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22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12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12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盲、聾、爽、狂、妨韵(阳、东通韵,盲音芒,聾叶音郎,爽,平声)。腹、目韵(幽部)。
04110

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5_魏稼孙

<p>《老子》34_04_校笺_05_魏稼孙</p>-齐物书舍
魏稼孙云:“‘不為主’下‘可名於大’上,御注有‘常无欲,可名於小,萬物歸之不為主’十四字。”
02910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翕’,敛也,合也,聚也。王弼同古本。”按:范见王弼本作“翕”。
03810

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14_06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一者’二字及两‘之’字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9_高亨

<p>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9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可以有國’下疑当有‘之母’二字,盖此文原作‘莫知其極,可以有国之母,有國之母,可以長久’,写者误脱二字耳。‘國之母’者道也。五十二章曰:‘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’,‘天下...
04310

《老子》59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59_音韵_08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嗇、服、德、克、極、國,职部;母、久,之部,之职通韵;道,幽部,之幽合韵。
04210
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兼畜”,即“并畜”,帛书甲、乙本此两语义同。“畜”,畜养,饲养,育养。“兼畜”义谓收抚、收养。“入事”:入,进身;事,服事;此语义谓侍奉。此二句言:大邦没有過分的欲望,就...
04310

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5_冯达甫

<p>《老子》17_04_校笺_15_冯达甫</p>-齐物书舍
冯达甫云:“上善之德,其一就是‘言善信’。商鞅变法,首在于立信。孔子说:‘民无信不立。’(《论语·颜渊》)已失信于人,必然人不我信。所以信不足,于是有不信。”
03210

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0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此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经训堂刊傅奕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楼正本、李约本、强思齐本、成玄英本、(唐)李荣本、杜光庭本、宋徽宗本、陈象古本、邵若...
03210

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9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67_04_校笺_09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范谓《韩非子》、王弼、傅奕同古本,则范见傅、王二本并作‘持而寳之’。‘持而寳之’与九章‘持而盈之’文例一律。强本荣注引经文云:‘我有三寳,保而持之’,是荣作‘保而持...
04510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6_毕沅

<p>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06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若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加’。”水海按:道藏王弼本、张之象刊王弼本注云:“抗,舉也;加,当也。”道藏集注本引王弼注云:“抗,舉也;若,当也。”是知王弼本“若”、“加”两字两...
03310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網(网)”同“罔”。《广韵·养韵》谓:“罔”同“網”。但“罔”为古字,“網”为今字,《老子》則用“罔”字。作“綱”者,則为“網”的假借(上古二字皆为阳部)。又,“踈(疎)...
03210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6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6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,顗上七事引‘大音希聲,大器晚成’。言‘稀’各本及《韩非子·喻老篇》、《文选·赠王太常诗》注、《吊魏武帝文》注引并作‘音’、‘希’。”
02710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9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道始所生者一,一即道也。自其名而言之,谓之道;自其数而言之,谓之一。三十九章‘天得一以清’,言‘天得道以清也’,此其证也。”
05510
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7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7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作‘燕’,易州、开元石刻同河上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''是謂',一作'是為'。'
03110

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4_古棣

<p>《老子》48_02_校笺_04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為道者日損’,帛书乙本作‘聞道日云’,‘聞’、‘云’显然是写了别字。”
03310

《老子》27_09_校笺_04_王弼

<p>《老子》27_09_校笺_04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資,取也。善人以善齐不善,不以善棄不善也,故不善人,善人之所取也。”
05710

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10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28_02_校笺_10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知雄守雌,是為善行,物所歸往,為天下溪。能如此者,則真常之德曾不離散。常德不散,即是全和。”
05410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樸’,普角反。”
010510

《老子》51_08_校笺_0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1_08_校笺_0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范说是也。“玄”,幽深、奥妙。《说文》云:“玄,幽远也。”《玉篇》云:“玄,胡渊切,幽远也,妙也。”“玄德”即幽深、奥妙之德。古棣谓:“‘玄’训远,取玄祖之‘玄’义,故‘玄...
04610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11_高亨

<p>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11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除’,读为塗。《文选·西都赋》李注引《广雅》:‘塗,污也。’除、塗同声系,古通用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‘左右请除之;’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作‘左右欲塗之’,即其证。”
04010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揣而鋭之’,古本作‘而税之’。王弼亦作‘税’。‘長保’,(遂州)碑本作‘長寳’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6_胡适

<p>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6_胡适</p>-齐物书舍
胡适云:“王弼注云:‘始制官长,不可不立名分,以定尊卑,故始制有名也。过此以往,將争锥刀之末,故曰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也。遂任名以号物,则失治之母也,故知止所以不殆也。’细看此注,...
04710

《老子》61_音韵_0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1_音韵_0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大邦者下流也,天下之牝也,天下之交也。”流【lǐeu】和交【keau】為韵,流属幽部,交属宵部,幽部【eu】和宵部【au】主要元音相近、韵尾相同,故可旁转,幽宵合韵,流、交押韵。此...
04010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混’與‘渾’同。御注、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、室町、河上、顾欢、李道纯、范应元各本均作‘渾’。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卷九曰:‘混、渾古声同。’”
03710

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7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作“若宵,細久矣”,“肖”假作“宵”。帛书乙本作“若宵,久矣亓細也夫”,“肖”假作“宵”,《乙本释文》即校为“肖”。今从《乙本释文》。严遵本作“若肖,久其小矣”。遂...
03910

六腑【知识百科】

六腑【知识百科】-齐物书舍
六腑,即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、三焦的总称。它们共同的生理功能是:将饮食物腐熟消化,传化糟粕。所以,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说:“六府者,传化物而不藏,故实而不能满也。所以然者,水谷入...
016210

《老子》68_音韵_02_古棣

<p>《老子》68_音韵_02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帛书最末两句,甲本作‘是謂用人,是謂天,古之極也’,乙本作‘是謂用人,是謂肥(配)天,古之極也’。许抗生从乙本,并谓‘疑传本之力两字為后人增之’。此校误。如依乙本则失韵,...
05010
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此其以賤為本邪,非乎’,程‘邪’上有‘非’字,无下二字(即无‘非乎’二字)。”
049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