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162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5_焦竑

<p>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5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直’,古本、龙兴观碑次解本并作‘正’。”
0479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''故聖人云',柰卷、河上作'云',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高、赵均作'言'。傅本'人'下有'之言'二字。按:作'言'是也。'言'、'云'义重,'云'字衍。'
0359

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不闚牖,可以見天道’,傅奕、韩非与古本有‘可以’字,古本作‘闚’,音窥。与我同一出者,天下也,何待出户而知?无为自然者,天道也,何待闚牖而見?”
0569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善數者无籌策’,‘數’上声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(作‘善數’),河上公作‘善計’。‘籌策’,筭數也。善數物者以一,故无籌策。”
0279

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6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01_06_校笺_06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罗卷‘徼’作‘暾’。按:‘徼’当作‘竅’。(后同。)《说文》:‘竅,空也。’‘竅’与‘杪’对言,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曰:‘出无竅,有所入而无竅者有长,有长而无乎剽者宙也。...
0569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9_劳健

<p>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09_劳健</p>-齐物书舍
劳健云:“‘大軍之後,必有凶年’,景龙、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,他本皆有之。《汉书·严助传》淮南王安上书云:‘臣闻軍旅之後,必有凶年;’又云:‘此《老子》所謂師之所處,荆棘生之...
0419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3_陈景元

<p>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3_陈景元</p>-齐物书舍
陈景元注云:“樂殺人者,非但人不归附,亦将有殺之者矣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4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31_12_校笺_04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河上、王弼作‘殺人之衆’。‘悲哀’,王弼作‘哀悲’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猶川谷’,古本‘猶’作‘由’。‘之於’,一作‘之與’。‘江海’,古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0569

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8_07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作“人”是。此“人”为泛指,不仅包括“人君”(指“俗君”),也包括一般“民众”。韩非作“人”是,释之为“众人”则不确;河上公作“人”是,训为“人君”亦不确;至王弼始改“人”...
0549

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2_柳存仁

<p>《老子》35_04_校笺_12_柳存仁</p>-齐物书舍
柳存仁云:“《道藏》本唐玄宗《疏》误作‘視之出口’。”
0749
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9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‘士’亦君也。四十一章‘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;下士聞道,大笑之;不笑,不足以為道。’‘上士’即上等之君,‘中士’即中等之君,‘下士’即下等之君也。...
0369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4_焦竑

<p>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4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(无‘兮其’二字,)作‘混若濁’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7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63_06_校笺_07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夫不三思而后言,輕易其言諾者,必少忠信。不谋始而慎終,多易其行事者,后必生難而為患累。”
0339

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05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8_03_校笺_05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室町本有‘焉’字,与广明本同。‘六親’,王注:‘父子、兄弟、夫妇也;’《吕览·论人篇》曰:‘何谓六戚?父母、兄弟、妻子;’譣义作‘孝慈’二字是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...
0459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7_魏稼孙

<p>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7_魏稼孙</p>-齐物书舍
魏稼孙云:“‘絶聖棄智’,御注‘智’作‘知’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2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2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以陳’,陳,直忍反。”
0429

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2_刘师培

<p>《老子》69_06_校笺_12_刘师培</p>-齐物书舍
刘师培云:“按:此文之‘哀’,则三十一章所谓‘以喪礼处之’也。彼文云:‘杀人之众,以哀悲泣之;戰勝,以喪礼处之’;即此‘哀’字之义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

<p>《老子》72_02_校笺_07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狎’,河上作‘狭’,《说文》无‘狭’字。‘猒’,本皆作‘厭’,下同。”
0399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3_毕沅

<p>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3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’。”
0499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道’借为‘大’,声之误也。”
0549

《老子》75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75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陈柱谓:飢、飢韵,治、治韵,死、死韵。
0409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6_俞樾

<p>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6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:河上公本此句之上,有‘罪莫大於可欲’一句。据《韩非子·解老》,则此句当有。惟《韩非子》作‘禍莫大於可欲’,误也。其上文曰:‘夫上侵弱君,而下伤人民者,大罪也;’则本是...
0379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8_王安石

<p>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18_王安石</p>-齐物书舍
王安石注云:“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,故‘无轍迹’。”
0359
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马氏、蒋氏之说甚是。今据帛书甲、乙本验之,原来《老子》此两句均作“萬物”。今存本前句作“天地”者,乃后人妄改,当据帛书本订正。 又,严可均云:“‘天地始’,御注与此同。河上...
0329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或不盈’,苏‘或’下有‘似’字。”
0559

《老子》51_今译

<p>《老子》51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“道”使万物生长,而“德”使万物蓄养;体质构成万物的形状,而器型完成万物的品类。因此,万物尊重“道”而珍贵“德”。“道”被尊重,“德”被珍贵,并没有谁给它安排爵位,而它是永恒自然而...
0469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0_高亨

<p>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10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五十五章亦有此三句。‘不道’难通,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王冰注:‘所謂物壯則老,謂之天道者;’疑所见本作‘是謂天道’,‘天’误为‘不’耳。然‘不道早已’如改作‘天道早已’,...
0469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10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10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五句‘修之’下,河上、王弼本皆有‘於’字,帛书乙本无‘於’字,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合,盖原文如此。”
0509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而驕’,御注作‘而憍’。”
04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