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子》19_05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“令”,《广韵》“力政切”,去声,上古為来母耕部【lǐen】,动词,使、让之谊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“令,使也。”“之”,代词,代它们,即“此三言”。此“之”不可少。通行本皆漏传...
《老子》73_01_校笺_03_水海
水海按:作“煞”则为“殺(今简为杀)”之异体(《广韵·黠韵》“煞”同“殺”),《老子》原本則作“殺”。此两句言勇於敢有为者,則遭殺身之祸矣;勇於不敢有为者,則活其身矣。大凡勇於敢者...
《老子》76_01_校笺_07_高明
高明云:“按‘人之生也柔弱’,‘柔弱’指人体中之筋、肉等组织而言,如五十五章‘骨筋柔弱而握固’(乙本),即此‘柔弱’之义。帛书甲本‘其死也仞堅强’,乙本‘其死也信堅强’,‘仞’或‘...
《老子》02_音韵_07_水海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果而不得以是,果而勿强’,各本无‘是’字。”水海按:唐玄宗、焦竑、毕沅、蒋锡昌、朱谦之等校勘家皆“是果而勿彊(强)”句读;严可均本句首“是”字,则归上句末,与众珠异。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07_毕沅
《老子》59_05_校笺_06_马叙伦
《老子》64_06_校笺_05_张煦
《老子》26_01_校笺_04_毕沅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8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人君清虚恬静,则可勝外物之纷扰,故曰:‘清静可以為天下正。’正者君也,长也。帛书甲本‘清静’下有‘可以’二字,语意较足,今据补正。河上、王弼本作‘清静為天下正’,脱二字...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6_严可均
《老子》51_04_校笺_03_马叙伦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;乙本作“是以吉事□□,□□□□”,前句损掩“上左”二字,后句全损。今从甲本。道藏河上公本、顾欢本、景龙本、傅奕本、李约本、(唐)李荣本、白文本、司马光本、林希逸...
《老子》35_02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遂州、邢玄、庆阳、磻溪、楼正均作‘泰’,诸河、王本作‘太’,道藏王本作‘大’。泰、太古通。依旧说:安,静也。《释名·释言语》‘安,晏也’;晏晏然和樂无动惧也。平者安之至...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1_蒋锡昌
《老子》16_08_校笺_02_高明
高明云:“今本则将‘妄’连缀重语删去,虽然用字从简,则经义不若帛书甲、乙本详实。从经文内容分析,殊觉删之不当。今据古今各本校刊,此文当作‘不知常,妄’。”
《老子》64_11_校笺_08_水海
水海按:此“其”(qí),时间副词,相当於“将”。王引之《经传释词》云:“其,犹将也。”《尚书·微子》“今殷其沦丧”,孔传:“言殷将没亡。”《管子·小匡篇》“政事其不治”,敦沫若集...
《老子》66_01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‘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’,按:《御览·地部》引作‘江海能為百谷王者’;《皇王部》引此句同此。《地部》引作‘以其善下也’;《皇王部》引作‘以其善下之也’。”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2_王安石
《老子》06_03_校笺_06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綿綿’诸本作‘緜緜’。成玄英曰:‘綿綿,微细不断貌也。’‘綿’为俗字。《玉篇》:‘緜,新絮也,纏也,緜緜不绝。今作綿。’《五经文字》云:‘作綿者讹。’又‘緜緜’下,景...
《老子》57_10_校笺_12_宋常星
《老子》45_06_校笺_03_马叙伦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3_古棣
古棣云:“作‘谿’為是。《说文》:‘谿,··从谷,奚声。’《尔雅·释水》李注:‘水出于山,入于川,曰谿。’‘谿’字从谷,与山谷有关。余曾目睹鲁南暴雨之后发山水的情状,从山上直泄而下...
《老子》51_03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20_14_校笺_02_彭耜
《老子》39_04_校笺_07_张煦
《老子》52_述评
《老子》15_07_校笺_04_焦竑
《老子》62_06_校笺_05_许抗生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、景三本,句首有‘古之’二字。王弼本亦然。”水海按:诸王本皆无“古之”二字,明和刻《老子王注》,冠以《考异》云:“古本作‘古之善為士者不武也’;”此盖指傅奕古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