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9_06_校笺_08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德既无極,则可以有國,而为君也。盖昔人以心喻君,以气喻民,以身喻國,能爱精气,则可以有身。由是而推,能爱民物,则可以有國,此天下、國家之本在身也。通乎此者,非以图國,而...
《老子》16_音韵_04_水海
水海按:“至虚極也,守静督也。萬物旁作,吾以觀其復也。”極【gǐek】,职部;督【teuk】,觉部;职部【ek】和觉部【euk】皆为入声韵,其主要元音相近,韵尾相同,故可旁转,职、觉合韵,极、...
《老子》16_12_校笺_08_王安石
王安石注云:“王者,人道之極也。人道极,则至於天道矣。天与道合而为一。”
《老子》26_03_校笺_06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燕處’,王弼、傅奕本作‘宴處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13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‘蒞’,临也。言用正道以临天下者,使邪魅之鬼不敢为妖孽之患也。”
《老子》56_09_校笺_06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既遗荡乎親疏,又虚忘于利害,毁誉不关其虑,貴賤莫届乎怀。故苍生荷戴而不辞,群品乐雅而不厌,是以天下人间尊而貴之。”
《老子》75_04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作‘夫唯无以生為者,是賢於貴生焉’。《文子·十守篇》作‘夫唯无以生為者,即所以得长生’。强本成疏:‘故独不以生為生者’,是成‘為’下有‘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6_02_校笺_07_罗振玉
罗振玉云:“景龙、御注、景福、英伦诸本‘觀’下均有‘其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11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古之善為士者’,‘士’乃误字,帛书乙本作‘道’,与傅本合,今据改正。河上公注云:‘谓得道之君也。’则河上本原亦作‘道’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陶说是。‘行’、‘兵’、‘臂’、‘敵’相间为韵。范、罗卷、馆本、臧疏、卷子成疏、吴同此。各本‘執无兵’句在‘仍无敵’句下。”
《老子》21_09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之然’,御注、今河上作‘之然哉’,王弼作‘之狀哉’。”
《老子》78_08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''正言若反也',诸本无'也'字。'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惚兮怳兮,其中有象’,一‘其’字上无‘兮’字;一无‘其’字,句末有‘兮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7_01_校笺_09_水海
水海按:《老子》原本当有“於”(今作“于”)字。《韩非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等先秦古书所引即有“於”字,足证帛书甲、乙本有“於”字不误也。查《文子》的《道原篇》、《精诚篇》、《下德篇》...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7_水海
水海按:“希”,《尔雅·释诂》“罕也”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“怨是用希”,皇侃义疏云:“希,少也。”《集韵·微韵》云:“希,寡也。”后来写作“稀”。李善注《文选·曹植》“朱华未希”谓:...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11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强本成疏:‘如何,奈何也。’則成作‘如何’。按:‘萬乘之主’,指当时俗君而言。‘以身輕天下’,即輕以身為天下之谊,与十三章‘贵以身為天下’之谊相反。輕以身為天下,即以...
《老子》41_06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昧’,陆梅对切,李莫佩切,昏昧也。‘纇’,河上作‘類’。‘進退若道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黄、程此句并在‘夷道若纇’上。”按:彭耜刻本误刻“進道若退”为“進退若道”...
《老子》59_02_校笺_05_张煦
张煦云:“葛‘惟’作‘為’。”
《老子》16_08_校笺_03_许抗生
许抗生云:“‘不知常,妄。妄作凶。’以上两个‘妄’字,甲本均作‘’,乙本均作‘芒’,通行本作‘妄’。布、芒实应作‘妄’。”
《老子》63_07_校笺_05_石田羊一朗
石田羊一朗云:“王注云:‘以聖人之才,猶尚難於細易,况非聖人之才,而欲忽於此乎?故曰猶難之也。’以‘猶尚’释‘猶’,以‘細易’释‘易’,可证王本原有‘易’字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3_校笺_03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脩之身’,河上、王弼‘脩之’下有‘於’字,下‘脩之家’、‘脩之鄉’亦然。御注、高翻五句皆无‘於’字。”水海按:今存王弼本有“於”字,譣王注:“修之身则真,修之家则有餘...
《老子》68_01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句首当无“故”字。上文主要讲的是“三寶”的原则精神,非专言兵事。魏源就曾指出:“老子著书,明道救时。见天下方务于刚强,而刚强莫勝于争戰。今将救其弊而返以慈儉谦退,则天下必以...
《老子》30_音韵_02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還、焉元部,年真部,此元真合韵。高本汉以主、下、處、后为韵,還、焉、年为间韵,谦之按:主、下、處、後皆非韵,高说误。”
《老子》47_04_校笺_11_水海
水海按:此两句(并下句)是承接上文而作的结论。掌握着“道”的规律和运行法则的聖人,不出行就能推知(其他事物的情况),不望就能明晓(事物的道理)。韩非或谓“不行而知”义为“能并智”,...
《老子》79_04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同此;帛书乙本全损,但据所损字数为八个字,则当无'夫'字,《乙本释文》即校补为'天道无親,常與善人'。今从帛书甲本。其他诸本皆无'夫'字,'恒'作'常',同《乙本释文》。李道...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6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杜道坚本、李霖本‘故’下有‘復’字。按:泰初时期,天地未辟,既无声色,亦无形质,此种境界,不可致詰,亦不可思议。老子以為此即最高之道,无以名之,姑名之曰‘一’也。故此‘...
《老子》21_01_校笺_10_陈鼓应
陈鼓应云:“‘孔’:甚,大。‘德’:‘道’的显现与作用為‘德’。‘容’:动作,样态。王弼说:‘动作從道。’按依高亨的说法,‘容’可以今译為运作。苏辙说:‘道无形也,及其运而為德,则...
《老子》53_04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“朝甚除”:“朝”(cháo),陆德明谓“直遥反”,指朝廷宫殿。“除”,有以下几种解释:(1)洁好、整洁,如王弼等注;(2)完美,如陈懿典谓“朝廷虽甚美”是也;(3)除去,开也,...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2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猶,玃属,从犬,酋声;一曰陇西谓犬子為猶。’段注:‘《曲礼》曰:使民决嫌疑,定猶豫。《正义》云:《说文》:猶,玃属;豫,象属。此二兽皆进退多疑,人多疑惑...
《老子》70_06_校笺_06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文选·籍田赋》注引有‘而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