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‘過’上有‘遇’字。葛‘畜’作‘蓄’。苏无‘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5_09_校笺_02_张煦
张煦云:“苏‘則’作‘將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本《道德真经注》(苏辙撰)的经文作“物壯則老”,苏本作“則”而不作“將”。不知张氏何据。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算’。林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。”
《老子》08_06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无‘矣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等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葛‘夷道’句在‘進道’句下。林、苏、葛‘纇’作‘類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1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林、葛无‘常’字,各本‘如之何’作‘奈何’。”水海按:据道藏苏辙本经文及注文皆有“常”字。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涖’作‘蒞’,各本作‘莅’。吕、林、苏、葛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何謂辱’,吕、苏作‘何謂寵辱’,葛、林作‘何謂寵辱’。”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吕、赵无‘是以’二字。石田羊一郎以此二句為衍文。”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'吕、葛、苏、赵'故'作'是以',吕、葛无'之'、'云'二字。林、苏、赵无'之言'二字。'
《老子》13_03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赵作‘寵為下’,吕、苏作‘寵為下’,葛、林作‘辱為下’。”
《老子》49_03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林作‘善者吾亦善之’。”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魄’作‘怕’,葛等作‘泊’。”水海按:葛玄序文本作“怕”。
《老子》49_04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得善矣’,林及《御览》七十六引同此。各本作‘德善’,惟葛、赵亦有‘矣’字。下‘得信矣’同。”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林‘缺’作‘’。‘敝’,苏、葛作‘弊’。”
《老子》03_08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、葛、林‘為’作‘治’,无‘矣’字。赵(孟頫)作‘不治矣’。《御览》七六引作‘不治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林无‘動’字,吕、葛同王弼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1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曰’作‘日’。”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7_张煦
张煦云:“开元、吕无‘皆’字,‘曰’作‘谓’。葛、苏、赵‘曰’亦作‘謂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自’。”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‘吾得而殺之,孰敢也’,‘吾得’下有‘故’字,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3_05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《初学记》十七引‘心’下有‘而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(‘不可得而親’)葛、吕‘不’上有‘故’字。(‘亦不可得而疏’)吕、林、赵无‘亦’字,下同。”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04_张煦
张煦云:“吕‘道’上有‘故’字,‘人’作‘王’。”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作‘无有,入於无間’。苏作‘无有,入无間’。”
《老子》39_03_校笺_03_张煦
张煦云:“赵(秉文)无‘神得一以靈’一句。”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09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葛、苏、赵‘如之何’作‘奈何’。”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吕、林、苏、葛‘艸木’上有‘萬物’二字。开元、吕无‘之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5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‘萬物歸之而不知主’,葛、林、苏、赵‘歸之’作‘歸焉’,吕、葛、林、苏‘知’作‘爲(简作为)’。‘可名於大矣’,吕(知常)、苏作‘可名為大’。”水海按:元刻林希逸本经文作...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08_张煦
张煦云:“苏、葛、赵(孟頫)‘兮’作‘乎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苏辙本作“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