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22页

《老子》18_02_校笺_13_王弼

王弼注云:“行术用明,以察奸僞,趣睹形见,物知避之。故智慧出则大僞生也。”
05010

《老子》32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□□所以不□”,句首损掩“知止”二字,句末损掩“殆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乙本同此句。今从乙本。河上公本、(宋)李荣本、林志坚本“止”作“之”,谓“知之所以不殆...
0617

《老子》46_述评

这一章节主要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乱的思想。 前四句老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,表示他对战乱的深厌痛绝。天下有道,社会安定,“却走马以粪”,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。天下无道,兵荒马乱,“戎马生于...
0277

《老子》27_音韵_04_邓廷桢

邓廷桢云:“解,隶蟹部,为支、佳部之上声,讁、策,则支、佳部之入声。《诗经·殷武》:‘勿予祸適,稼穑匪解。’適、解为韵,是其证也。至此章首句‘迹’字,段氏《音韵表》亦隶此部,似亦当...
0338

《老子》01_03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引作‘无名者,萬物之始也’。王弼注曰:‘凡有皆始于无,故未形无名之时,则为萬物之始;及其有形有名之时,则长之、育之、亭之、毒之,为其母也。’是王本...
02712
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07_王昶

王昶云:“开元、至元无‘兮’字,下句同。”
0586

《老子》75_02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民之難治者,以其上之有為也,是以難治’,馆本、卷子成疏‘民’字作‘百姓’,无‘者’、‘之’、‘也’三字。馆本下‘難’字作‘不’。”
04510

《老子》49_06_校笺_06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‘得信’,甲本缺‘得’字,乙本作‘德信’,傅奕本作‘得信’。‘德’即‘得’也。今据傅本改。”
04613

《老子》22_01_校笺_09_张煦

张煦云:“吕‘正’作‘直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5_古棣

古棣云:“帛书甲本和乙本有两‘也’字。两‘也’字谐韵,应有。帛书甲本和乙本皆少‘之厚’二字,其他各本皆有。”
03313

《老子》12_04_校笺_06_水海

水海按:以上八说,都不确当,盖未得老子之真义也。《老子》此处之“爽”,為楚方言。《楚辞·招魂》云:“厉而不爽些;”王逸注云:“厉,烈也;爽,败也。楚人名羹败曰‘爽’。··(言)其味...
04711

《老子》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诸王本无‘是以聖人’之文。王本不言‘聖人’,而直承上文,其主语当為首句之‘大道’。验之帛书,应以有‘聖人’為是,这是由论述大道之所以‘可名於大’而推及体道的聖人应如何以...
0897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而不争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‘而’并作‘又’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78_05_校笺_08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'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'是以聖人受国之垢,是謂社稷主;'是成无'云'字,而以'是以聖人'四字连下为句。'
05610

《老子》67_13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以戰則勝’,五注‘戰’作‘陳’,‘勝’作‘正’,邵‘勝’亦作‘正’。”
0459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樸散則為器’,易州、罗卷、臧疏无‘則’字。按:‘分散’字当為枝,《说文》曰:‘分离也;’今通用‘散’。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三十二章弼注曰:‘始制,谓樸散始為官長...
03513

《老子》65_02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以其智多’,古本作‘以其多智也’。”
0288
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0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王羲之本與傅本同。七十八章景龙碑本作‘弱勝强,柔勝刚’,文與此倒置。(七十八章)王本作‘弱之勝强,柔之勝剛’;傅本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’;均分二句。”
05215

《老子》20_12_校笺_06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范‘愚’上有‘獨’字,各本并无。譣弼注曰:‘绝愚之人,心无所别析,意无所好欲,犹然其情不可睹,我颓然若此也。’则王亦无‘獨’字。无者是也。盖涉上句而衍。馆本‘愚’作‘...
05714

《老子》27_05_校笺_03_奚侗

奚侗云:“范应元本上句捝‘而不可開’四字,此句捝‘而不可解’四字,遂至无韵。”又云:“《庄子·骈拇篇》:‘待繩的胶漆而固者,是侵其德者也。····附离不以胶漆,約束不以纆索。故天下...
03012

《老子》28_04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榮,寵贵也;辱,卑贱也。处於榮贵,遂起骄奢,而福善祸淫忽然凋落,比之榮寵翻為祸甚,若知倚伏不常贵,為祸始应须自戒,勿為放逸,处於榮华,恒如卑贱,故贵以贱為本,高以下為...
0389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作“肖”是。“宵”与“肖”古通,作“笑”则为假借耳(上古“肖”、“笑”皆为心纽宵部)。王安石注云:“夫道之大,则不可以名,故似不肖。”是知王安石本亦作“肖”。下同。 又,关...
04813
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14_水海

水海按:古棣说不确。一般学者按通语之释,“樸”即指“樸真”之道。王弼注云:“樸,真也。真散則百行出,殊类生,若器也。”成玄英疏注:“樸,真本也。散,布分也。器,用也。”徐大椿注云:...
04710

《老子》41_11_校笺_05_李翘

李翘云:“《吕氏春秋·乐成篇》首曰:‘大智不形,大器晚成,大音希聲。’不引《老子》。”
0475

《老子》49_09_校笺_05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作‘渾心’,罗卷作‘混其心’,各本作‘渾其心’。譣弼注曰:‘歙歙焉心无所主也,為天下渾心焉,意无所适莫也。’是王作‘歙歙焉,為天下渾心焉’。伦谓《老子》本文当作‘歙...
0387

《老子》57_03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寇、馆本、臧疏‘奚’作‘何’,赵、馆本‘其’作‘之’,《经幢》、馆本无‘哉’字。各本作‘吾何以知其然哉?’易州并无‘哉’字。···‘天下’二字涉上句而衍。”
0407

《老子》38_10_校笺_10_王弼

王弼注:“夫载之以大道,鎮之以无名,则物无所尚,志无所营。各任其貞事,用其诚,则仁德厚焉,行義正焉,禮敬清焉。弃其所载,舍其所生,用其成形,役其聪明,仁则尚焉,義则竞焉,禮则争焉。...
04211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校补为“天下皆謂我大,不肖”。乙本作“天下□胃我大,大而不宵”,前句损掩一“皆”字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补,“謂(简作谓)”假作“胃”,“肖”假作“宵...
03013

《老子》59_音韵_01_江有诰
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嗇、嗇、復、德、德、克、克、極、國、母、久、道韵(之幽通韵,嗇史入声,服叶房逼反,克枯力反,國古逼反,道叶徒以反)。姚文田谓:嗇、嗇、服、德、克、極、極、國为一韵...
04312
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06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‘若美之,是樂煞人’,御注、河上、王弼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’。‘煞人’,各本作‘殺人’。”
04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