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物书舍-齐物书舍-第30页
齐物书舍的头像-齐物书舍
管理员
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【齐物书舍】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夫兵者,不祥之器□”,句末“也”字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。今从乙本。傅奕本、白文本“兵”作“美兵”,无“也”字,谓“夫美兵者,不祥之器”。道藏河上公本...
05312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

<p>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6_纪昀</p>-齐物书舍
纪昀云:“按:《永乐大典》有‘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’九字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6_水海

<p>《老子》36_02_校笺_06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查道藏河上公本及王羲之本(古棣所謂“河上公古本”)皆作“將欲弱之”。吴云所见本当是宋刊河上公本(影宋本),但宋刊河上公本作“將使弱之”,而不作“使非弱之”。“弱”:形容词用...
05314

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3_陆德明

<p>《老子》16_03_校笺_03_陆德明</p>-齐物书舍
陆德明云:“‘凡物’,‘凡’本作‘夫’。”
0536

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9_朱谦之

<p>《老子》17_06_校笺_09_朱谦之</p>-齐物书舍
朱谦之云:“‘成功事遂’,按:景福本、法京敦甲本作‘成功遂事’,宜从之。‘百姓謂我自然’,河上本、王弼‘謂’上有‘皆’字。范应元本作‘百姓皆曰我自然’;《庄子·庚桑楚篇》郭注引作‘...
0539

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

<p>《老子》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</p>-齐物书舍
马叙伦云:“按:‘道’借为‘大’,声之误也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7_古棣

<p>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7_古棣</p>-齐物书舍
古棣云:“‘繩’,帛书乙本作‘’(甲本缺文)。‘’即‘繩’字之误。‘繩約’,即繩索。《说文》:791道篇校笺译评‘繩,索也;’‘約,纒束也;’是‘繩’、‘約’皆謂用丝繩捆物也。···...
05315

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4_王弼

<p>《老子》32_09_校笺_14_王弼</p>-齐物书舍
王弼注云:“川谷之與江海,非江海召之,不召不求而自歸者也。行道於天下者,不令而自均,不求而自得,故曰‘猶川谷之與江海’也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15_吴澄

<p>《老子》64_14_校笺_15_吴澄</p>-齐物书舍
吴澄云:“此言聖人之學,以不學为學。衆人所趋者,我則不趋;衆人掉臂过而不顾,我則还反其处;是不學人之所學也,故曰‘學不學’。凡此不欲、不學者,盖以萬物之理,无為而自然,故吾亦无為。...
05311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21_詹剑峰

<p>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21_詹剑峰</p>-齐物书舍
詹剑峰云:“‘希,言自然’,据何心山说:‘此处当希字绝句,不可以希言与多言对解。’据宋徽宗说:‘希者独立於万物之上而不与物对,列子所谓疑独者是也。’可见‘希’即道也。这章肯定:道即...
05314

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3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30_01_校笺_13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“‘以’,用也;‘佐’,辅也;‘人主’,君王也。言用正道辅佐君王者,当偃武脩文,导之以德,不可以盛用强兵骋暴天下。
05314

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9_易顺鼎

<p>《老子》32_05_校笺_09_易顺鼎</p>-齐物书舍
易顺鼎云:“按唐韩鄂《岁华纪丽》引作‘民莫之合而自均’,‘令’疑‘合’字之误。‘莫之合’,即听其自然之意也。言天地相合,则甘露自降,若民则莫为之合,而亦且自均,极言无为之效耳。”
05310
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衣被’,王弼、马诞同古本。‘衣被’,猶覆盖也。···道又覆盖萬物,而未尝為主也。”
0537

《老子》34_音韵_01_江有诰

<p>《老子》34_音韵_01_江有诰</p>-齐物书舍
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:右、辭韵(之部,右音异,辭去声)。居、主韵(侯鱼通韵,居上声,主叶,音诸)。陈柱谓:右、辭、有、主韵,大、大、大韵。高本汉谓:右、辭、有韵。
05313

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22_03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帛书甲、乙本。王守正本“少”作“小”,謂“小則得,多則惑”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馆本、遂州本“惑”作“或”,謂“少則得,多則或”。其他诸通行本皆同帛书本。
05312

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4_水海

<p>《老子》49_02_校笺_04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有“之”(结构助词)字,文义足,文句顺。当如帛书本有“之”字。 又,朱谦之云:“《北堂书鈔》七引‘姓’下无‘心’字。按:此言聖人不师心自用,唯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已。”
0538

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4_俞樾

<p>《老子》49_10_校笺_04_俞樾</p>-齐物书舍
俞樾云:“按:‘為天下渾其心’下,河上公本有‘百姓皆注其耳目’七字,王弼本当亦有之,故注云:‘如此,则言者言其所知,行者行其所能,百姓各皆注其耳目焉,吾皆孩之而已。’是可证其有此句...
05315

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3_水海

<p>《老子》28_05_校笺_03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景龙本作“得”則為“德”字之借,非《老子》本字也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足,止也。人能為天下谷,則德乃常止於己。”
0539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

<p>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</p>-齐物书舍
肖天石云:“恃其兵强器精,而好争戰於天下,是樂殺人矣。天道好还,勝之於此者,必败於彼;得之於此者,必失於彼;樂殺人者,其能免人亦殺之乎?”
0535

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0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7_02_校笺_10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作“奇”是,作“其”为借字(上古二字皆为群纽)。从军事学的角度来说,“奇”、“正”是古代兵家研究制敌取胜的一种理论。“正”指一般的、正常的制敌取胜之术;“奇”指特殊的、变化...
0539

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4_范应元

<p>《老子》24_01_校笺_04_范应元</p>-齐物书舍
范应元云:“‘跂’,去智切,举踵也。‘跨’,枯化切,越也。立而跂欲高于人也,然岂可久立邪?行而跨欲越于人也,然岂可久行邪?跂也跨也,以譬人之好高争先,所立所行不正,不可以长久也。”
0535
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0_高亨

<p>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10_高亨</p>-齐物书舍
高亨云:“‘夷道若纇’,河上本作‘類’(水海按:王羲之书河上公古本石刻拓本作‘纇’)。易顺鼎曰:‘夷,平也。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刑之颇類。服注:類,读为颣,颣,不平也。颣与夷正相...
0538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1_唐玄宗

<p>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1_唐玄宗</p>-齐物书舍
唐玄宗疏云:“希言者,忘言也。夫言者在乎悟道,悟道则忘言;不可都忘,要其诠理。但自然之理,不当有与不有。希言之义,亦不定言,故以希言之言,用显自然之理,故云希尔。若能因彼言教,悟证...
05312

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45_01_校笺_0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“成”,《说文》谓“就也”,《广韵》谓“毕也,就也”,即完成、完就、完毕之谊。非指某一具体物。“大成”是泛指最完全、最完满、最圆备。唐玄宗疏:“凡曰学人,功行大成,众德圆备...
05315

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0_成玄英

<p>《老子》78_06_校笺_10_成玄英</p>-齐物书舍
成玄英疏云:'國,邦域也。垢,辱也。言体道之士,處於人世,谦退柔弱,达於违从;身受屈辱,不与物争,故堪為社稷之主,以牧苍生也。'
05310

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30_06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句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景龙本“毋”作“不”,“已”作“以”,无“居”字,谓“果而不得以”。其他诸本“毋”亦作“不”,亦无“居”字,谓“果而不得已”。
0536

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7_水海

<p>《老子》55_08_校笺_17_水海</p>-齐物书舍
水海按:王、奚、许三家之说,皆本于河上公注。其说亦通,备参。
05315

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1_校勘

<p>《老子》69_05_校笺_01_校勘</p>-齐物书舍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莫於於无适,无适斤亡吾吾葆矣”,“禍(简作祸)”假作“”(“禍”、“”皆从“咼”声),“大”假作“於”(上古“大”為定纽月部,“於”為影纽鱼部。月部【at】和铎部...
05313
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9_宋徽宗

<p>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9_宋徽宗</p>-齐物书舍
宋徽宗云:“賤者,貴之所恃以为固;下者,高之所自起。世之人睹其末,而圣人探其本,世之人见其成,而圣人察其微,故常得一也。孤、寡、不穀,名之賤者也,而侯王以為稱,知所本而已。侯王所以...
0535

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5_陈鼓应

<p>《老子》40_04_校笺_05_陈鼓应</p>-齐物书舍
陈鼓应云:“‘无’和一章的‘无名天地之始’的‘无’相同。但和二章‘有无相生’与十一章‘无之以为用’的‘无’不同。二章与十一章上的‘无’,是指现象界的非具体存在物;而本章的‘无’是意...
053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