观其徼’句下。”
02915

《老子》48_04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漠然无為,而无不為也’,下释之曰:‘所谓无為者,不先物為也;所谓无不為者,因物之所為。’”
0299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文中子·中说·魏相篇》仇璋说‘三有’曰:‘有慈,有儉,有不為天下先’;实即本此,亦无‘敢’字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景龙碑本‘隳’乃‘隳’之别构。又俞说谓‘載’、‘隳’相对,武内说谓‘培’、‘隳’相对,于说谓‘捷’、‘墮’相对,三说各有所明,谊皆可通,以于说為勝。”
02812

《老子》64_03_校笺_11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按:‘脆’字,敦、遂二本作‘毳’。《释文》曰:‘河上本作膬’。又七十六章‘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’,遂本作‘柔毳’。‘脆’即《说文》‘脃’字。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四引《说文》...
02813
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4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傅奕本作‘可以為天下母’,诸本无‘可’字,惟道藏王本此句下注‘善始之,则善养畜之矣,故天下有始,则可以為天下母矣’。《道藏·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》与藏本同,殿本误脱此二十...
02814

《老子》27_11_校笺_08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敦煌本与此石(景龙碑)同(作‘知’)。”
028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