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41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36_今译

<p>《老子》36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将要收缩他,必须姑且扩张他;将要削弱他,必须姑且增强他;将要除掉他,必须姑且亲近他;将要使他丧失,必须姑且使他获得。这就叫做深邃的预见。柔弱能战胜刚强。鱼儿不可以离开深潭,国家权力...
0415

《老子》39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39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:清、寧、靈、盈、生、貞韵,耕部;裂、發、歇、竭、滅、蹙韵,祭部;邪、乎、車韵,鱼部(邪音余);琭、玉韵,侯部;落、石韵,鱼部(落卢入声,石蜍入声)。
0417

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6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6_01_校笺_06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谷’,喻也。以其虚而能受,受而不有,微妙莫测,故曰‘谷神’。牝,能生物,犹前章所謂母也,謂之玄牝。牝亦幽深不测之意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11_03_校笺_0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范及慧林《一切经音义》九三及九五引并作‘挻’。各本及《文选·西征赋》注、《长笛赋》注引同此(指‘埏’)。成疏曰:‘《考工记》云:埏,和也。’则成本亦做‘埏’。《荀子·性...
0418

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4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57_07_校笺_04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御注、王弼、高翻作‘法令’,河上云:‘法物,好物也。’”
0415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9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9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圣人见造化消息盈虚之运如此,乃知常勝之道是柔弱也。盖物至於壮则老矣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10_王弼

<p>《老子》18_01_校笺_10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失无为之事,更以施慧立善,道进物也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5_帛书整理小组

<p>《老子》69_02_校笺_05_帛书整理小组</p>-齐物书舍
帛书整理小组注云:“按:古代起兵伐人者谓之客,敌来御捍者谓之主。银雀山汉简有‘為人客则先人作’,及‘主人逆客于境’之语,故‘進寸’指客,‘退尺’指主,此句犹言吾不為客而為主,与上句...
0416

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3_02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当有“知”字,正与下文“天之所惡,孰知其極”相衔贯。这里所说的“知此两者,或利或害”,指作者能够知道勇於柔弱无为的一种人有利,勇於坚强有为的一种人有害,这两种不同的结果;下...
0416
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15_宋徽宗

<p>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15_宋徽宗</p>-齐物书舍
宋徽宗注:“不恃其為,故无自伐之心。不居其功,故无自满之志。人皆饰智,己独若愚;人皆求勝,己独曲全,惟不欲見賢也,故常无損,得天之道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2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憍’,矜也;旧本亦与‘驕’通。‘伐’,自称美也。决之而勿矜其能,勿伐其功,勿憍其势···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功遂身退”,帛书本是为证,《牟子·理惑论》一引即同帛书本,《汉书·疏广传》载疏广所见古《老子》本亦同帛书本。王弼本原亦作“功遂身退”,因“遂”义与“成”同...
0415

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8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0_01_校笺_18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强本成疏:‘抱一能无離’,是成无‘乎’字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57_述评

<p>《老子》57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老子这一章节比较集中地宣扬了“无为”的政治思想。《老子》本章的主旨,被王弼概括为“崇本”。 《老子》“崇”的“本”是指什么呢?就是“无为”、“好静”、“无事”、“欲无欲”,此“四者...
04114

《老子》13_04_校笺_03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13_04_校笺_03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注云:“得失若驚,此寵之所以為辱也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2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4_02_校笺_02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《文选·养生论》注引‘未’上无‘其’字。臧疏‘兆’上误多‘逃’字。‘兆’,当作兆。”
04112

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21_02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怳’、‘惚’,古本并作‘芒’、‘芴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4_俞樾

<p>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4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上文已言‘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’;此又言‘以其病病,是以不病’;则文復矣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作‘聖人之不病也,以其不病,是以无病’,当从之。盖上言病病,故不病;此言不病,故无...
04115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功成而不居’,一作‘功成不處’。”
04115

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5_王弼

<p>《老子》28_03_校笺_05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婴兒不用智,而合自然之智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磻溪、赵写‘誰’上有‘其’字。··按《说文》曰:‘像,似也。’此作‘象’,省。”
04110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2_郑良树

<p>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2_郑良树</p>-齐物书舍
郑良树云:“帛书《老子》作‘夫兵者,不祥之器’,根本就没有‘佳’字;大概古本《老子》一本作‘夫兵者’,一本作‘隹兵者’,‘夫’与‘隹’皆虚字助辞(隹,今作‘唯’),其后‘隹’改作‘...
04112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7_毕沅

<p>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7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陈象古作‘其次畏而侮之’。明皇、陆希声并作‘其次畏之侮之’。”
04114

《老子》24_音韵_02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24_音韵_02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行、明、彰、長,阳部;功,东部,此阳、东通韵。”
0419

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72_03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夫惟无猒,是以无猒’,古本。‘猒’,如‘天厭之’之‘厭’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3_薛蕙

<p>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3_薛蕙</p>-齐物书舍
薛蕙云:“‘或益之而損’,一无‘或’字。”
0418

《老子》43_音韵_03_邵若愚

<p>《老子》43_音韵_03_邵若愚</p>-齐物书舍
邵若愚云:“‘間’,音澗。”
04113

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48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為□□□□”,损掩“學者日益”四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道藏严遵本、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王羲之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敦煌己本...
04110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6_刘师培

<p>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6_刘师培</p>-齐物书舍
刘师培云:“按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《老子》作‘人无棄人,物无棄物’,则上句‘故’字下当有‘人’字,下句亦当有‘物’字,今本均脱,当从《淮南子》补。傅奕本与《淮南子》同。”
0418

《老子》49_05_校笺_02_高明

<p>《老子》49_05_校笺_02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邢玄本开始无‘信者’二字,似脱漏。” 又,河上公注云:“百姓為信,聖人因而信之;百姓為不信,聖人化之使信也。百姓德化聖人為信。”
04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