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161页

《老子》42_0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天下之所惡,唯孤、寡、不”,“人”作“天下”,“”即“穀”的假借或省写;帛书乙本作“人之所亞,□□寡、不”,“亞”为“恶”的假借,“唯孤”二字损缺,“棠”为“穀...
0375

《老子》15_06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“嚴”、“儼”通。“嚴”,嚴肃,端庄,恭敬。《玉篇·吅部》:“嚴,鱼杴切。敬也。”《礼记·祭礼》“嚴威儼恪,非所以事亲也”,孔颖达疏:“嚴谓嚴肃。”“儼”,庄重,恭敬。《尔...
0377

《老子》15_09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渾兮其若濁’,渾,上声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17_05_校笺_05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猶兮其贵言哉’,‘兮’、‘哉’二字,严遵同古本。”
03715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15_水海

水海按:甲本作“金”,当為“全”之形讹。“曲則全”,“曲”,《说文》:“象器曲受物之形。”弯曲之谊。“全”,《说文》:“完也。篆文全从玉,纯玉曰全。”“曲則全”即“委曲求全”之义。...
03715

《老子》22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為天下式’,陈、清源‘為’上有‘以’字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仅残留“天”字;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遂州本“天”字无,作“下之物生於有”。严遵本、成玄英本“下”作“地”,谓“天地之物生於有”。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虞世南本、景...
03713

《老子》23_05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此节各本多异。张嗣成、张之象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。馆本、易州作‘故從事而道者,道得之’(易州作‘德’)。磻溪(作‘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同於道’,)‘於道’上有‘...
03710

《老子》76_02_校笺_16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人之生也,和气流行,自然以之柔弱。人之死也,和气离散,四肢以之堅强。言此者,示柔弱堅强为生死之戒。萬物草木,气聚而生,故枝叶敷荣而柔脆,气竭而死,则条干变衰而枯槁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蒋氏、马氏、古棣之说非也,譣之帛书甲、乙本,“字”上并无“强”字。古人為求上下一律,即因下句“吾强為之名曰大”,而在本句“字”上增一“强”字,而致误。“字”、“名”义不相同...
0378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奚侗曰:‘君子谓卿大夫、士也。说见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注,对下万乘之主言。’按顾本成疏,成作‘君子’,《韩非子·喻老》亦作‘君子’。‘聖人’乃理想之主,应深居简出,以无為...
0376

《老子》28_01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作‘奚’是也。《庄子·天下篇》、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引作‘谿’,此或后人以《老子》误字改之。‘谿’,《玉篇》:‘诘难切,与溪同。’《说文》:‘谿,山渎无所通者,从谷,奚声...
03711

《老子》29_01_校笺_03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已’音以,语助。谓天地人物固有常矣,君天下者,当辅万物之自然,不可妄矣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12_老子乙本释文

帛书《老子乙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塞其说’,通行本作‘兑’。‘说’,从土,兑声。《说文》‘閲’字,段玉裁注云:‘古假閲為穴。《道德经》:塞其兑,閉其門,兑即閲之省。’‘说’(yuè)、...
0377

《老子》57_01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马氏谓‘正’与‘奇’对文,是也。··强本荣注:‘养百姓者,妙在平均;宣风化者,要归于正直;’是荣作‘正’。《穀梁传·僖公元年》及《僖公二十二年》杨疏引‘正’均作‘政...
0379

《老子》37_02_校笺_03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能守’,王弼‘守’下或有‘之’字。”
03712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1_楼宇烈

楼宇烈云:“按:‘執无兵’三字,据王弼注文次序当在‘攘无臂’下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经文‘執无兵’三字均在‘攘无臂’下,可证。”又云:“按:‘扔’字,疑当作‘...
03712

《老子》22_02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弊則新’,《释文》作‘蔽’,傅奕、今王弼作‘敝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42_07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物或損之而益’,苏无‘故’字。‘益之而損’,苏上有‘或’字。”
03710

《老子》53_03_校笺_13_奚侗

奚侗云:“‘人’指人主言,各本皆误作‘民’,与下文谊不相属。盖古籍往往‘人’、‘民’互用,以其谊可两通。此‘人’字属君言,自不能借‘民’为之,兹改正。‘徑’,邪道也,见《离骚》王逸...
03614

《老子》13_08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蒋锡昌说极是。“及”:若,如果。“无身”:无自身。意译为“不顾自身”或者“不自私其身”,皆不合老子之旨。 又,河上公注:“使吾无有身体,得道自然,轻举升云,出入无间,与道通...
0369

《老子》67_08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故能成器長’,司马‘能’下有‘為’字,陈‘成’下有‘其’字。”
03611

《老子》22_09_校笺_13_宋常星

宋常星云:“聖人與天地为一体,與万物為一身曲成而不遗,爱育而不弃,何争之有?所以天下之人,與聖人合其德,與聖人合其心,闻风者诚服,沐德者心悦,乌得有争者。”
0368

《老子》42_08_校笺_04_范应元

范应元云:“‘人之所以教我,而亦我之所以教人’,王弼、严遵同古本。河上公作‘人之所教,亦我義教之’。”按:道藏严遵本、怡兰堂刊严遵本皆作“人之所教,亦我教之”,与范氏所见本相异。诸...
03611

《老子》46_03_校笺_06_俞樾

俞樾云:“按:河上公本此句之上,有‘罪莫大於可欲’一句。据《韩非子·解老》,则此句当有。惟《韩非子》作‘禍莫大於可欲’,误也。其上文曰:‘夫上侵弱君,而下伤人民者,大罪也;’则本是...
0369

《老子》50_04_校笺_08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王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似皆有误。《文选》鲍照《代君子有所思行》注引《老子》云:‘人之生生之厚,動皆之死地,十有三。’所引似为可据。盖以‘人之生生之厚’六字共为一句。《老...
03615

《老子》56_06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景福本无‘而’字,下五句同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10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此’上王本原有‘知’字。按:王本‘知’字涉下文而衍。‘稽’读為‘楷’。《广雅·释诂》:‘楷,法也。’《说文》:‘式,法也。’稽、楷古通用。《庄子·大宗师篇》:‘狐不偕。...
03611

《老子》20_08_校笺_11_卢文弨

卢文弨云:“今文‘我獨泊兮其未兆’,王弼本‘泊’作‘廓’;藏本作‘怕’,《说文》‘怕,无为也’,藏本为是。”
0365

《老子》03_04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之治’,苏、五注、叶下各有‘也’字。”
03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