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6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彭‘民’上有‘故’字。各本无‘其’字。伦谓‘其’即‘幾’也,‘其’、‘幾’古通。《诗经·楚茨》‘如幾如式’,《毛传》曰:‘幾,期也;’此其例证。盖一本作‘幾’,读者...
0549

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6_焦竑

<p>《老子》17_03_校笺_06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其次侮之’,彭本无‘其次’。”
0569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语,帛书甲本全损;帛书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今诸通行本皆同此二语。
0609
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4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14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傅、范本,柰卷作‘王侯’,《群书治要》、孙盛《老子疑问反讯》、《晋书·裴楷传》、《书抄》一四九引并作‘貞’,严遵、河上、顾欢··《玉篇》‘一’字下引均作‘正’,遂州本作...
0289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1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1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卷子成疏‘抗’作‘完’,‘若’字同此,无‘矣’字,馆本同此,无‘矣’字。白‘抗’作‘亢’。赵写无‘相’字。‘若’,各本作‘加’,罗卷作‘如’。成疏曰:‘若,当也;’...
0429
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3_河上公

<p>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3_河上公</p>-齐物书舍
河上公注云:“一生阴与阳也。阴阳生和、清、浊三气,分为天、地、人也。天、地、人共生萬物也。天施地化,人长养之。”
0379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4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4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上有為’,河上、王弼、高翻作‘上之有為’。”
0949
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9_达真子

<p>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9_达真子</p>-齐物书舍
达真子云:“用兵有言:不敢为主而为客,不敢进寸而退尺,善勝敵者不争。皆意不在于强也,是以兵强則不勝者此也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43_04_校笺_02_张煦

<p>《老子》43_04_校笺_02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葛无‘不言’二句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5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5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敦煌、景福四本均有‘罪莫大於可欲’句。又,‘大’字敦煌本作‘甚’。”
0739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8_高明

<p>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08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'帛书甲、乙本'受國之訽','訽'字别体'詬',段玉裁《说文注》云:'謑,謑詬,耻也。'世传本皆作'受國之垢',《说文》:'垢,浊也。''詬'、'垢'二字在此皆通。蒋锡昌云:凡《老子》书中...
0259
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7_张煦

<p>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07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苏‘樸’作‘朴’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05_音韵_04_古棣

<p>《老子》05_音韵_04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乎’、‘屈’、‘出’為韵,‘乎’入鱼部,‘屈’、‘出’入物部,两者元音相同,故可协韵。”又云:“‘窮’、‘中’為韵,二字皆入耕部。”水海按:鱼部【a】和物部【kYwet】,两...
0529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1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1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佳’字,傅奕本作‘美’,室町本作‘飾’。宋翔凤曰:‘夫佳兵者不祥之器,按佳兵当是作兵,《大戴礼记·用兵篇》曰:用兵者其由不祥乎!又,公曰:蚩尤作兵與?子曰:否。蚩尤庶...
0529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5_奚侗

<p>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5_奚侗</p>-齐物书舍
奚侗云:“氣周于身,以盅和为用。心以妄动使之,则强矣。强梁者不得其死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由”、“猶(简作犹)”虽古通,但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猶”。“猶”,猶如,若。又,通行本“小谷”作“川谷”,“川”字由於与“小”字形近而误耳。“小谷”与“江海”正相应。帛书整...
0429

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10_严復

<p>《老子》33_02_校笺_10_严復</p>-齐物书舍
严復云:“智如燭,明如鉴。”
0659
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0_陈奇猷

<p>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0_陈奇猷</p>-齐物书舍
陈奇猷云:“作‘劌’是也。《礼记·聘义》:‘君子比德于玉焉,廉而不劌’,疏:‘言玉体虽有廉稜,而不伤害于物。’则害、劌字异义同。割则损其方,劌则污其廉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4_13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作‘紀’是也。‘己’字无义。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紀,基也;’‘紀’即借為‘基’,‘道紀’即‘道基’。”
0849

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1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之牝,天下之郊也”,前句无“也”字,后句“交”假作“郊”(上古二字皆为见纽宵部),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已校为“交”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天下之郊(交)也’,...
0449

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

<p>《老子》62_03_校笺_11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俞樾、奚侗、马叙伦等人其说非是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贺人”,“尊”和“行”之间当无“美”字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、人间训》的作者因前句有“美言”,误解后句必有...
0569

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

<p>《老子》15_11_校笺_19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云:“濁者,動之时也,動继以静,则徐徐而清矣。”
0309

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4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18_04_校笺_04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《西京赋》注引‘忠’作‘貞’。”
0469

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8_06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之應’,一作‘知應’。‘應’者,‘應对’之‘應’。‘攘’,音禳,揎袖出臂曰攘。‘扔’字,王弼与古本同。《音辩》云:‘引也,就也,推也。音认,又音仍。’《玉篇》:‘扔’...
0278
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20_吴怡

<p>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20_吴怡</p>-齐物书舍
吴怡云:“懒懒散散,好像没有一个目标。然而‘若无所歸’,只是表面上没有浅薄的目标,因为一般人的目标,只是求名求利;而修道之士,以道为歸。可是道是永恒的、广大的,因此好像没有一定的歸...
0429

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4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20_15_校笺_04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河上本作‘海’。‘晦’者,暗也。”
0299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2_高亨

<p>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12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按:‘戰’,傅本作‘正’。‘正’读为征,征、守义亦相对。”
0409

《老子》20_音韵_02_邓廷桢

<p>《老子》20_音韵_02_邓廷桢</p>-齐物书舍
邓廷桢云:“恶、若为韵。古音善惡、好惡皆作去声,后世强分善惡之惡,为入声。‘若’字,《诗经·烝民》與‘赋’韵,《大田》、《闷宫》皆與‘硕’韵。‘硕’古音與‘柘’韵同。《生民》‘柘’...
0389

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2_高明

<p>《老子》21_05_校笺_12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‘中有請吔’,乙本作‘其中有請呵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其中有精’。从本节经文分析,下文既言‘其中有信’,上文似当作‘其中有情’,前后句型一律。可见帛书甲本前句夺...
0329

《老子》69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69_音韵_06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客、尺,铎部。行、兵,阳部;臂、敵,锡部。敵,锡部;若,铎部,锡铎合韵。寳,幽部;勝,蒸部;幽蒸合韵。
04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