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24页

《老子》41_13_校笺_03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至道妙本,幽隱窈冥,非形器之所测量,岂名言之能诠辩也。”
0448

《老子》22_11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臧疏‘誠’上有‘故’字。馆本、易州‘誠’作‘成’,上有‘故’字。此三句似注文。”
05214

《老子》74_03_校笺_09_朱谦之

朱谦之云:“‘殺’作‘煞’,俗。‘殺’字据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六引《说文》‘戮也,法也’,二徐本无‘法也’二字,‘殺’之古训不明,遂使惨礉寡恩者,本《老子》而归于刑名矣。”
06410

《老子》40_03_校笺_07_高亨

高亨云:“有者,萬物之母之名相也;无者,天地之始之名相也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23_01_校笺_15_吴澄

吴澄云:“听之不闻曰希。希言,无言也。得道者忘言,因其自然而已。”
05315

《老子》74_06_校笺_05_张煦

张煦云:“赵无‘斵’下‘者’字。‘稀’,各本作‘希’,无‘自’字。苏、林无‘其’字。葛‘手’下有‘者’字。”
03814

《老子》42_02_校笺_09_水海

水海按:“二”,指“阴”和“阳”,“萬物负阴而阳”,已说得非常清楚。“三”,指阴阳相合而形成的“中气”,即《老子》下文所说的“中气以爲和”。晨阳云:“‘道’是萬物的原质,生的‘一’...
0357

《老子》23_03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河上公、王弼并无‘也’字。”
04914

《老子》75_03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人之輕死’,纂微、司马、清源、程‘人’作‘民’。‘以其生生之厚也’,纂微、司马、曹、陈并作‘以其求生之厚’,下无‘也’字。苏、叶只无‘也’字(引者按:作‘以其生生之厚’...
0357

《老子》42_06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傅奕本作“而王侯以自稱也”,范应元本作“而王侯以自謂也”,敦煌己本作“王侯以自名”。今查怡兰堂与道藏二严本以及河上公本等汉本,皆作“王公”,而不作“王侯”,正与帛书甲、乙本...
0419

《老子》23_06_校笺_03_毕沅

毕沅云:“诸本‘得’并作‘德’。古字‘得’、‘德’通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‘吾為若德’,《汉书》作‘公得是已’。河上公、王弼‘德者同於德,失者同於失’上,俱无‘從事’句。”
0388

《老子》75_述评

这一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,其主旨是反剥削反暴敛。 租税制度,是封建性质的经济剥削形态。它是伴随着封建土地占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,它又是伴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被推广的。它产生于春...
0557
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彊’,罗卷同,各本作‘强’,借字。”又云:“按‘彊梁’,叠韵连绵语。”
02613

《老子》23_09_校笺_06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英伦无‘樂’字。”
04711

《老子》76_03_校笺_04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死’,《列子》作‘化’。··按:‘徒’,读为‘道途’之‘途’。”
0375

《老子》43_02_校笺_02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无有入於无間’,李:‘間’去声,言道体混然,曾无間隙。”
0376

《老子》25_02_校笺_05_严可均

严可均云:“王弼作‘宗寞’,河上、今王弼作‘寂兮寥兮’。”
03811

《老子》76_05_校笺_05_罗振玉

罗振玉云:“敦煌辛本作‘故堅强居下’,庚本作‘故强大處下’。”
0377

《老子》43_05_校笺_05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王弼本作‘天下希及之’。帛书甲本作‘天下希能及之矣’,语意完足,今据补正。乙本句末亦有‘矣’字。”
03411

《老子》25_05_校笺_05_易顺鼎

易顺鼎云:“按《周易集解》卷十七引干宝曰:‘老子曰: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。’‘字’上有‘强’字,与《牟子》引同。”
03112

《老子》25_06_校笺_03_彭耜

彭耜云:“‘强為之名曰大’,司马、达真、程作‘强名之曰大’。”
0346

《老子》77_03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《文子·十守篇》云:‘天之道,抑高而舉下,損有餘補不足。’盖同王本。”
03012

《老子》44_04_校笺_07_水海

水海按:蒋锡昌说有理,但“知足不辱”和“知止不殆”,词谊并非完全相同;二者相通,但后者包括的意义更广、更一般,包括人的一切行止,一切皆“知止”,则无危险矣。又《老子》“知足”、“知...
04314

《老子》25_08_校笺_14_吴澄

吴澄注云:“‘王’,谓圣人之有位者。古今惟道最大,无可与比。此以天、地、圣人与道并言,而曰‘四大’何也?盖天、地得此道以為天地,圣人得此道以為圣人,其所以能大者,以其有此道也。‘王...
0307

《老子》77_06_校笺_09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馆本、卷子成疏、臧疏作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’,唯馆本、卷子成疏作‘熟’。馆本‘天’作‘又’。柰卷、磻溪作‘孰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六朝残卷作‘塾能以有餘奉天下’,赵写作‘孰能...
0519

《老子》45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屈’,古本作‘诎’。”
03910

《老子》25_音韵_04_水海

水海按:“有物昆成,先天地生。蕭呵漻呵,獨立而不垓,可以為天地母。吾未知其名,字之曰‘道’。”成【zǐen】、生【fen】為韵,二字皆為耕部。蕭【sieu】、漻【lieu】為韵,二字皆為幽部。此...
03711

《老子》77_09_校笺_10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:刘谓‘其’上脱‘以’字,其说是也。下章‘以其无以易之’,道藏王本及诸本均脱上‘以’字,其例正与此同,其证一也。又‘以其’二字,为《老子》习用之语;七章‘以其不自生,...
05213

《老子》45_07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“清静”作“請靚”,“請”為“清”的借字,《老子甲本释文》即校為“清”,“靓”为“静”之假借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改。帛书乙本全部损掩。今从《甲本释文》。严遵本“清静”作...
0228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4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君子者,谓人主也,言其志可以君人子物,故云君子。輜,屏車也。重者是輕者原也,此举喻也。言人君常守重静,犹如所為之不離輜重,行者若失輜重,是无所取给,必遭冻馁。人君若好...
03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