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217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0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0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龙兴碑、李荣‘民’作‘人’,下同。按:圣者创制立法,智者舞巧弄诈。五十七章‘法令滋彰,盗贼多有’;六十五章‘以智治国,国之贼’;故必絶之弃之,而后民利百倍也。《韩非子·...
03110
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5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此列三寳之数也。体仁博施,爱育群生,慈也。节用厚人,不耗于物,儉也。為事始和而不唱,不敢為天下先也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

<p>《老子》38_07_校笺_02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葛作‘失德而後德’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柰卷、臧疏无‘是故’二字,‘藏’为‘臧’俗字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77_05_校笺_0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’,六朝残卷无‘損’字,‘以’作‘能’。卷子、馆本无‘之’字、‘以’字,成疏但无‘以’字,彭、臧疏‘以’作‘而’。”水海按:臧疏本无“而”...
03115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8_徐梵澄

<p>《老子》08_音韵_08_徐梵澄</p>-齐物书舍
徐梵澄云:“‘予善天’,通行本作‘與善仁’。——‘予’同‘與’。甲本作‘予善信’,脱三字。按‘天’古读铁因切,兴也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‘孤不天’,犹今言‘不兴’。作‘予善天’者是...
0319

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

<p>《老子》14_10_校笺_08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赵作‘忽恍’,吕等作‘惚恍’。”
0319

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6_张煦

<p>《老子》62_01_校笺_06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等无‘也’字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4_李翘

<p>《老子》38_08_校笺_04_李翘</p>-齐物书舍
李翘云:“《庄子·知北游篇》引云:‘禮者,道之華而亂之首也’。误合下为一句。”
0315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4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4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注:“有物之体,寂寥虚静,妙本湛然常寂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1_罗振玉

<p>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1_罗振玉</p>-齐物书舍
罗振玉云:“敦煌本‘制’作‘制’。‘無’,今王本作‘不’,与御注、景福二本同,《释文》出‘無割’二字,知王本作‘無’,今据改。景龙本、敦煌本均作‘是以大制无割’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2_河上公

<p>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2_河上公</p>-齐物书舍
河上公注云:“聖人爱养万民,不以仁恩,法天地任自然。聖人视百姓如芻草狗蓄,不责望其礼意。”
03113

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13_古棣

<p>《老子》30_02_校笺_13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其事好還’,‘還’,《释文》音旋;范应元注‘還,句缘切,经史旋、還通’;朱谦之说‘其事好還,謂兵凶戰危,反自为祸也’;陈鼓应则今译为‘用兵这件事一定会得到還报’。对‘好...
03112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7_王弼

<p>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7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言大道荡然正平,而民犹尚舍之而不由,好从邪徑,况复施为以塞大道之中乎?故曰‘大道甚夷,而民好徑’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0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成玄英疏曰:‘多贪世利,厚益其生,所以烦恼障累,日日增广。’又曰:‘是以生死之业,日日强盛’;是成‘曰祥’作‘日祥’,‘則’字亦作‘日’也。伦谓‘日’为‘曰’误,‘曰’...
0317
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9_古棣

<p>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9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王弼注是符合《老子》原意的。‘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’(九章),‘多藏必厚亡’(四十四章),故‘多藏’、‘金玉满堂’不为富;‘能守’、‘不亡’(即王弼说的‘不失’)才算富。可...
0316
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故去彼而取此”,“彼”指“為目”,“此”指“為腹”。人一起贪欲,则永难满足,以致亡身。所以老子要“去目”,即“摒弃物欲的诱惑”,而“為腹”即“持守安足的生活”。“去目”、...
0318

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4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61_07_校笺_04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畜’,借为‘育’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65_今译

<p>《老子》65_今译</p>-齐物书舍
古代遵循道的人,不是使民人巧伪奸诈,而是使民人憨厚淳朴。民人之所以难于治理,就在于他们巧诈有诡计。所以,以曲巧诈伪掌管国家的人,是国家的破坏者;以淳朴无为掌管国家的人,是国家的有德...
03112

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

<p>《老子》21_07_校笺_04_吴云</p>-齐物书舍
吴云云:“傅本作‘自今及古’,王弼同此石(广明本作‘自古及今’)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2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73_03_校笺_02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卷子、馆本、成疏、易州‘孰’作‘熟’。”水海按:今存易州碑本作“孰”,非作“熟”也,马实误校。
03113

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8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73_05_校笺_08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按:作‘不漏’是也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注、《魏书·景穆十二传》均引‘失’作‘漏’。《群书治要》引亦作‘漏’。‘漏’,《玉篇》‘力豆切,漏泄也’。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‘朱弦...
0317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8_吕吉甫

<p>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8_吕吉甫</p>-齐物书舍
吕吉甫云:“道之在天下,莫与之偶者。莫与之偶,则一而已矣。”
03114

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6_李大防

<p>《老子》25_01_校笺_06_李大防</p>-齐物书舍
李大防云:“混成者,无始无终,无善无恶,混沌而不可分也。”
0318

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3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09_02_校笺_03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揣’,初委反,又丁果反、志瑞反。顾云:‘揣,治也。’《简文》:章樏反。‘而棁’,‘棁’音锐。‘棁’字,音菟夺反,又徒活反,河上作‘鋭’。”
03111

《老子》61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61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江有诰韵读谓无韵。陈柱谓:四國字韵,两人字韵。
0315

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3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65_06_校笺_03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知此稽式,是謂玄德’,傅奕、王弼同古本。‘稽’,古兮反,考也,同也,如《尚书》‘稽古’之‘稽’。此用智、不用智两者,亦是考古之法也。能知此考古之法,是謂玄遠之德也。”...
03111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5_易顺鼎

<p>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5_易顺鼎</p>-齐物书舍
易顺鼎云:“《释文》出‘廓’字,云河上本作‘泊’;据此,则王本作‘廓’,可知。注云:‘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。’是其证也。《文选·子虚赋》、《养生论》注两引作‘怕’,皆河上本。今王本作...
0315

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5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20_18_校笺_15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潘、磻溪、赵写并作‘我獨異於人,而貴求食於母’。易州、臧疏、白无‘欲’字,馆卷无‘獨’字,馆本无‘求’、‘於’二字。··此句当作‘衆人皆有異,而我獨貴食母’,盖由后...
03113

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5_毕沅

<p>《老子》10_04_校笺_05_毕沅</p>-齐物书舍
毕沅云:“‘能无以知’,河上公作‘能无以為’,王弼作‘能无知’。”水海按:宋刊河上公本、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《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》作“能无知”,道藏河上公本作“能无為”,无“以”字。...
03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