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21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3_焦竑

<p>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3_焦竑</p>-齐物书舍
焦竑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’,(龙兴观)碑本无‘且’字。‘故能長生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長久’。”
0577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0_王弼

<p>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10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‘處衆人之所惡’,人惡卑也。‘故幾於道’,道无水有,故曰‘幾’也。”
0527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朵之□之,□可常葆之”,前句损掩“揣而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乙本作‘(揣)而允之’,通行本作‘揣而鋭之’,河上公注‘揣,治也。’此处之上残字缺左旁,...
0257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以正之邦”,“之”为“治”之假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;乙本作“以正之國”,“之”为“治”之借,“国”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。《甲、乙本释文》皆校改“之”为“治”。今从...
0317

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4_罗运贤

<p>《老子》12_02_校笺_04_罗运贤</p>-齐物书舍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、《文选·射雉赋》注引‘田’作‘畋’。”
0297

《老子》13_今译

<p>《老子》13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得宠和受辱就都诚惶诚恐,重视所遭大完刑罚就是重视自身。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就都惊惶?得宠乃是下位者,(所以)得到宠幸惊慌不安,失掉宠幸而受辱也惶恐不定,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就都惊惶。什...
0337

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6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35_08_校笺_06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不可既’,二张作‘不足既’,范、彭、寇、白、赵、吴、潘、宋河上、罗卷、臧疏、集唐并同此。譣弼注曰:‘···然乃用之不可穷极也;’是王亦作‘不可既’。按:‘用’,借为‘...
0267

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4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20_01_校笺_04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按:此句自文谊求之,应属上章,乃‘絶聖棄智,····絶仁棄義,··絶巧棄利’一段文字之总结也。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谓唐张君相《三十家老子注》以‘絶學无憂’一句,附‘絶聖...
0377

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6_河上公

<p>《老子》39_10_校笺_16_河上公</p>-齐物书舍
河上公注云:“言侯王当屈己以下人,汲汲求贤,不可但欲贵高于人无已时,將恐颠蹙失其位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2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39_13_校笺_12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强本河注引经文云:‘是以侯王自称孤、寡、不穀。’是河本亦作‘稱’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引作‘是以侯王稱孤寡不榖’,可证古本作‘稱’。”
0487

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6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4_04_校笺_06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注云:“有功而自称者,丧其功。”
0417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1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1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進道若退’,御注‘退’作‘逻’。傅奕、彭耜、林希逸、赵孟頫此句在‘夷道若類’句下。‘類’字,《释文》、河上、敦煌、景福、柰卷、顾欢并同,傅、范本作‘纇’。按:纇、類古...
0377

《老子》73_音韵_05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3_音韵_05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勇於敢者則殺,勇於不敢者則活。知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”殺【feǎt】、活【xuǎt】、害【xāt】为韵,三字皆入月部【at】。奚侗“殺”、“活”为韵,未及“害”字,則疏漏之。“天之所...
0567
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6_大田晴轩

<p>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6_大田晴轩</p>-齐物书舍
大田晴轩云:“一,一气也;二,阴、阳也;三,形、气、质之始也。第十四章曰:‘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’,盖此三也。意谓道生一气,一气分为阴阳、气化流行于天地之间,形气质具,而后萬...
0647

《老子》75_音韵_0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75_音韵_0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人之飢也,以其取食税之多也,是以飢。”飢【kǐeǐ】、飢【kǐeǐ】為韵,飢入脂部。“百姓之不治也,以其上之有以為也,是以不治。”治【dǐe】、治【dǐe】為韵,治入之部。“民之...
0477
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3_高亨

<p>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3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王法地’,王本原作‘人法地’,寇才质本作‘王法地’。今据改。按:古本作‘王法地地’是也。上文云‘王亦大’,又云‘而王居其一焉’,此正承上文而言,则‘人’当作‘王’,明矣...
0477
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开元无二‘而’字,吕、赵无下‘而’字。”
0327
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譣帛书本作“物无棄财,是胃(謂)曳明”,“物无棄财”与上句“而无棄物”衔接,无“常善救物”句,《文子·自然篇》“物无棄材”与上句“故人无棄人”亦紧接,正与帛书本相同,足证《...
0437

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2_水海

<p>《老子》02_01_校笺_12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这些注释,都在说明“美”、“惡”的事端或概念,皆乃相因对待而生也。又,“美”与“丑”為对言(语言学上叫反义词),此处“惡”,当注释為“丑”,(同理,下“不善”当注释作“惡”...
0567
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0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0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作‘功成不居’。敦煌本作‘成功不處’。”
0547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6_俞樾

<p>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6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此河上公本也。河上注曰:‘聖人升用,則為百官之元長也;’是其本作‘聖人用之’。至王弼注曰:‘聖人因其分散,故為之立官長;’則当作‘聖人因之’,方...
0437

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52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本。傅奕本“以為”前有“可”字,谓“天下有始,可以為天下母”。其他诸本皆无“可”字,同帛书本。
0337

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08_04_校笺_06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王羲之本亦作‘人’。”
0446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5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不可得意於天下’,御注作‘得志’,河上、王弼作‘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《大典》无‘則’字。”
0426

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54_09_校笺_0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无‘吾’字。‘奚’,范同此,各本作‘何’。赵、二张无‘之’字。罗卷、馆本、易州无‘哉’字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

<p>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04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作‘大道氾兮’,作‘氾’為是。”
0596

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

<p>《老子》59_07_校笺_09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、赵‘柢’作‘蔕’。文津‘道’作‘身’。”
0336
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4_高亨

<p>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14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按:‘將’字疑衍。《说文》:‘涣,流散也。釋,解也。’冰釋而后涣然流散,若冰將釋,仍在凝结,安能云涣哉!故有‘將’字其文為不通矣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涣兮其若冰之液。’...
0416

笔记:「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」

笔记:「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」-齐物书舍
机体的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,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,来源于气、血、津液;它的生成和代谢,又依赖于脏腑、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。因此,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,气、血、津液和脏...
0646

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15_12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孰能安以久,動之而徐生’,‘久’字绝句。谓此心谁能安定以久,而不复应物哉?感之而徐自生也。”
03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