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序
《老子》50_音韵_02_朱谦
朱谦云:“按:‘三’,古音读若森,《诗经·摽有梅》‘其实三兮,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;’谐今韵。又厚、角为韵。方以智《通雅》曰:‘角,古音禄,《诗经》以叶屋,东方朔以叶足,仲长统以叶俗...
《老子》52_03_校笺_04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‘復守其母’,景福本作‘復知其母’,盖涉上二‘知’字而误。····邢玄‘没’作‘殁’。又此章所云,即二十五章所谓‘周行而不殆’之旨。‘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下母’,即此章...
《老子》31_07_校笺_17_水海
水海按:张舜徽校為“銛襲”為是。《甲本释文》与《乙本释文》校注谓“銛”读為“恬惔”,误也。“銛(xiān)”,锋利。《玉篇·金部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銛,利也。”《正...
《老子》11_02_校笺_05_杨树达
杨树达云:“‘无有’為句,‘車之用’句不完全,毕说可酌。”
《老子》33_06_校笺_01_校勘
此二语,帛书甲、乙本皆同。今从甲、乙本。想尔本、景龙本、敦煌丁本、遂州本、危大有本皆无“者”字,无“也”字,作“强行有志”。傅奕本、白文本、范应元本皆同此,与帛书甲、乙本合。其他诸...
《老子》58_09_校笺_10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按:馆本‘肆’作‘悉’。按:‘肆’疑借为‘恣’。古书‘放肆’字皆‘恣’之借。‘恣’、‘肆’古音同部。按:宋河上、柰卷、易州作‘曜’,各本及《韩非子·解老》、《意林》引作...
《老子》36_07_校笺_11_饶宗颐
饶宗颐云:“‘魚不可脱於淵’,索洞玄本同各本作‘脱’,可证想尔本作‘勝’为笔误。”
《老子》15_01_校笺_03_毕沅
毕沅云:“‘道’,河上公、王弼和‘士’。”
《老子》61_03_校笺_01_校勘
此三句,帛书甲本作“牝恒以靓勝牡,为亓靓□,□宜為下”,“静”假作“靓”(上古二字皆为从纽耕部),损第二句句末的“也”字和第三句句首的“故”字,无第三句句末的“也”字。帛书乙本作“...
《老子》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
武内义雄云:“敦、景、遂三本作‘所不保’,‘不’字恐衍。”
《老子》62_08_校笺_12_魏源
魏源云:“陈象古‘不曰’作‘不日’。”
《老子》65_05_校笺_04_彭耜
彭耜云:“‘亦楷式’,陆、王弼‘稽’作‘楷’。李‘楷’,口骇切,模也。司马下有‘也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19_04_校笺_06_张煦
张煦云:“吕(知常)等同王弼(作‘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’)。”
《老子》42_09_校笺_03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彊’,罗卷同,各本作‘强’,借字。”又云:“按‘彊梁’,叠韵连绵语。”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6_高亨
高亨云:“‘甚愛’上,王本原有‘是故’二字。河上本无,今据删。亨按:‘是故’二字,后人所益。”
《老子》25_10_校笺_06_水海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第一句作“人法地”,与河上公本、想尔本、王弼本、顾欢本、傅奕本等古本合,寇才质、高亨、张松如、古棣、沙少海等人妄改“人”為“王”,大误。顾本成玄英疏云:“人,王...
《老子》77_08_校笺_08_石田羊一郎
石田羊一郎云:“‘為而’二句已见二章,且王弼无注,恐后人羼入。”
《老子》46_01_校笺_03_彭耜
彭耜云:“‘却走馬以糞’,李‘却’与‘卻’同。朱文公‘糞’下有‘車’字,谓‘以走马载糞車也’。顷在江西见有所谓糞車者,方晓此。”
《老子》27_07_校笺_15_肖天石
肖天石云:“襲明者,亦犹庄子之言‘因明’也。因乎天道,顺乎天理,应乎天行,依乎自然,则自与道合,而常明矣。”
《老子》02_04_校笺_13_毕沅
毕沅云:“两‘不處’河上公作‘弗居’,聚珍板王弼注本作‘功成而弗居’,校云:《永乐大典》无战争及沉重的租税负担等方面,反映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的要求。相反的,无為论也有其消极、保守、...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8_易顺鼎
易顺鼎云:“《晋书·吴隐之传》曰:‘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’《文选·东都赋》注、沈休文《钟山诗》注两引亦皆无‘民’字。《素问》卷一王冰注引《老子》亦无‘民’字。”
《老子》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
范应元云:“‘夫何哉’,《韩非》与古本同。”
《老子》28_10_校笺_09_马叙伦
马叙伦云:“‘樸散則為器’,易州、罗卷、臧疏无‘則’字。按:‘分散’字当為枝,《说文》曰:‘分离也;’今通用‘散’。‘聖人用之則為官長’,按:三十二章弼注曰:‘始制,谓樸散始為官長...
《老子》04_音韵_01_江有诰
本章江有诰韵读谓:紛、麈、存、先韵(文部,先,思殷反)。邓廷桢与之同,邓云:“先,古音读若‘诜’。”
《老子》52_04_校笺_07_俞樾
俞樾云:“按:‘塞其兑’,‘兑’,当读为‘穴’。《文选·风赋》‘空穴来风’,注引《庄子》‘空閲来风。’‘阅’从‘兑’声,阅可假作‘穴’,‘兑’亦可假作‘穴’也。‘塞其穴’正与‘闭其...
《老子》31_08_校笺_11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傅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樂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室町本作‘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也’。遂州本同敦本(敦煌本作‘若美必樂之,是樂煞人’),但‘煞’字同傅本作‘殺’,敦本作‘煞’。按...
《老子》54_08_校笺_04_张舜徽
张舜徽云:“二‘邦’字,王本作‘國’,由汉人避讳所改。傅本作‘邦’,与《韩非子·解老》所引同,今据改。”
《老子》10_02_校笺_13_河上公
顾本河上公注云:“專精閉氣,使不散乱,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。”顾本张凭注云:“專,精一也;氣,氣息也;致,得也;柔和婴兒,绝知见也。夫氣聚而生,氣散而死,人当專精愛氣,得柔和之道,然...
《老子》10_05_校笺_16_苏辙
苏辙注云:“‘天門’者,治乱废兴所从出也。既以身任天下,方其開闔变会之间,众人贵得而患失,则先事以徼福。聖人循理而知天命,则待唱而后和。《周易》曰:‘先天而天弗违非先天也,后天而奉...
《老子》33_03_校笺_05_朱谦之
朱谦之云:“河、王、傅、范本‘人’下均有‘者’字,《周易集解》‘坤’下虞翻引此句亦有‘者’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