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子孫以祭祀□□”,“祭”为“祭”之误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;“祀”后损掩“不絶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此句作“子孫以其...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各本及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‘散’并作‘揣’,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:‘大马之捶钩者’,陆德明《音义》曰:‘大马,司马也。···或说曰:江东三魏之间,人皆谓锻为捶,音字亦...
《老子》11_06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鑿户牖以為室,當其无,有室之用’,古本。半門曰户,交木曰牖。器中虚通,则能容受;室中虚通,则能居处,是當其无处,乃有器与室之用也。《庄子》曰:‘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蹊;...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3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故本当作“渢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渢渢乎!大而婉,险(俭)而易行,以德辅此。”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渢,扶弓反;徐:敷剑反;韦昭音凡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两句,帛书甲本作“曰:與呵其若冬□□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损掩“涉水”二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曰:與呵亓若冬涉水”,“兮”时译為“呵”,“其”作“亓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4_范应元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5_孙鑛
《老子》76_04_校笺_10_毕沅
《老子》46_06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05_01_校笺_08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《释文》、《群书治要》及遂州本‘芻’作‘蒭’。李文仲《字鉴》曰‘芻,《说文》:刈草也,象包束草之形。从二屮,即草字也。俗又加草,非。’《吕氏春秋·贵公篇》高诱注引《老子...
《老子》60_01_校笺_05_范应元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无“故”字,后句“柔弱”后有“微細”二字(因前文有此二字,此处仍衍)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御注三本、邢玄本、景福本、...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同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溪’字水旁在右。”帛书乙本两处“其”作“亓”,“溪”假作“雞”(上古二字皆為支部,属叠韵通假)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改。今从帛书《甲本释文》...
《老子》28_音韵_01_江有诰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9_张煦
《老子》58_02_校笺_09_老子甲本释文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12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馆本无‘是以聖人’四字,宋河上、臧疏、柰卷、易州‘劌’作‘害’,馆本、磻溪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作‘穢’。伦谓作‘劌’是。‘穢’借字,‘害’讹字。又疑河上‘割’字作‘害’...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6_王昶
《老子》38_04_校笺_03_河上公
《老子》39_05_校笺_08_蒋锡昌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11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由人与萬物与草木看来,其理皆同,其气皆同。故凡堅而不柔,强而不弱者,必至遇剛易折,其气易散,皆是死之徒也。凡柔而能和,弱而不猛者,必能持久不坏,其气不散,皆是生之徒也。...
《老子》55_07_校笺_04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知和曰常’,义不可通。疑‘知’当作‘精’。盖‘精’字转写去,读者依下句增‘知’耳。前文云:‘精之至也’,又云:‘和之至也。’故此总之曰:‘精和曰常。’‘常’乃自然之...
《老子》14_08_校笺_13_高亨
高亨云:“按:‘繩繩’疑本作‘鼆鼆’,形近而讹。《说文》:‘鼆,冥也,从冥,黽声。读若黽蛙之黽。’则鼆鼆犹冥冥矣。谓其不可見也。不可見自不可名,故曰‘鼆鼆不可名’。《释文》:‘繩,...
《老子》20_10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纍呵如□□□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,损缺“无所歸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作“纍呵怡无所歸”,“呵”为“兮”之时译。“怡”为“似”之假借(二字上古皆为邪母...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以正之邦”,“之”为“治”之假(上古二字皆为之部);乙本作“以正之國”,“之”为“治”之借,“国”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。《甲、乙本释文》皆校改“之”为“治”。今从...
《老子》38_03_校笺_04_焦竑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1_校勘
此四句,帛书甲本衍“失道矣”三字;“失義而后禮”句,“失”和“后禮”三字损掩。帛书乙本,“故失道而后德”句同,而“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義,失義而后禮”三句中的“后”,皆作“句”,实...
《老子》45_述评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9_唐玄宗
唐玄宗疏云:“夫坐忘遗照,深契道原于诸法中,尽能不滞系心于此,故云善結。夫用繩約者,繩散则約解。以道結者,心静则道冥,适使万缘尽兴,终能一无所染,虽无繩索約束,岂可解而散呼?故云‘...
《老子》48_06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《庄子·逍遥游篇》疏引作‘不足以取天下也’。譣五十七章弼曰:‘上章云:及其有事,又不足以取天下也。’是王有‘又’字,‘矣’作‘也’。宋河上‘足’字不作‘可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