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1页
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5_许永璋

许永璋云:“(此句)说明道与萬物之关系。‘淵’义是博大精深,形容‘道大’;‘萬物之宗’,即萬物之主,亦即‘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’的简化。道为‘萬物之母’,故为‘萬物之宗...
02810

《老子》51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、王弼‘爵’作‘命’,明皇、希声同奕(作‘爵’)。”
0466

《老子》29_05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《说文解字》无‘呴’字;云:‘嘘,吹也;’‘吹,嘘也;’又云:‘歔,欷也;’‘欨,吹也。’疑‘呴’应作‘欨’,古字‘歔’、‘嘘’应同。”
06211

《老子》04_05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(孟頫)‘知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486

《老子》51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道生之,而德畜之;物形之,而器成之。”生、形、成为韵,三字皆属耕部。三个“之”字为虚字脚,此称为“富韵”。“是以萬物莫不尊道,而貴德”,道【deu】,幽部;德【t*ek】,职部...
03412

《老子》29_07_校笺_10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‘或挫’,河上、御注、景福三本作‘載’,景龙、敦煌二本作‘接’。”
0236

《老子》05_02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“聖人不仁”,“仁”,“爱也”(见《荀子·大略篇》);此即聖人无所偏爱之意,谓聖人“法天地”而对于百姓纯任自然也。
0299
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8_詹剑峰

詹剑峰云:“‘天下有始,可以為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復守其母。’认為道与萬物同乎母之与子,遂认為‘道’之‘生’有男女生殖的意味。老实说,这是一种误解。《老子》书中的...
0267

《老子》29_述评

此章节主要宣扬的是无为守中、顺任自然的思想。吕惠卿说:“《老子》言取天下常以无事。无事者,因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,故能得天下之心而使之不去,非有以为之也。惟道可以御器。天下之器神器也...
03615

《老子》05_音韵_03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《庄子·齐物论篇》‘枢始得其环中,以应无窮’;亦中、窮為韵。又《老子》‘中’‘窮’各上一字‘數’、‘守’,亦相為韵。此為韵上韵。本马叙伦说,见《毛诗正韵后序》。”
0316

《老子》52_07_校笺_04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《牟子·理惑论》引无‘歸’字。‘歸’字疑衍,《尔雅·释言》:‘復,返也。’《小尔雅·广言》:‘復,还也。’復其名,谓收回其明也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30_03_校笺_04_纪昀

纪昀云:“《永乐大典》‘有’作‘者’,有‘矣’字。”
0546

《老子》06_03_校笺_02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勤’作‘懃’。”
0256

《老子》53_01_校笺_06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‘介然’,犹慧然也。‘介’读为黠。《方言》卷一:‘虔,儇慧也,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。’《广雅·释诂》:‘黠,慧也。’介、黠古通用。《仪礼·士冠礼》:‘将冠者采衣紒。...
04612
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11_唐玄宗

唐玄宗注云:“果在於应敌,非果以取强也。”疏云:“用兵之善,果於止敌,止敌自矜,未名善勝。故虽止敌,慎勿矜夸,矜夸则伤於取功。故虽果於止敌,戒云勿伐其功。伐取其功,是则自为憍泰,憍...
04213
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故能長生”是。下文“不以其无私與?故能成其私”,以之为例,则此处应作“長生”,不应作“長久”。 又,河上公注云:“说天地長生久寿,以喻教人也。天地所以独長且...
03514
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04_武内义雄
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遂二本‘蕪’作‘苗’。”
05115

《老子》30_08_校笺_08_罗运贤

罗运贤云:“《理惑论》引作‘謂之不道’。”
0408

《老子》07_05_校笺_02_河上公

河上公注云:“人以为私者,欲以厚己也。聖人无私而己自厚,故能成其私也。”
02312

《老子》53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全损。乙本作“□□盗□”,“盗”字前损掩“是謂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;句末一字,仅残存右部“木”旁,或是从木于声之字,或是“李”字之坏写。今从《韩非子·解老》校补...
0295

《老子》31_01_校笺_10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美’,各本作‘佳’。宋河上无‘者’字。吴无‘之器’二字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引作‘美好者,不祥之器’。《书钞》卷一一三引作‘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也’。石田羊一郎以...
05710

《老子》08_03_校笺_06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居’,吕(知常)作‘處’。吕(知常)、葛、苏、赵(孟頫)无‘矣’字。”
04111

《老子》54_01_校笺_02_陆德明

陆德明云:“‘不拔’,皮八反,顾云‘私’。”
0425

《老子》31_05_校笺_03_纪昀

纪昀云:“‘兵者不祥之器’,按:自此句至‘言以喪禮處之’,似有注语杂入,但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经文,今仍从之。”
0525

《老子》08_05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此‘正’,当读如字。老子治国,主张清静无为,故即以清静之道为正。此《老子》特有名词也。四十五章‘清静为天下正’;五十七章‘我好静而民自正’;皆‘正’、‘静’互言,可证‘...
02713
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罗卷、馆本、赵写及《治要》、《文选·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》注引‘修’并作‘脩’,下同。‘修’是,‘脩’借。各本及《文选·经曲阿诗》注引‘之’下有‘於’字。罗卷上‘其’字...
0227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,古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‘樂’,去声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2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言人心贪爱,求取无厌,执守保持,使令盈满,积财为累,悔吝必生,故圣人戒云:不如休止。”
0336

《老子》54_07_校笺_05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强本成疏:‘故言有余···故其德能普。’是成(玄英)‘乃’作‘能’。按‘普’为‘溥’之假借。《说文》:‘溥,沛也。’傅本作‘溥’,乃用本字。‘修之天下,其德乃普’,言修...
04810

《老子》31_10_校笺_08_水海

水海按:今通行本“尚”字,皆当从帛书甲、乙本作“上”。“上”為本字,“尚”為借字(上古二字皆為禅纽阳部,為同音假借),《正字通·小部》:“尚,与‘上’通。”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壮...
048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