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28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79_音韵_06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79_音韵_06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怨、怨、善,元部;人,真部;真元合韵。契、勶,月部。親、人,真部。
05511

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8_吴澄

<p>《老子》04_01_校笺_18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注云:“‘沖’字本作‘盥’,器之虚也。道之体虚,人之用此道者,亦当虚而不盈,盈则非道矣。沖,直中切。”
05515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1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古棣说是也。《老子》故书当作“人莫之令”。其中之“人”,河上公古本(即王羲之书河上公本)即如此,唐本多有作“人”者(笔者亲见至少十二种),即上承河上公古本,并非避唐皇帝李世...
05513

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3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32_08_校笺_03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譬道在天下’,河上、王弼‘道’下有‘之’字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14_张舜徽

<p>《老子》12_06_校笺_14_张舜徽</p>-齐物书舍
张舜徽云:“《老子》所言‘為腹不為目’,乃就君道而發。君道无為,主于任人而不任智。使天下之人,皆為己用,即所谓以物养己也。如自贤己智,代行臣职,则以物役己矣。腹与目,特取譬而為言耳...
05512

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14_02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两句,帛书甲本如此;乙本“名”作“命”。今从甲本。今诸通行本皆无“而”字,“弗”作“不”,无“名”后“之”字,謂“聽之不聞名曰希”。
0556

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5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20_03_校笺_05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‘相去何若’,王弼或作‘若何’,非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3_彭耜

<p>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3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昧’,陆梅对切,李莫佩切,昏昧也。‘纇’,河上作‘類’。‘進退若道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、程此句并在‘夷道若纇’上。”按:彭耜刻本误刻“進道若退”为“進退若道”...
05511

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<p>《老子》42_01_校笺_09_蒋锡昌</p>-齐物书舍
蒋锡昌云:“道始所生者一,一即道也。自其名而言之,谓之道;自其数而言之,谓之一。三十九章‘天得一以清’,言‘天得道以清也’,此其证也。”
05510

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4_高亨

<p>《老子》23_02_校笺_14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飄’上,王本原有‘故’字,河上本无。今据删。按:无‘故’字,是也。盖后人误以‘希言自然’一句冠此章之首,因增‘故’字以联之,而不计其文意之不相关也。”
0555

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46_02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蒋、朱则释“戎馬”为“牸馬”、“牝馬”等;蒋谓“生於郊”为“驹犊生於战地”等。此释迂曲,亦不可通。 又,魏源引王弼注语:“天下有道,知足知止,无求於外,各修其内而已。故卻走...
0556

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9_张煦

<p>《老子》27_03_校笺_09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吕作‘善計者不用籌算’。林作‘善計不用籌策’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2_道德真经集注

<p>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2_道德真经集注</p>-齐物书舍
《道德真经集注》(梁迴序)校语云:“明皇、王弼二本‘命’并作‘爵’。”水海按:《道德真经集注》(梁迴序)本校者所见王弼本“夫莫之命,而常自然”中之“命”作“爵”。
05511

《老子》54_音韵_08_本章韵读

<p>《老子》54_音韵_08_本章韵读</p>-齐物书舍
本章韵读:拔、脱、絶,月部。身、真,真部。家、餘,鱼部。鄉、長,阳部。邦、丰,东部。下,鱼部;博,铎部,鱼铎通韵。家,鱼部;鄉,阳部,鱼阳通韵。邦,东部;下,鱼部,东鱼合韵。兹,之...
05510

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7_李息斋

<p>《老子》34_01_校笺_17_李息斋</p>-齐物书舍
李息斋云:“大道汎兮,充满八极,及其用之,如在左右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、乙本‘以顺衆父’,世传今本多同王本作‘以閲衆甫’,遂州本作‘以閲終甫’。《释文·释言语》:‘順,循也,循其理也。’《易经·说卦》:‘昔者圣人之作《易》也,将以顺性...
05511

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7_洪赜煊

<p>《老子》39_16_校笺_07_洪赜煊</p>-齐物书舍
洪赜煊云:“‘琭琭’犹‘録録’,《广雅·释诂》:‘逯逯,众也;’《说文》:‘娽,随从也;’并通用字。王本‘貴物以多而见賤,落落石坚貌,石本賤物,以坚而自貞,是以两不欲也。’《晏子春...
0555

《老子》75_述评

<p>《老子》75_述评</p>-齐物书舍
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,其主旨是反剥削反暴敛。 租税制度,是封建性质的经济剥削形态。它是伴随着封建土地占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,它又是伴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推广的。它产生于春...
0557

《老子》51_01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1_01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高亨、古棣之说非是。高、古二人主要是认为下文“物形之,而器成之”义不可通,而改《老子》原文的。实际上原文之义很通畅:道使万物生長(“道生之”:“生”为使动用法,使·..·生長...
0555

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紛、麈、存、先韵(文部,先,思殷反)。邓廷桢与之同,邓云:“先,古音读若‘诜’。”
05513

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2_苏辙

<p>《老子》36_04_校笺_12_苏辙</p>-齐物书舍
苏辙云:“未尝與之而遽奪,则势有所不极,理有所不足。势不极则取之难,理不足则物不服。然此极於用智也,與管仲孙武何异?”
05513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9_高明

<p>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9_高明</p>-齐物书舍
高明云:“帛书甲本首句残损,乙本作‘曰静’,今本皆作‘歸根曰静’。按此节经文乃承前文‘夫物云云,各復歸於其根’而言,故缀连前文‘歸根’二字,曰‘歸根曰静’。甲本四字皆残,乙本仅作‘...
0559

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4_陈柱

<p>《老子》41_05_校笺_04_陈柱</p>-齐物书舍
陈柱云:“‘言’字下,当从闵本增‘者’字。”
0556
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9_水海

<p>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9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於”(今作“于”)字。《韩非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等先秦古书所引即有“於”字,足证帛书甲、乙本有“於”字不误也。查《文子》的《道原篇》、《精诚篇》、《下德篇》...
0555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7_钱钟书

<p>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7_钱钟书</p>-齐物书舍
钱钟书云:“‘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’,按四十八章所谓‘为道日损’也。‘知’,知道也,即上句之‘見天道’,非指知识;若夫知识,则‘其出愈遠’,固当如四十八章所谓‘为学日益’耳。景龙本‘...
0556

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9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30_07_校笺_09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‘是果而勿彊’,范、吴‘是’下有‘謂’字,‘彊’字同此。磻溪‘彊’作‘强’,赵(秉文)同。彭、白、张之象、赵写无‘是’字。石田羊一郎作‘是謂果而彊’。”
05510
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7_严可均

<p>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07_严可均</p>-齐物书舍
严可均云:“御注作‘恬淡’,河上作‘恬恢’,一作‘恬然’。王弼作‘恬澹’。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勝而不美’。”
055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5_张煦

<p>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05_张煦</p>-齐物书舍
张煦云:“‘苟’,吕等作‘及’,无‘乎’字。”
0555
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2_彭耜

<p>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2_彭耜</p>-齐物书舍
彭耜云:“‘牝常以静勝牡,以静為下’,司马‘以静為下’作‘以其静為之下’。林‘下’上声。”
05512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6_王昶

<p>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06_王昶</p>-齐物书舍
王昶云:“邢州(遂州本)作‘我魄未兆’。开元、至元作‘我獨怕其未兆’。”
05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