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6_01_校笺_02_毕沅
毕沅云:“‘知者不言也,言者不知也’,河上公、王弼无二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27_08_校笺_15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善人者,备兹五善之人也。”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子孫以祭祀不輟’,纂徽、司马、苏、曹、达真、陈,并无‘以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7_09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当有“而”字。有“而”义顺,并且强调了“我无為”与“民自化”、“我好静”与“民自正”的因果关系。“而”即“则”、“就”之义。《庄子》引文有“而”字,帛书本有“而”字,证明《...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11_楼宇烈
楼宇烈云:“按:‘執无兵’三字,据王弼注文次序当在‘攘无臂’下。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经文‘執无兵’三字均在‘攘无臂’下,可证。”又云:“按:‘扔’字,疑当作‘...
《老子》26_04_校笺_15_高明
高明云:“甲、乙本‘萬乘之王’,今本皆作‘萬乘之主’。‘王’与‘主’二字涵义不同。但是,此当从甲、乙本作‘王’字为是,今本作‘主’字者,乃由后人误改。兹举三证如下:其一,战国时代文...
《老子》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梁启超曰:‘閲同説。’按:馆本‘衆(简体作众)’作‘終’,‘衆’、‘終’古通。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‘衆皆若是’,郑注:‘今文衆为終。’《春秋·僖公十五年》、《左传》‘八月...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2_水海
水海按:当作“搏”也。“槫”、“專”乃“搏”之借字(三字皆为元部,故可通假)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《孙膑兵法》之《十阵篇》有“員陳者,所以槫也”句,影本注释云:“槫,读为專或團。...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7_徐仁甫
徐仁甫云:“‘此非以賤為本邪,非乎?’按:两‘非’字不能同用。此两种句法误合为一。一本作‘此非以賤為本耶’,一本作‘此以賤為本邪非乎’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引作‘是其賤之本與,非夫!’...
《老子》24_05_校笺_03_水海
水海按:“矜”(jīn),矜夸,骄傲,自负。《正字通·矛部》:“矜,骄矜自负貌。”《尚书·大禹谟》“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”,孔传:“自贤曰矜。”自矜,即自恃其能,矜夸自高之义。 ...
《老子》45_04_校笺_06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大辯若訥’下,疑原文尚有‘大赢若絀’一句。久经传写,脱去四字耳。帛书乙本‘趮勝寒’前,尚存一‘絀’字,可证也。必有‘大赢若絀’一语,然后四句两两相对,顺理成章。按之文...
《老子》17_音韵_04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有,之部;畏,微部,之微合韵。譽,鱼部;侮,侯部,鱼侯合韵。信,真部;言、然,元部,真元合韵。
《老子》39_14_校笺_06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彭、寇、白、张嗣成、二赵、吴、磻溪及《治要》引并作‘此其以賤為本耶,非乎?’宋河上作‘此非以賤為本耶,非乎?’馆本作‘此其以賤為本耶,非?’臧疏作‘此其以賤為本也’。‘...
《老子》77_07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其唯道乎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、叶、程并作‘唯有道者’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民不畏威,則大威至。’按:‘至’者碍止之义。言民不畏威,則君之威权碍止而不能通行也。正所以为人君用威者惊。下文云:‘无狭其所居,无厭其所生。’即明告以勿用威权矣。《说文...
《老子》17_02_校笺_15_吴澄
吴澄注云:“‘其次’,謂仁义之君,民親之如父母,及仁义益著,则不但親之而又譽之矣。”
《老子》19_02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絶仁棄義,民復孝慈’,‘復’音服。‘復’,反也。”
《老子》36_08_校笺_05_严可均
严可均云:“‘國有’,各本作‘國之’。‘可示’,各本作‘可以示’。”
《老子》07_02_校笺_02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’,黄‘天地’下有‘之’字,程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34_03_校笺_13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愛養’,王羲之、范本作‘衣被’,遂州本作‘依養’,义均可通。朱骏声曰:‘愛,假借為篓。《说文》:篓,蔽不见也,从竹爱声。《楚辞·九歌》: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。竹善蔽,故...
《老子》67_05_校笺_08_宋常星
宋常星云:“太上之慈,视天下如一家,视万民如一身,天下共入于陶成之内,万物咸遂其生成之泽,是慈之量也。太上之儉,以无為而节天下之有為,以无欲而化天下之有欲,天下归于儉,则奢侈之风不...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10_蒋锡昌
蒋锡昌云:“按:道藏王弼本及刘惟永《道德真经集义》引王本经义皆无‘民’字。《御览·皇王部》一《叙皇王》上引亦无‘民’字。顾本成疏:‘心恒虚寂,故言不亂也’,是成亦无‘民’字,譣各本...
《老子》28_06_校笺_10_节解
节解云:“‘復歸於樸’,谓守自然也。”
《老子》06_音韵_08_本章韵读
本章韵读:死、牝,脂部。門、根、存、勤,文部。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迂评本、凌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亦有“以鄉觀鄉”一句,宋乾道黄三八郎刊本《韩非子·解老》引无“以鄉觀鄉”一句。
《老子》12_07_校笺_07_成玄英
成玄英疏云:“去彼耳目之盲聾,取此為腹之实智。”
《老子》55_05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峻’,陆作‘全’···。‘精之至也’,纂微、苏、曹无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49_08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惵惵’,李:图协切。陆、王弼作‘歙歙’,许及切。一本作‘惵惵’。河上作‘惔’,简文作‘怵’。司马下有‘焉’字。‘歙歙’固无义,‘惵惵’亦无理。愚意‘惵惵’,当作‘惵惵’...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屈’,丘物反,伪也。”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16_严灵峰
严灵峰云:“‘寂兮’,静而无声;‘寥兮’,动而无形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