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54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5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5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張之’、‘强之’、‘興之’、‘與之’之时(‘興’、‘與’二字当从帛书作‘與’、‘予’),已有‘翕之’、‘弱之’、‘廢之’、‘取之’之机(‘廢’、‘取’当从帛书作‘去’...
0378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樸’,普角反。又作‘朴’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德之容’,钟云:‘容,法也。’简云:‘容,状也。’”
03711

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71_03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聖人之不病’,纂微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之’字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有“萬物”二字为宜。作为生命之体来说,“萬物”包括动物、植物。譣经文之义,“萬物”和“草木”非并列关系,为从属关系;且“人”是高级动物,虽属“萬物”,但亦可与“萬物”对言。...
03711

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

<p>《老子》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</p>-齐物书舍
易佩绅云:“道在天下均而已,均而后适於用。此有餘則彼不足,此不足而彼有餘,皆不可用矣。抑其高者,損有餘也;舉其下者,補不足也。天之道如是,故其用不穷也。”
03714

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1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3_02_校笺_11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《道藏》陈碧虚本作‘何謂寵辱’,毕沅謂陈本作‘何謂寵辱若驚’,较《道藏》多‘若驚’二字,不知所据何本?或谛视有误欤?俞樾言陈本与毕沅同,盖即据毕氏而云也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66_述评

<p>《老子》66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《老子》这一章不是旨在讲所谓“统治术”(即古人所说的“君人南面之术”),而斯旨在讲“善下”、“不争”,能够给人民带来好处,这样人民就不会反抗统治者,当然社会就趋向安定的局面。 老子...
03710

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6_奚侗

<p>《老子》68_04_校笺_06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体道者與天合德,故曰‘配’。‘極’,至也。各本‘天’下有‘古’字,谊不可通。殆下章‘用兵有言’句上有‘古之’二字,‘古’字错入于此,而又捝一‘之’字。兹删去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02_音韵_04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2_音韵_04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‘辭’,敦、遂本、傅、范本作‘始”,‘居’,敦本作‘處’。高本汉以‘始’与‘事’、‘教’、‘有’、‘恃’叶韵,‘處’、‘處’与‘去’叶韵。又‘教’,宵部,‘事’、‘...
0375
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8_明太祖

<p>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8_明太祖</p>-齐物书舍
明太祖云:“始乃本根也。初也;母乃生物之祖。经云天下始、天下母,夫何故?大哉,道之机,其始其母,本虚又实,是以其萬物由此而出焉。云始、母,人能知大道,能如是生生不绝,则常守其大道。...
03711
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7_魏源

<p>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7_魏源</p>-齐物书舍
魏源云:“各家‘邦’作‘國’,避汉讳改也。此章皆从《韩非子》,惟末句‘借’字,各家皆作‘示’。此从《说苑·君道篇》所引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2_07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何’字、‘得’字绝句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张舜徽说是。“是以”,即“以是”的倒装,惯用词组,意思是“因爲这个”,今译一般為“因此”,或译注“是以”为“因此,以···”(任继愈译文),实为误译。“猶難之”:“猶”即尚...
03711
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之所惡,唯孤、寡、不”,“人”作“天下”,“”即“穀”的假借或省写;帛书乙本作“人之所亞,□□寡、不”,“亞”为“恶”的假借,“唯孤”二字损缺,“棠”为“穀...
0375

《老子》30_述评

<p>《老子》30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这一章节讲的是用兵之道。俭武戒强则是本章主旨。老子认为用兵打仗是会带来凶灾的。“师之所居,楚棘生之”,战争破坏了农事生产,惨景令人触目惊心。所以老子痛心疾首地呼吁世人:“不以兵强于...
03712

《老子》81_述评

<p>《老子》81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这一章节老子通过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问题,提出了矛盾对立的辩证思想。 “信”与“美”、“知”与“博”、“善”与“多”的关系,实质上反映了真假、善恶、...
0379

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8_01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此两句言最有德的人,因循自然,不表为外在形式上的“德”,所以有德。
0376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10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10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夫’,发语之端。尽己之谓忠,以实之谓信。自失道之后,愈降愈下,人鲜能尽己以实,是忠信之薄也。忠信薄而后约之以禮,使之循规蹈矩,弗叛于道。及其末也,以文灭质,反為亂阶之...
03713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甲本作“金”,当為“全”之形讹。“曲則全”,“曲”,《说文》:“象器曲受物之形。”弯曲之谊。“全”,《说文》:“完也。篆文全从玉,纯玉曰全。”“曲則全”即“委曲求全”之义。...
03715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為天下式’,陈、清源‘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留“天”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遂州本“天”字无,作“下之物生於有”。严遵本、成玄英本“下”作“地”,谓“天地之物生於有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虞世南本、景...
03713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此节各本多异。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故從事而道者,道得之’(易州作‘德’)。磻溪(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)‘於道’上有‘...
03710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6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6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人之生也,和气流行,自然以之柔弱。人之死也,和气离散,四肢以之堅强。言此者,示柔弱堅强为生死之戒。萬物草木,气聚而生,故枝叶敷荣而柔脆,气竭而死,则条干变衰而枯槁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3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3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烹’,普庚反,不当加火。‘小鮮’,‘鮮’音仙。”
0378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嚴”、“儼”通。“嚴”,嚴肃,端庄,恭敬。《玉篇·吅部》:“嚴,鱼杴切。敬也。”《礼记·祭礼》“嚴威儼恪,非所以事亲也”,孔颖达疏:“嚴谓嚴肃。”“儼”,庄重,恭敬。《尔...
0377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渾,上声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5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5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猶兮其贵言哉’,‘兮’、‘哉’二字,严遵同古本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6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弊則新’,《释文》作‘蔽’,傅奕、今王弼作‘敝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故物或損之而益’,苏无‘故’字。‘益之而損’,苏上有‘或’字。”
037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