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8_08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劌’,河上作‘害’,伤也。纂微、曹、陈‘劌’作‘穢’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01_校勘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不胃求□得,有罪以免輿”,前句“謂”假为“胃”,损掩一“以”字;后句“與”假作“輿”(上古二字皆为余纽鱼部)。帛书乙本同此,唯“謂”假作“胃”,《乙本释文》已校...
《老子》01_07_校笺_02_毕沅
毕沅云:“陈景元以‘此两者同’为句。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功成名遂身退’,(龙兴观)碑本作‘名成功遂身退’。王弼作‘功遂身退’。又‘名’作‘事’。”
《老子》60_02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以道莅天下者’,纂微、司马、苏、曹、陈并无‘者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09_05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功遂’,‘遂’,本又作‘成’。”
《老子》54_02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不輟’,輟,张劣反。”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2_陆德明
陆德明云:“‘扔’,音仍。”
《老子》15_04_校笺_11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宋河上作‘與兮’,臧疏、罗卷、易州、磻溪、馆本、赵并无‘兮’字,下同。弼注曰:‘冬之涉川,豫然若欲度若不欲度。’则王作‘豫然’。《文子·上仁篇》引作‘豫兮其若冬涉大川’...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遂州本‘民’作‘人’,盖避唐讳。”
《老子》72_01_校笺_04_毕沅
毕沅云:“河上无‘則’字,王弼无‘矣’字。”按:道藏河上本有“則”字,宋刊河上本則无“則”字。
《老子》36_06_校笺_12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‘柔弱勝剛强’,按:此句景龙碑本作‘柔勝剛,弱勝强’;傅奕本作‘柔之勝剛,弱之勝强`;分为二句,非。帛书甲本作‘友弱勝强’,是误‘柔’为‘友’,又奪‘剛’字也。乙本作‘...
《老子》30_05_校笺_07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范‘驕’作‘’。各本‘不’作‘勿’,石田羊一郎‘不’作‘無(今简作无)’。”
《老子》11_音韵_03_黄瑞云
黄瑞云云:“‘器’、‘室’、‘利’,质部,对应句叶韵。”按:器【kYēt】、室【cǐět】、利【lǐēt】,皆為质部;但“當其无有室之用”不當于“有”字处断句(见【2】校笺文),當在“无”...
《老子》28_11_校笺_16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大制天下者,其道纯而不離,犹樸全而无割也。”
《老子》31_04_校笺_03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是以君子居則貴左’,‘左’上声;‘用兵則貴右’,‘右’上声。河上公无‘是以’字。‘左’,阳也,主生。‘右’,阴也,主殺。是以居常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,盖殺伐之事,非以為...
《老子》62_09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按:此文‘贵’字有二义。《说文》:‘貴,物不贱也;’此可训上一‘貴’字。《老子》‘不贵难得之货’,王注‘隆之称也’,是也。下一‘貴’字,从声训为归。《初学记》引《说文》...
《老子》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
河上公注云:“人能知足,则长保福禄,故为富也。”
《老子》04_02_校笺_10_劳健
劳健云:“景龙作‘深乎萬物宗’,当是唐人避讳改‘淵’作‘深’。”
《老子》14_05_校笺_01_校勘
此句,帛书甲本作“故園□□□”,损掩“而為一”三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乙本“園”作“裙”。高明校“園”為“混”。不从。唐玄宗注本、白文本、苏辙本、李霖本、杜道坚本、庆阳本、磻溪本...
《老子》78_03_校笺_08_蒋锡昌
蒋锡昌云:''弱之勝强,柔之勝剛',王雱本下'之'字作'能'。'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2_焦竑
焦竑云:“‘静曰復命’,王弼本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05_纪昀
纪昀云:“‘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’,按:此二句,一本在下二句之下。”
《老子》64_01_校笺_03_陈奇猷
陈奇猷云:“按:‘持’,读‘自恃’之‘恃’。”
《老子》24_06_校笺_16_高亨
高亨云:“《庄子·骈拇篇》:‘骈拇枝指,出乎性哉!而侈於德。附贅县疣,出乎形哉!而侈於性。多方乎仁义而用之者,列於五藏哉!而非道德之正也。是故骈於足者,连无用之肉也。枝於手者,树无...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7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‘昏’当作‘惽’,乱也。”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04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严遵同古本,河上公作‘而王公以為稱’。今从古本。”按:严遵云:“衆人之所惡,而侯王之所以自名也。”严遵似作“自名”。然今存怡兰堂与道藏二严本经文皆作“而王公以名稱”。不...
《老子》16_10_校笺_02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‘知常’下诸本无‘曰’字,旧钞河上本(天文钞本)、广明幢并有。依注义,王本亦有‘曰’字也。”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4_焦竑
焦竑云:“‘屈’,古本作‘诎’。”
《老子》75_01_校笺_10_水海
水海按:诸本“取食税”皆作“上食税”,与帛书本异。作“以其上食税之多”,“上”指君上,这样,他本的意思就成為:人民飢餓的原因,(仅仅)是由于君上收取的粮食税太多而造成的。帛书本作“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