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汇编数据 第73页

《老子》62_04_校笺_05_唐玄宗

唐玄宗疏云:“此喻说也。言不善之人,亦在教之而已。人言行不善,何棄遗之有乎?当导之以善道,冀从化而悛恶,不可棄之而不化,故云:何棄之有?”
02812

《老子》08_音韵_03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‘居善地’,此上盖脱一句。此文两句一韵,‘地’、‘人’、‘治’、‘時’皆韵也。石田羊一郎删此句。”
03711

《老子》08_02_校笺_01_校勘

此句,帛书甲本如此;帛书乙本“静”假作“争”(上古二字皆为耕部)。今从甲本。《甲本释文》校“静”为“争”,校注并云:“‘而有静’,乙本作‘而有争’,通行本作‘而不争’,义正相反。按...
0405

《老子》67_01_校笺_11_水海

水海按:训“肖”为“象(像)似”、“类似”则当。“肖”,乃为《老子》书所用楚方言。扬雄《方言》卷七云:“肖,类法也。齐曰‘类’,西楚、梁、益之间曰‘肖’。··西南梁益之间,凡言相类...
04811

《老子》31_09_校笺_07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夫樂人殺人者’,吕等无上‘人’字。‘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’,葛‘不’上有‘則’字。吕、林无‘以’字。”
03412

《老子》60_03_校笺_07_老子注释

复旦大学哲学系《老子注释》云:“‘非’,不但。四句义为:不但鬼不灵验,神也不傷害人。不但神不傷害人,‘聖人’也不傷害人。”
0629

《老子》36_01_校笺_15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按:《说文》:‘歙,缩鼻也。’有缩义,故與‘張’为对。···歙、翕、噏诸异体,均为通用之字。帛书乙本作‘將欲擒之,必古張之···’甲本‘擒’字讹作‘拾’。‘擒’字当亦‘...
0636

《老子》27_01_校笺_06_毕沅

毕沅云:“王弼无‘者’字,下四句同。古无‘轍’字,《庄子·天地篇》所称‘車軼’亦即‘轍’也,是借字,实应用‘徹’耳。”
04515

《老子》47_03_校笺_10_张松如

张松如云:“‘尠’,一作‘尟’。诸王本‘尠’作‘少’。按:‘尠’耶?‘少’耶?抑‘近’耶?帛书不能定也。‘近’字不词,‘尠’、‘少’同谊;‘遠’、‘尠’二字为韵,‘少’与‘道’为韵...
03614

《老子》69_04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前句同,后句“敵(简作敌)”后有“矣”字。《甲本释文》校注云:“‘執”字用朱涂过。”帛书乙本前句、后句皆同此,今从帛书乙本。按:《甲、乙本释文》皆校“乃”为“扔”。...
0756

《老子》26_02_校笺_13_水海

水海按:帛书甲、乙本作“君子”,而不作“聖人”。“君子”所指范围比较广,不仅包括“卿大夫、士”,且也包括“万乘之王”。《老子》原本当作“君子”,帛书本正与《喻老》引合。“冬”,乙本...
0386

《老子》11_05_校笺_03_许抗生

许抗生云:“此句通行本皆作‘鑿户牖以為室’,甲、乙本无‘以為室’三字。户牖,即門窗。彭耜纂集引陈景元说:‘半門曰户,門傍窗谓之牖。’”
04312

《老子》65_04_校笺_09_张舜徽

张舜徽云:“‘故以智治邦,邦之贼也;以不智治邦,邦之德也’。各本作‘故以智治國,國之賊;不以智治國,國之福’。今依帛书甲、乙本写正。甲本‘國’字均作‘邦’,乃原文也;乙本则避讳改作...
0275

《老子》64_15_校笺_01_校勘

此二句,帛书甲本作“能輔萬物之自□,□弗敢為”,前句损掩一“然”字,后句损掩一“而”字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。帛书乙本如此。今从乙本。严遵本、道藏河上公本、宋刊河上公本、王弼本、顾欢...
05112

《老子》65_03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國之賊’下古本有‘也’字。”
03511

《老子》09_04_校笺_08_马叙伦

马叙伦云:“按:‘驕’、‘憍’皆‘歊’之借字。《说文》:‘歊,气上出貌。’今通用‘驕’。‘遺’,借为‘贻’,《说文》‘诒’下曰:‘一曰遣也;’盖即‘贻’字义。《说文》无‘贻’,‘赠...
05112

《老子》15_08_校笺_09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景福本作‘敦兮其若樸’。按:‘敦兮’,淳厚貌。‘樸’,《说文》:‘木素也。’木素者,木已锯為料,而猶未雕饰成器之称。”
0266

《老子》09_01_校笺_10_水海

水海按:高明谓“植”为“持”字之别构,则误。“植”(zhì),《集韵》谓丈里切。上古为定纽之部字,拟音【dǐe】,其义,《集韵》谓“持也”。“持”(chí),《广韵》谓直之切,上古亦为定...
05712

《老子》27_06_校笺_08_晁说之

晁说之云:“‘常善救人,故无棄人;常善救物,故无棄物。’独得诸河上公本,而古本无有也,赖傅奕辨之尔。”
0415

《老子》16_05_校笺_02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静曰復命’,王弼本作‘是謂復命’。”
0317

《老子》59_01_校笺_12_韩非子

《韩非子·解老》云:“聪明睿智,天也;动静思虑,人也。人也者,乘于天明以视,寄于天聪以听,托于天智以思虑。故视强则目不明,听甚则耳不聪,思虑过度则智识乱。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,耳...
06214

《老子》52_06_校笺_01_校勘

此两句,帛书甲本前句作“□小曰□”,“小”前的“見”字、“曰”后的“明”字皆损掩,《甲本释文》已校补;后句同此。帛书乙本前句同此;后句作“守□□强”,损掩“柔曰”二字,《乙本释文》...
0328

《老子》34_02_校笺_03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不居’,龙兴观碑次解本作‘不名有’。”水海按:焦竑本经文作“功成不名有”,而《考异》引经文作“功成不居”。
04910

《老子》21_03_校笺_12_蒋锡昌

蒋锡昌云:“按强本成疏引经文云:‘恍惚中有象,惚恍中有物。’是成本经文作‘恍惚中有象,惚恍中有物’。道藏河上本作‘怳兮忽兮,其中有物;忽兮怳兮,其中有像’。正与俞说合。俞谓‘惚兮恍...
0318

《老子》57_05_校笺_04_张煦

张煦云:“‘民’,吕、林作‘人’。”
03612

《老子》03_03_校笺_04_焦竑

焦竑云:“‘使心不亂’,古本作‘使民心’。”
0496

《老子》44_03_校笺_06_高亨

高亨云:“‘甚愛’上,王本原有‘是故’二字。河上本无,今据删。亨按:‘是故’二字,后人所益。”
03513

《老子》19_01_校笺_11_高亨

高亨云:“按:《老子》书称‘聖人’者凡三十许处,皆视為至高之人而无诋訾之语,此乃云‘絶聖’者,非自相矛盾也。《说文》:‘聖,通也。’是此‘聖’字之义。《诗经·凯风》:‘母氏聖善。’...
0545

《老子》41_音韵_03_顾炎武

顾炎武云:“‘行’古音杭,引《老子》:‘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若存若亡。’‘故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’”又云:“四句二韵,而语助之字,一有一无,在他诗亦有...
04515

《老子》15_10_校笺_11_成玄英

成玄英疏云:“尘累斯尽,心灵虚白,故道德宽曠,包容若谷也。”
02610